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全息刮痧方法

刮拭经络人位和全息穴区丛刮痧治疗的方法。因此注意准确的选经取穴,掌握正确的刮拭方法,提高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的敏感度,是提高刮痧疗效的要素。同时也应注意综合调养,巩固增强治疗效果。
一、选经配穴与疗效的关系
  疾病定位准确,经穴配伍适当,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在选经配穴前,首先应确定疾病的部位,判断病变的经络脏腑,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标本缓急选经配穴。在选经配穴时,参考体质类型的特点,更能提高防病治病的效果。人体某脏腑若先天发育不足,就会表现在一生中它的功能较弱,容易患病或该脏腑患病后不治疗时采用阴阳对刮的方法,有利于调整脏腑阴阳的平衡。具体运用时根据病情不同,而有所侧重。急性病邪气偏盛,正气不衰,多属实证。实证多从六腑治,以治阳经为主,阴经为辅。慢性病正气不足,多属虚证。虚证多从五脏治,以治阴经为主,阳经为辅。四肢关节或皮肤表面的病变,刮拭的范围应略大于病变局部。
二、交替变换刮拭部位、手法与疗效的关系
  慢性病经常刮痧治疗,经络和全息穴区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使疗效减低。经过治疗当病情平稳后,为巩固疗效,提高经络和穴区的敏感性,应交替变换刮拭的部位和手法。具体作法是:
     1、适当延长治疗的同隔时间
  可把治疗的经穴和全息穴区分成两组,交替治疗,或采用左右肢体经络、穴区交替治疗。这样就使每条经络和穴区治疗的间隔时间延长。
     2、交替变换刮拭手法和方法
  经过几次治疗刮痧后,出痧明显减少或不出痧时,为巩固疗效,避免损伤正气,不宜再用泻法。改为以重点穴位和穴区的治疗为主,对经络的整体治疗为辅,适当减轻刮拭的按压力,重点穴仿和穴区可用面利法、点按法和按揉法相结合。
    五、室温与疗效的关系
  刮痧时,环境温度适宜,有助于提高疗效。祝总骧教授研究证实:“如果把皮下温度降到20度以下,经气运行受到阻滞,循经感传现象不能进行。只有在适当温度的保证下,对经络的机械刺激才会发生作用。”当室温过低时,皮肤汗孔紧闭,经络反应力下降,不易激发经气,治疗效果差。冬天室温过低或病人体质虚弱,可先进行局部热敷,待皮肤毛孔舒张后再刮痧治疗,易于激发经气,提高疗效。
    六、综合调养与疗效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原因在三个方面。第一为内因:包括体质因素、情志所伤均可使人体正气不足,经络受邪,侵及脏腑。第二为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不正常的气候因素和各种生物性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在人体正气不足时乘虚而入。第三为不内外因:包括房室劳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也包括金刃、虫兽、跌仆等外伤。人体疾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痊愈同样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提高和巩固刮痧的疗效,应从以上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别是情志因素、饮食调养、生活起居、劳逸结合尤为重要。这几点对扶助人体正气,增强体质是任何医疗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又是疾病痊愈的必要条件。只有从情志、饮食、生活起居几方面注意调养,方可提高和巩固经络全息刮痧法的疗效。
什么是俏痧?
古往今来,多少物事不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而扯痧这一民俗事象,作为华夏文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一种尤具特色的文化特象,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的无疑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却一代代薪火相传,相沿成习,生力不竭又生生不息,流行于民间,见载于典册,入室升堂,辉煌灿烂,犹如扶桑树上一轮文化的太阳,观照了一种民俗文化的生活之美和自然之美,折射出一种率真质朴的生命精神。
  在我们湘中一带的地方民俗中,会把女子身上的痧痕特别是颈脖上那长条状的痧痕称为俏痧,至于眉心底下两眼之中鼻梁凹处上的那条长棱形的痧痕便是俏中之俏了。要是谁家的姑娘媳妇病了,头痛脑热感冒伤风什么的,于是马上便会有人动员她扯痧。发热中暑就更不用说了。姑娘媳妇们起初大都会不肯,于是,年纪大一些的长者们便会说:“俏痧呢,扯了漂亮。”于是半推半就之间扭捏着就扯了。
什么是揪痧
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蘸水夹揪皮肤,造成局部瘀血。这种揪痧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称揪痧疗法。本法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故揪痧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揪痧操作方法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
    2、术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此时常发出"咯"的响声,"揪疙瘩"之名即由此而来。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由于外力的夹、压、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出组织间,造成局部瘀血。
