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第35期 理论研究——从碑刻“金石寿”到篆刻“寿金石”创作中, 探索“主题印”的内容提炼...


从碑刻“金石寿”到篆刻“寿金石”创作中, 探索“主题印”的内容提炼和表现形式

□ 庞任隆

“金石寿”,即“金石学”,是清代产生的一种研究古时文字与书法的学问,因为那些载体,多是青铜器或是石碑,故有是名。金石寿,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金石能保存的时间都很长,出自“寿如金石,佳且好兮”,寓意生命如金石久长。

而“寿同金石”语出两汉曹植的《飞龙篇》,最后两句为“寿同金石,永世难老。”抒发了作者期盼人生长寿的心情。

“寿金石”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寿”和“金石”连在一起。“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的吴昌硕,曾有大篆书:“金石同寿”“金石乐,书画缘”传世。2008年8月笔者去杭州孤山西泠印社考察,在“金石寿”碑石前站立了许久,进而萌发了把“寿文化”的精美词语,刻在石头上的创意。

一、对“主题印”的认识实践

主题印,顾名思义,就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一定数量的创作,从而构成一个系列的作品存在方式。“主题印”形成的年代,大约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据韩天衡先生《中国印学年表》载,清康熙十八年(即一六七九年)“钱觐自刻印成《波斋百二甲子印》二册”,可视为主题印的发端。

主题印创作,最大难度就是印文提炼时的简约明快,和设计刻制时的面目不雷同。要达到主题性、思想性和技术性三者相统一的艺术高度,的确不容易。对于创作者文化积淀、眼力手工和实际能力,都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考验。有一位朋友曾说,主题印是一座富矿,值得去努力挖掘;又说主题印是一座高峰,引领我奋力攀登。说的不无道理。我从小生活工作在被誉为“华夏源脉”的临潼著名风景名胜区骊山脚下,丰厚的人祖女娲文化底蕴和周秦汉唐文明,为我篆刻创作带来了广博的思考和选择。在初始的心灵里,我就意识到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形式,服务当代是一个艺术家的本分和天职。故一开始就进入到“主题印”的创作之中。

1989年“而立之年”,临潼文化馆在华清池画廊举办了“庞任隆骊山古迹胜景篆刻艺术展”,收到很大反响。不久这组百枚大印,以“瑰宝骊山”(巨型秦砖刻字)为主题,参加了陕西在前进“轩辕杯”全国文学书画大展赛,并获篆刻三等奖,开启了我的“主题印”创作之路。

对第二个“主题印”创作内容的提炼,我还真的用上了“劲”,曾执意决议的“停薪留职”两年,在华清池九龙湖畔体验生活,在和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澳门等中外一千多位游客艺术交流中,让我获得了篆刻的自信和乐趣,从而奠定了系列作品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当二十年之后,即2009年8月三秦出版社出版了我《华清池印谱》,并在华清池举行首发式,包含浓浓乡情的百枚大印向观众亮相和签名售书的那一刻,我高兴地极了,欢喜地一夜都没有合眼。

二、对“寿金石”的内容提炼

《金石永寿印谱》是我的第三部“主题印”选题。有关“寿金石”的创意,即来源于“金石寿”,虽然是主谓语的前后移动,但实际上是强调了“寿”,再将“寿文化”的内容,刻在“寿山石”上,通过红彤彤印面来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寿文化”,无疑又是一种幸福和乐趣。

这是一个很有主题意义的“主题性”创作工程,和单个刻一个“寿”字大不同。单个“寿”字,只考虑到“字形”变化,而“寿文化”词句的选择和提炼,每枚里不仅要有“寿”字,还要延展到一句话,一个词,要么是汉语成语,要么是名言警句。字数要考虑到字形配合,内涵表达,上下区别和前后贯通等诸多方面。
《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就是古代人认为的“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健康平安,四是修行美德,五是长寿善终。三千多年前,战国诸子,百家争鸣,被誉为“殷末三贤”的箕子(别名:胥余),就把“寿”列为“五福之首”,足见“寿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大到一个国家,中到一个社团或组织,小到一个家庭或个人,能生存年长,能延续久远,都有其治理方略和优秀品质在传承和传播。《金石永寿印谱》,旨在系统地揭示其中的寿文化奥秘,以期对当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所启示和启迪。

