我们村里的水利人

本文作者:白桂林


家乡位于察右中旗后大滩西北边缘,属于农牧交界地带的风蚀沙化区。这里水资源稀缺,多年平均降雨量仅有270毫米,属于宜牧气侯区。而祖辈们当年出口外,为了生存开垦了这里的贫瘠土地,由于没有灌溉水源,这里全是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灾,日子过得贫穷困难。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村子里出现了奇迹。在村西北红胶泥坡上不知不觉长出一片枸杞围绕的花果园。园内有果树、杏树、沙棘、沙枣树及榆树杨树,树的空隙处种植白菜、葱、韭菜和葫芦,周边还有几棵花灌木。园内各种植物长得茂盛葱绿,夏秋季各种树和花五颜六色,香味扑鼻。小孩们想进园但无法入内,因为四周被茂密高大的枸杞植物围墙挡住了。秋季亮晶晶的红色果球挂满枝头,成为村里的一处风景。

园子的主人牛八老汉在果实成熟的时候会把红色果子、黄色杏子送给邻居家的小孩尝鲜,深秋还会把挂满枝头的金黄色沙棘枝条剪上若干特意送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高兴地撒欢跑跳,这时满脸皱纹的牛八老汉显出得意的微笑。他的艰辛劳动成果需要人们的分享和欣赏肯定。

虽然这个园子不大,但特殊之处是它处于一片几乎不长生物的红胶泥荒坡上,这里表土不足6厘米,以下是深厚的干硬红胶泥层,加之坡陡使降雨径流迅速流走,植物无法生存。然而就是在这水土不具备的情况下,牛八老汉却硬是创造水土条件,打造了一处奇迹,这里面包含了智慧与勤劳。

由于我家是牛八老汉的近邻,他的天天年年劳作都在眼中。其做法经验有三条:一是先修工程,为植物创造生长条件。从坡脚沿等高线挖水平条沟,把下雨时从坡上流下的雨水导入沟中,沉淀后能有十多公分厚的泥土,这层泥土有羊群留下的粪,肥力好。一年可发生较大雨水三四次,一条一米宽的沟就形成一溜可种植地。这实际就是集坡上大面积的水土于局部利用,坡面降雨10毫米,沟内等于50毫米。这位老人当年60多岁,每年可利用雨洪水淤澄出1米宽、30米长的一条阶梯耕地,并随即种植苗木。经过多年的辛勤劳作建成了微型花果园,园内层次分明,梯田状的果园齐楞平整。在园上方有两处导流口,把控制的坡面雨水径流导入园内。因为每年要扩充蚕蚀坡地,有时雨水强度大,水平沟装不下会流走。老汉是绝不会让到手的珍贵雨水外流的,当第一条沟满后,靠沟一端设置了溢流口,自动流入已种植的下一条沟田中,条田外侧用挖沟时抛出的红胶泥叠垒的土圪楞可挡30厘米水深,当超出这一水位,在沟的另一端又设置一个溢流口,一级串一级,使整个园子形成一个利用雨水的灌溉系统,多来多灌,少来少灌。由于水的重力下渗力,靠坡脚处的沟条田虽得不到优先灌溉,但可以得到渗流浸润保证墒情。该系统由坡面导流沟、导流坎、水平沟和各级溢流口组成。这种科学合理的水土利用并结合生物工程的成功模式,包含一定科技含量,对于一个几乎不识字,又没有学过水利的老人,无疑显示了一个真理,高手在民间,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我家紧邻牛八老汉园子东侧偏北的坡上,有一年我带四岁的女儿回老家,有一天下了急雨,父亲把坡面上一股雨洪水拦住导入自家院子地里,牛八老汉急了,与父亲为了这股雨洪水发生争吵。当时雨停了,坡面洪水还流着,四岁女儿跑出家门发现争吵就直接骂了这老汉,老汉发现这么小的小孩骂,就眼瞅着小孩笑了,一场争执就这样结束了,我也笑了。两位老人也确实像小孩子一般争抢雨水,这也说明这里的人们对水是多么渴望和珍惜。牛八老汉可称之为村中水利人。可惜他年迈后跟随儿女走后,花果园无人当回事经营,目前只剩下一撮枸杞围墙孤立着,其余均干枯后被村民烧火了。枸杞围墙多数被破坏了,下图是现今保留的一段枸杞围墙。

花果园仅存的一段枸杞生物墙(作者摄于2019年秋)

村里还有一位更牛的水利人,他叫杨贵森(村里人习惯叫他小名铜拴子)。此人头脑灵活,为人踏实可靠,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小队会计,已任多年很有经验。当时我刚任大队会计,有些记账方法经常向他请教,他也经常去大队部跟我闲聊。我1973年念了水利学校后与他再没见过面,但他的事迹使我感到震撼。