     3、一般在局部夹揪20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如果病情较重者,夹揪的力量要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揪痧时,由于夹痧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则患者周身舒展。本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
什么是挤痧
对因痧引起疾患,用两手大拇指的指甲互相挤压皮肤的治疗方法,叫做挤痧疗法。
挤痧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或卧位。
     2、术者用两手大拇指的指甲背在施治部位处做有规律、有秩序的互相挤压,直至局部皮肤出现"红点"为止。
     3、依病施治,"红点"可大可小,一般要求大如"黄豆",小似"米粒"。
扯痧操作方法
1、部位选择:腹部(下脘、石门、天枢)等;颈部、肩部(肩井等);背部。
    2、患者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
    3、术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牵拉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的指腹夹扯皮肤,依上述手法连续地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红为止。
    4、如病症较重时,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肤出现红斑。
    5、扯痧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机体反应,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有松快舒适感。
什么是放痧?
以针刺静脉或点刺穴位出血,用于因痧而达到治病的施治方法,叫做放痧疗法。
放痧操作方法
1、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
     2、如在静脉放痧时,应先将患者左上臂近心处用布带或止血带捆紧,嘱患者握掌。然后,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肤,再用75%酒精脱碘。待干后,用消毒三棱针在肘静脉处缓慢刺入半分至1分深,随即缓慢拨出。没有三棱针时,用大号缝衣外亦可。针刺后,让病人张开手掌,而后挤压放血,随放血处置一干棉球,压迫片刻。
     3、在穴位放血时,可根据病情需要,经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缝衣针直接点刺。
足部反射区刮痧按摩手法
【拔伸法】
  施术者一般是固定受术者足部关节一端,牵拉足部另一端,达到使关节间隙加大的目的,称为拔伸法。常用手法如下。
  1.踝关节拔伸法
  手法一:操作者一手托起受术者脚跟部,另一手握住脚趾部位,双手合力向外牵拉(远离受术者方向)。
  手法二:操作者一手按住受术者腿部,另一手握住脚趾部向下压(以受术者能够耐受且正常生理范围内为度)。
  2.足指拔伸法
  施术者用一手固定受术者脚踝部,一手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指腹或食指外侧缘相对捏住受术者足趾趾甲部同时向外(远离受术者方向)做拉伸、牵引动作。
  拔伸时用力应由轻逐渐加重,达到最大值时应保持10~30秒钟,力量大小以受术者能耐受为度,绝不能用暴力。
  本手法可使粘连的关节与关节周围的组织松解开,使关节腔的润滑液回流加强,同时使关节周围的血液流通加强。
刮痧疗法作用机理探讨
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指导下,使用水牛角刮板和活血剂,在人体的一定部位,实施循经走穴刮拭,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中医疗法。其疗效的产生与临床诊断、手法特点、施术部位以及相关的经络、穴位有密切关系。通过直接刮拭,其作用力促进微血管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达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理筋整复,纠正人体骨与软组织解剖部位的异常结构等作用,还可以通过经络信息的传递,反射性或间接的影响到人体内部气血、津液、脏腑以及精神、情志等生理和病理状况,从而达到了沟通上下,联系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周身、调整虚实,反映病邪,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调整阴阳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物质与功能,即阴和阳构成的。就人体部位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就功能活动状态而言,兴奋、活动为阳,抑制、静止为阴;就气机运行而言,向上、向外为阳,向下、向内为阴。当阴阳双方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状态时,人体的生命活动便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如因六淫、七情或跌仆损伤等因素的作用使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一系列“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表现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病证。其治疗应采用轻、重、缓、急、刚、柔不同刺激量的手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所谓补法就是用轻的手法和力量,作用于施术部位缓慢而时间较长的手法,泻法就是手法重而有力,作用施术部位快速而时间较短的手法。通过刮痧改变人体阴阳不平衡状态,使邪去正复。如心悸患者,常刮拭胸前及膻中、背部膀胱经的心俞、厥阴俞、膈俞等处采用补法以补益心气,改善心肌供血,同时刺激相应脊髓节段以改善症状。脾胃虚寒的患者,应常用补法刮拭上腹部和脾胃经远端的血海、足三里,刮拭手法柔和而规律,以促进胃肠蠕动产生温热感而达到温阳益气的作用。这些手法的目的,旨在调整阴阳平衡,提高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和防御能力。