《金石永寿印谱》是在从“金石寿”到“寿金石”,到“寿山石”,再到“寿文化”,“三位一体”的背景下开始创作的。和建造一所房屋一样,既要典雅漂亮,又要独特出新。在历时三个年头720多天中,仅“寿的称谓”“寿的礼仪”“寿的颂词”“寿的寄语”和“寿的养生”五部分的目录(每部分20枚),就修改了12次,四字居多,最少两字,最多10字。最后定稿时,忍痛割爱的去掉了5枚刻好的印文,增加了5枚新的内容,诸如“善寿”“河清人寿”等;其中90%的都出自中国名著典籍中的警句,10%的是创作中即兴流出来的词语,如疫情期间,钟南山教授的一言一行,让我情不自禁地呐喊,“劳动者长寿”一词很自然地表现出来;还有“人寿年丰”一印,果断地融入了秦封泥虚实迷离的风格,让人回味的时间更长更久。

三、对“寿文化”的形式表达

“主体印”创作,分团体完成和一个人完成两个方面。最大的难度就是防止“雷同”。团体完成好说,由于每位篆刻家不同的阅历和治印风格,可自然的区别开来了;如果一个人完成多枚的制作,的确在各方面,都是一次挑战。
《金石永寿印谱》五部分共一百枚大印,为了防止“雷同”,我总体规划50枚刻阳文,50枚刻阴文。其中50枚阴文印,用制造秦兵马俑的“骊山泥”又制作了50枚封泥,旁边钤盖了我的名章,留下了手纹,传承了封泥技艺,体验了“物勒工名”的文化内涵。

同时,我还采取六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章料挑选方面,以寿山石为主体、偶有巴林、青田等,以改变其颜色的单一。二是文字选择方面,有甲骨、金文、小篆、汉篆,偶尔草书、魏碑,以延展笔画的组合。三是形状制造方面,有方的、圆的、异形的,尚或钱币、葫芦,以减少视角的审美疲劳。四是印钮命名方面,或意象,或形象,或想象,以四字词汇成语表现。五是风格变化方面,有古玺式、秦汉式、宋元式,以借鉴传统技艺精华。六是刀法运用方面,有冲刀、切刀、顿刀、还有侧刀、背刀、滚刀等,以丰富线条的筋道质感。
在这六条措施中,难道最大的就是“刀法”的运用和把握,表现得如何,只有靠作品说话了。刀法同样是篆刻的最高境界,这是一个篆刻家为之一生要追求的。我将锲而不舍,开拓创新,在今后的“主题印”创作中,继续探索,大胆用刀,营造一片属于自己的篆刻艺术天地。

庞任隆,字道畅,笔名任隆,号双龙双石斋主人。祖籍陕西蓝田,1959年生于西安临潼。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秦封泥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骊山印社名誉社长,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秦文化研究会秦封泥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陕西骊山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骊山印社社长,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书记、馆长;现为中国秦俑学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陕西人民书画院书法篆刻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副会长,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博物馆协会副会长。

庞任隆幼承祖训,追摹传统,篆刻得古玺、封泥神韵,力求创新。1989年10月在骊山著名风景名胜区华清池举办“庞任隆骊山古迹胜景篆刻艺术展”,1990年8月《骊山古迹胜景旅游》(篆刻集)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鱼纹彩陶》篆刻作品,入选第二届国际肖形印大展;1997年7月《试论中国篆刻的艺术语言》论文,入选全国首届“篆刻学”暨 篆刻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3月应邀为《秦始皇帝陵》篆刻寿山石大印;2009年8月创作《华清池印谱》由三秦出版社出版;2017年7月应邀为首届世界西商大会马云、马化腾等11位嘉宾篆刻蓝田玉印。

庞任隆四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书法篆刻与文物考古理论,尤其对秦官印、秦印陶和秦封泥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在《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中国篆刻》《西泠艺丛》《书法》《文博》等专业刊物发表专题学术文论一百余篇;曾主持创建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大明宫新馆和傅嘉仪艺术专题陈列馆,创办大秦封泥艺术研究院;著有《世界各国元首眼中的秦俑》、《中国临潼石榴文化集萃》、《长安书法篆刻研究》(文论集,上编)《华清池印谱》、《中国书法简史》、《秦封泥概论》等;主编《道德经印谱》、《中国书法与篆刻》《秦封泥研究》、《古代石刻艺术研究》等典籍多部;《长安书法篆刻研究》(文论集,下编),曾获陕西省文联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