一个没有专门学过水利的人,却在家乡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了一处引洪蓄水工程,虽然因他殉职在打石工地上而未全部完成,但主体工程主要部件已基本齐全。不得不惊叹他的聪明智慧和劳动中创造的杰作。尽管该工程规模不大,但却是全部由村民出劳筹建的。工程将集体力量和他带领村民改天换地的勇气及吃苦耐劳的韧劲融在其中。

这座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我学了水利专业后才知准确专业名称的,村民们虽不知这些专业名词术语,但对工程的各部分起什么作用非常清楚。该工程虽小,但具备了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部件,它由土坝、导流渠、导流堰和溢洪洞(兼输水灌溉)组成。由于工程进行到修建迎水护坡和溢洪隧洞护砌阶段,急需充量石料,杨贵森此时是生产队长,主动带领两位村民上北山上开洞取石,1974年5月2日他们几人全力奋战在洞中撬石。杨贵森处于最危险的掌子面上,突然发生塌方,另两位农民离洞口近,迅速撤离出洞,而他离洞口只差一步被巨石挤压牺牲了,年仅42岁。

他带领村民兴修水利的事迹感动了周边干部和群众,公社组织为他开了追悼大会,乌盟报上还报道了他的事迹。当年我从呼市放假回家后,专门去大坝上看了杨贵森同志的杰作。很难想象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硬是靠村民人力修成这座小蓄水工程。如现在修,没有100多万元是不可能建成的。

这座蓄水工程土坝长110多米,最大坝高4米,集水面积不足一平方里,因水量不足,跨流域修了导流渠和导流堰,将东北侧3.5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产生的洪水径流导入库中。在大坝右侧天然土梁上修了一处溢洪兼输水灌溉的穿梁土隧洞,作用是大水时为了保证大坝安全,多余的水由洞中泄走并淤灌下游农田。左端还修建了一处岸边抽水井,用于灌溉大坝东侧的农田。

此工程于1974年初步建成并蓄水,主要解决了200亩农田灌溉、村里牲畜饮水、村民做泥工及洗衣水源,同时还增加了水面风景,冬季冰上成了村里孩子们玩溜冰的场所。这一年国家进行航拍地形时,此蓄水工程也标在了国家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上,图上显示的水面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蓄水量约3万立方米。工程运行数年后再没有蓄水,原因是工程的设计实施者因公殉职后,最终输水隧洞没有护砌,修建固定的能控制的堰闸没有实现,由于无人主持又缺乏石料,土洞不几年便坍塌了。二是导流渠是土渠,坡度缓,加上本地风沙大易淤积,包产到户后无人清理维修,所以废弃了。

当初在没有技术人员指导,没有经纬仪、水准仪控制平面及立面高程的情况下,就凭经验修建成110米长的大坝,修通了400多米长的导流渠和130米长的溢洪输水隧洞,而且确定的位置讲究,高程及坡度也比较科学合理,不简单啊,这确是民间水利高手。这种才能也是他多年琢磨、无数次的现场查看、特别是发洪水时的观测水流所形成的,成功的背后总是有辛苦勤劳付出的。

这使我想起史料介绍的独眼农民水利专家王同春,他本是河北的一名穷苦皮匠,清朝末年流落在巴盟河套地区,他也是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修通了后套五大渠系,成为我国著名民间水利专家。今天全国最大的河套引黄灌区的渠系基本上沿用王同春开的渠系,用现代仪器检验当年王同春凭经验感觉开的渠,其走向坡度都是科学合理的。其实人除了天赋外,辛勤钻研、勇于奉献是主要的。当年王同春为了开渠引黄河水浇灌农田,无数次在大雨天骑马观测水流方向和地形,只有这种无数次才能产生灵感和决策。我村的杨贵森同志虽谈不上专家,但也是民间不一般的人才,如果当年不是意外事故,这一小型水利工程会更加完美,他的设计设想会全部实现。

废弃的蓄水工程大坝背水面(摄于2020年4月)

以上两位村中精英对水的利用各有特色,但均是因地制宜、科学利用雨洪水的成功典范。本人搞了40多年水利,退休后仍参与一些水利工程的方案制定,深切感悟到用水治水方法源于人们的实践,实践出真知啊!人民群众中有学不完的智慧,人民是多么伟大,如果只读几本书,不参与实践是多么幼稚。我们村的两位水利人值得我这个学过水利专业的人学习,特别是牛八老汉创造的集面上水土于局部利用,先用工程措施为植物措施创造生长条件,而后种植适宜苗木固土的水保方法值得干旱缺水的风沙区借鉴。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广益隆镇偏关卜子行政村,乌兰察布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