  二、调整经络、气血与脏腑功能
  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过经络系统的连系,气血循行周身,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得到充分营养,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并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经络不通,那么气血运行不畅,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用、疼痛或五脏不荣、六腑不运。另外,体表有病可以借助经络影响于相应内脏,内脏有病又可以供助经络反映于相应的体表部位。如胆囊炎患者,在背部肝、胆俞处常有条索状物并有压痛,刮痧后会呈现紫斑、淤块状“痧”象,这就是内脏病在体表的反映。刮痧有明显的舒筋通络功能,一方面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通经一定的手法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使局部的淤血、麻木以及内脏疾患通过局部治疗而缓解。另外,由于局部的刺激激发了经穴乃至整个经络系统的特异功能,使经气所至之处的内脏及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恢复这些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室上地心动过速患者,发作时采用重按或刮拭心包经内关穴,通过心包经的传导作用,常能使心率恢复正常;牙痛患者,重按合谷穴,就是因为手阳明大肠经脉经过牙齿,所谓“经脉所致,主治所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的生成皆需水谷精微,在胃的受纳腐熟及脾的运化下,通过经络将气、血周流全身。而刮痧对脾胃功能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实验证明,当肠蠕动亢进时,在腹部长背部进行适当的刮痧,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减弱者,则可促进肠蠕动。刮痧能有效地提高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加强胃肠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能力和增进食欲。所以,气、血的生化全赖脾胃的腐熟和运化,其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脏腑的生理功能。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健运、胃之受纳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总之,刮痧调整经络、气血、脏腑的功能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通过手法在体表按穴位、走经络的局部作用能舒筋通络,活血化淤。另一方面,手法的刺激激发了经穴乃致整个经络系统,使手法动态力的波动作用沿着经络传至所属脏腑及其所过之处的组织、器官,从而改善、恢复这些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这些都是刮痧的整体调治作用的表现。
  三、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筋骨、关节的活动可以因病者的直接或间接外伤或长期劳损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包括局部扭挫伤、纤维破裂、肌腱撕脱、劳损、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骨关节增生或发生退行性改变等。刮痧对这些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究其原理,可能与下列作用有关;
  1.疏筋通络止痛。
  由于直接或间接损伤而致肌肉、韧带、关节囊受损伤,发出疼痛信息,通过传入神经至低级及高级中枢,发生保护性指令,使受伤局部肌肉紧张甚至痉挛,其目的是告诫病员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受伤部位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的自然保护反应。据研究,最敏感的压痛点往往在筋膜、肌肉的起止点以及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的部位,这是因为筋膜处分布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肌肉起止点和交界、交叉部分则因所受应力大,长期摩擦容易发生损伤。由于局部损伤,病员往往因为惧痛而减少活动,其结果导致受伤部位的肌肉、韧带发生来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疤痕化,疼痛信息不断加强,肌肉更加收缩紧张,疼痛部位更加广泛,关节活动更加受到限制。因此,临床上疼痛与肌肉紧张有着密切关系,凡是疼痛则肌肉必紧张,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即所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
