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多动症”的小学生: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负能量传给你的孩子
小学六年级,正是青春期开始的时候,俞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同学们都写写自己的烦恼。
很快,她在收起来的作文里,看到了一篇作文,文中孩子的自述,让她是印象深刻。
在两页作文格纸里,字迹有些潦草,也写错了好几个字。但小男孩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我是一个有“多动症”的小学生,不论走到哪儿我都是闲不住,坐不住。”
因为自己“多动”跳起舞踢到同学,被扣班级分。
上课因为“多动”而回答不上问题,跟个傻子一样,每天要去几次老师办公室。
写作业时手脚乱抖被同学骂,在家玩游戏时还撞倒了餐桌,弄得家里一塌糊涂。
最后,小男孩写道:我躺在床上,后悔地想着:都是好动惹的祸。
这真的是多动惹的祸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分享的一个案例。
她接触过一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被认为患有严重的“多动症”。
实际上,一年级时这个孩子就很不安分,上课乱跑,无端攻击同学,因为收到很多家长的抗议,只能转学到现在的学校。
但情况并没好转,最后发展到上课时,需要奶奶和他坐在同一张桌子,随时摁着不让他捣乱。
他的同学下课后可以自在的玩,他却被奶奶死死抓紧,无法松脱,尹建莉回忆到:眼睛里充满渴望、无奈又敌视,“像个小囚徒”。
他的“多动症”是经过医院确认过并吃药的,最后因为经济原因停了药。但尹建莉接触过这个孩子后认为,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他的家庭氛围与环境出了问题。
父母离异不管孩子,爷爷脾气暴躁,总是打骂孙子,奶奶包办孩子一切,却不断用数落、羞辱和责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这种家庭教育,说是教育,更多是教训、打压与控制。
找到问题所在,尹建莉从“病根”做起,先是和爷爷奶奶沟通,不断反复与老人们沟通,逐步获取他们的信任,并开始改变教育观念,不再打骂孩子,孩子立刻有了不小的变化。
再是和班主任沟通,让老师相信他是正常孩子,通过让小男孩为班里做点事,获得肯定和激励,来让男孩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变化。
然后和孩子交流,谈动画片和画画,这是孩子最喜欢的两样事情,当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依赖后,也适时提出不打人,上课不乱跑的要求,小男孩都欣然接受了。
这套做法很快有了明显效果,4个月后,小男孩就不需要有人跟着上学,他有了自我约束力,一年后,不再打架,学习成绩中等,他真如尹建莉的判断一样,成为正常的孩子,拥有了自由与好朋友。
现在,俞老师读到自己学生的这篇作文,非常愧疚,没想到孩子会给自己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实际上,这个孩子很热心,内心也是好的,她深知,孩子们在成长之中的调皮、不听话,只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千万不要贴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俞老师开始想,如何帮孩子这种情况,她做了几步的努力。
1、给了孩子95分,虽然有错别字,但很真实,描写到位,所以老师认真地批改了这篇作文。
2、帮助孩子重新定位自己,不刻意回避,不刻意强化,要通过无意识的关注、习惯矫正等来帮孩子走出负强化的误区。
3、她让小男孩负责教室外走廊上的“南瓜农场”管理,让他慢慢锻炼他的自控能力。
4、不主动找孩子做面对面交流,俞老师采用无意识关注,当孩子有进步时,就会进一步沟通,以便最终摆脱负面的标签。
希望孩子有这样好的老师帮助,能够摆脱“多动症”带来的困扰。
从上面的报道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吗?
“多动症”的产生,有多种因素影响,而其中除了遗传、环境、污染之外,从家庭和学校的成长环境出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这其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十分巨大。
而我们的言语,更是对孩子的帮助,或者是伤害。
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曾分享过一个17岁的女孩的案例,因为患抑郁症自杀未遂,她的父母带着她找到了曾奇峰。
在孩子的描述中,曾奇峰明明看到的,是一个叫“家”的垃圾场。
“爸爸很早出门,很晚回家,到家已经很疲惫,洗洗就睡;妈妈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唉声叹气,话都不说。
哪怕节假日,也是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休息,整个家就像一个疗养院,大家都是伤病员。”
孩子呢?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情绪无处释放,心事无处诉说,青春期和种种烦恼,都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哪怕父母来求助,听孩子这么说,妈妈的解释也是:
“大家都知道,当医生辛苦,回家就想休息,有时候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爸爸也有难处:
“成天忙得不像人,回到家就希望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
每个人都活得庵庵一息,身处其间的孩子,心里能有阳光吗?庵庵一息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
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我们,一定要注意!
写下《我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尹建莉碰到的那个上课要奶奶抓着手的孩子,还有这个生活在一个压抑的家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从多动症到抑郁症,都有同样的一个“病根”,那就是家庭教育的环境。
父母如何理解与看待这个世界,孩子也会有一样的感受。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这样的话实在是很有道理。
教育专家孙晓云指出:
“当家长们,希望孩子做一个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人,父母首先要在家庭中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要不断地给孩子带来正能量。”
所以,请父母们善待自己,那也是在善待孩子。
也许,我们可以从对待孩子的态度来改变。
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有一期里,可爱的小女孩娜恩要照顾弟弟,爸爸在休息,她想做饭给弟弟吃,于是把一大包麦片倒在地上。
当爸爸看到这一切时,内心是崩溃的。孩子弄了满地,换做我们,是不是会不假思索的骂孩子呢?
但娜恩的爸爸却是蹲下来轻声的问:“娜恩,你是想要给弟弟做饭吗?”
娜恩说是,爸爸还夸她,干得不错。
娜恩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赶紧补救“我帮爸爸一起收拾”。
这就是教育,相信孩子并非恶意,给机会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不假思索的上来就骂。
同时,请注意,我们平常对孩子说的话,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里,积极与鼓励的话,只占不到20%。
平均一天下来,父母对孩子的评论中,正面的有30多条,负面的超过400条!
实在不敢相信这样的比例,而我们中国的家长,恐怕这样的比例会更高。
一个会说自己是多动症的孩子,只有家人不断的给他贴标签,才会真的认为自己是多动症。
所以,还请多些积极与善意的沟通。
最后,请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孩子的成长,以15年的时间来计就才5475天,真正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7岁以前,此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逐年疏远,这是规律。
所以,有时间的话,多陪陪孩子,因为,一不小心,他们都长大了。
而我们,却没有机会再陪着他们度过童年、少年的时光。
想帮助家里那个“多动症”的孩子?请用我们的阳光、笑脸与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