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的本质之一 QFII

曾经有一段时间,想做一个AI模型来研究A股,所以觉得有必要对A股的各方参与者做些调查。作为A股参与者的重要力量,QFII和作为沪深港通的参与主力军--港资,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调查对象。而最近,一则“5月以来北上资金超500亿抄底A股”的新闻,让我意识到,有必要把一直以来对外资的一些小调查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判断新闻中的水分和干货。

新闻是这样的:

“5月3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前的最后一天,北上资金流入放量,沪股通及深股通全日净流入66.2亿元,创近两月来新高。截至收盘,沪股通、深股通使用额度分别达36.26亿元和30.03亿元,环比大增。事实上,5月以来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北上资金流入达508.5亿元,刷新单月北向资金净流入的历史新高。从资金具体流向看,多只MSCI成分股获北上资金加仓。”

不免让我有些疑问?外资真的那么嗅觉灵敏吗?他们到底是谁?还好,一切都有公开资料可查。

先看QFII,根据证监会信息公开目录,截至5月22日,QFII一共有221家机构,其中注册地来划分:

注册地 数量 注册地 数量
香港 99 法国 9
韩国 36 卢森堡 7
新加坡 33 美国 5
英国 20 加拿大 3

剩下的,澳大利亚3家,德国3家,瑞士1家,马来西亚1家,泰国1家看上去,发达国家参与度也挺高啊。A股夺宝,我们是盟军。

让我们发挥下好奇心,继续深挖数据的秘密。而按照注册时间前75名,注册时间为2014年5月21前的QFII投资者注册地全部为香港。也就是说,非香港注册地的QFII最长投资时间不超过两年。先看注册地为香港的,。。。。。。一身冷汗!截取前12名目录,后面其实也差不多,99家QFII机构中,真实外资难觅踪影。

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汇添富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
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华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
国信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原来都是兄弟姐妹在战斗?还以为是同盟军,其实是一家亲。

香港的不看了,都是一家亲,那么我们看看老牌英国来的投资者吧!

安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贝莱德顾问(英国)有限公司
汇丰环球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天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百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赛德堡资本(英国)有限公司
威灵顿投资管理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
兴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苏尔斯英国服务有限公司
GAM国际管理有限公司
嘉实国际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蓝海资产管理公司
广发国际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保宁资产有限公司
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
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
首域投资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霸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海克利尔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合伙

发现20家内有6家是内资控股的投资机构,掺水比例30%,还行吧!

用同样的方法,发现新加坡的中资背景投资机构也有几个,占比要远低于英国的掺水率,而且几乎都是2017年以来出海注册的机构。而韩国注册地的机构就纯粹很多,几乎100%是真实外资机构。剩下的QFII机构大部分都是真实的海外机构.

再梳理一下QFII的注册时间:

2014年及以前,一共118家,几乎都是注册在香港的中资机构。

2015年57家,包括相当多的香港注册地和几乎大部分的新加坡,韩国机构,因此这些机构基本上都经历了股灾的教育,进来就当新韭菜。

2016年29家,全部是真实外资机构,结结实实抄了底。

2017年以来11家,其中就有一些是掺水的了,想跟风外资?

综上所述,    QFII中,水分还是比较大的,可能占比远超50%,而且有些真实外资,进来就当了一把韭菜,被割的断胳膊断腿的,不过2016年,2017年的蓝筹行情,可能又让他们满血复活了。

基于这些数据,外资持续流入的假设是要打一个问号的。甚至合谋抱团取暖等等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毕竟都是自家兄弟姐妹,他们公司的内部会议是不会告诉外人的。

这里就留下了很多疑问。为什么2014年前没有真正的外资机构进入呢?内资机构在香港设立的各种分子机构为什么可以作为QFII呢?他们为什么人服务?资金从哪里来?A股韭菜不易啊!

下次有机会,我们聊聊沪深港通的南水北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