  采用刮痧手法治疗,其目的就是为打断疼痛循环,即消除肌紧张及疼痛,现代医学证明,当损伤局部经一定的刮拭治疗后,可驱散血肿,加快组织对淤血的吸收,加快局部致痛物质的排泄。点按治疗可刺激深部组织的感受器和神经纤维,使粗神经纤维兴奋,从而抑制细神经纤维传导的痛觉信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急性腰扭伤患者观察表明,通过刮痧的按压摩擦对肾上腺皮质有刺激作用,使白细胞上升,嗜酸性细胞减少,释放较多的17—羟皮质类固醇。而这些物质对消除局部的非菌性炎症有重要作用。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减少,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加速其它致痛物质(如徐缓激肽、组织胺、钾离子等)的代谢及运转。另外,刮痧对体内重要镇痛物质内啡呔亦有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患者的痛阈,从而减轻疼痛,缓解痉挛。
2.加强局部循环,改善组织营养。
  一般而论,局部韧带、肌腱劳损均与局部血供不足有关,由于局部血供不足可引起局部氧化不足和代谢产物的堆积导致疼痛,而组织缺氧和代谢产物的堆积又可使局部软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引起组织退行性病变,促使筋束或筋结形成。刮痧对软组织劳损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来实现的。经过刮拭以后,患者局部及远隔部位皮肤温度都有升高,说明周围血管开放,血流旺盛。改善缺氧和消除淤血,并加速体内活性物质的运转和降解,促进炎性产物的排泄。从而达到放松肌肉、消除疼痛、促进病变肌肉及韧带修复的作用。
3.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功能恢复。
  软组织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常易导致粘连。这种粘常连致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采用刮痧治疗可以撕裂粘连,消除组织的反应,尤其是能消散淤肿,加快组织对积血的吸收,减轻关节滑膜的炎性反应。同时改善局部营养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增大肌肉的伸展性,从而使变性的组织逐渐得到恢复。如临床刮痧治疗肩周炎,大多数患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关节囊粘连。要松解粘连而又不影响关节囊是不可能的。在刮痧过程中常能听到“撕扯声”,这不仅是关节囊的撕裂,同时也是粘连被松解的标志。这样为患肩能按正常运动范围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然后,使患肩在动态下修复,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达到治愈的目的。刮痧治疗后,要让患者作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新的损伤的修复和淤血的吸收,保持肩关节正常的运动和功能。
  总之,刮痧手法象针灸、按摩、推拿、点穴按压等手法一样,在临床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其作用途径可以概述为:
  1.神经反射 
  刮痧具有三种作用,即机械刺激、电位形成和由于细胞损伤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刮拭部位的神经于是发出向心神经冲动。机体对这样的刺激作出局部的、节段的和全身的应答反应,通过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增强机体内环境的适应性和防御机制,消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理优灶”。
  2.体液调节 
  刮痧使局部组织损伤,产生一系列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e等的释放和变化,再引起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这些介质引起的刺激反应,包括:①血管反应;②细胞内camp和cgmp水平改变引起的细胞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变化;③通过体液和植物神经反射途径再影响细胞内camp和cgmp,控制免疫学反应。
  3.植物神经的作用 
  刮痧既可产生拟交感、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又可产生抗副交感神经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植物神经途径来实现的。如点按“人中”穴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拟交感样效应,按揉“足三里”产生拟副交感神经样作用,点压“阳溪”产生阿托品样抗副交感神经作用。
  4.“气—生物能”有认为“气”是生命的能量,经络就是“气”运行全身的通道。实际的解剖通道可能由植物神经纤维所组成,因而“气”的运行就是动作电位在植物神经纤维上的传播,而推动动作电位的则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有认为体内“气”的电位是不均匀分布的,经络是场力的聚集,脏腑是人体“气”的原始产生者,在刮试过程中,“气”的变化是第一位的,而神经系统仅起第二位的作用。
  5.结缔组织 刮痧作用不仅通过植物神经,还可能通过结缔组织而调理内脏系统。
  对于一门古老而新生的学科,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探讨其疗效机理和作用途径,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方法,推动刮痧机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什么是扯痧?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扯起皮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扯痧疗法。扯痧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每当感受暑湿引起的痧症或不适,常用手指将患者的皮肤反复捏扯,直至局部出现瘀血为止。本方法简便,容易掌握,容易施用,效果较好。

经络全息刮痧方法(下)
刮痧的操作方法
  1、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
  2、用边线光滑的汤匙(或调羹、铜币等)蘸上麻油(菜仔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反复地刮。
  3、刮痧部位通常只有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也同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
  4、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每条长6-9厘米。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刮痧之后,应用手蘸淡盐水在所刮部位轻拍几下。
  5、应用较小的刮匙,在有关穴位处施术。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处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疗效果外,还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刮痧疗法须因人而宜吗
刮痧疗法简便易行,副作用小,不受条件的限制,疗效也比较明显,尤其是服药困难的患者或不能采用其它治疗方法时,更能发挥它独到的优势。
  所谓“痧”是指多发于夏秋两季的中暑、外感等急性病症,现在扩展到呼吸、消化等系统病症,比如感冒、发烧、咳嗽、咽痛、恶心、呕吐、厌食、风湿痹症等。
  但是,刮痧不能太随便,要有较深的中医理论和经络知识。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疗法操作技巧
刮痧疗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增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
  2.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
  (1)“实则重之,虚则轻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
  (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和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身体各部刮痧操作技巧
  一、头面部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1)施术者在患者前额部涂抹少许介质(面部可以用一些化妆品作为介质),开始施术。施术者用刮板在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
  (2)以印堂穴为中点,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止于两侧太阳穴,点揉太阳穴。以皮肤红润为度。
  (3)患者闭目。施术者用舌ij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
 (4)施术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
  (5)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术者用刮板自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
  注意:头面部进行刮痧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刮板操作时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头面部皮肤十分薄,而且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因此用力宜轻柔缓和,切忌用力过重、过猛,以免损伤头面部皮肤而影响患者颜面部美观。
  二、胸腹部
  1.胸部
  对胸腹部刮痧治疗时刮板与体表的接触角度小,受力就相对越小,角度以45°为宜。患者仰卧位,施术者位于患者左侧,开始施术。
  (1)施术者涂抹少许介质于患者胸骨柄体表处,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胸骨柄体表,局部痧出为度。
  (2)用刮板角轻轻点揉天突穴 (点揉天突穴时用力要轻揉,此处深部为气管所在,用力过重会引起呛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为中线,施术者用刮板分别向左右两侧胸部刮拭。(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治疗)局部皮肤微红即可。
  注意:胸部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胸部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2.腹部
  腹部刮痧主要以患者脐部为中心,涂抹少许介质后,施术者按顺时针方向用刮板在患者腹部进行刮拭。以腹部皮肤红润为度。用刮板角点揉两天枢穴和两大横穴及气海、关元穴。
  注意:腹部刮痧用力要均衡柔和,过重会让患者感觉不适。点揉诸穴时稍用力即可(孕妇不宜进行治疗)。
深入了解刮痧疗法
“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所揭示的中西文化差异令不少人沉思不已,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什么是刮痧吗?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很多,过去民间有用光滑的铜钱、铜勺柄、瓷汤匙等,这些工具,使用既不卫生,也不便于消毒,现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医药商店有售。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刮痧疗法的作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 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刮痧疗法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不宜用泻刮手法,宜用补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倾向严重者应暂不用此法。
    2、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补刮。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 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3、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
    4、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禁刮。
刮痧疗法适应症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
    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0)

相关推荐

  • 中药热敷疗法

    [导读]运用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内经>中称之为"熨"法.古代应用热敷法的方法有很多,有药熨.汤熨.酒熨.葱熨.土熨等.热敷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 ...

  • 人体十二部刮痧方法 【临床全息——奇穴刮痧法!】

     全息奇穴刮痧是第四代刮痧法.它总结了经络.全息.腧穴.奇穴等优势于一身,并且把中医的辩证总结为:上病下治.左病右治.患病健治.脏病腑治(腑病脏治).内病外治.经脏(腑)同治等辩证法来指导刮痧疗法,在 ...

  • 家庭保健,首选刮痧,几种小毛病的刮痧方法!

    刮痧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能流传至今,足以说明它的作用.而对于热爱养生保健的朋友们来说,简便易懂,易行,价格低廉的刮痧疗法和食疗方法结合到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能让家庭保健和调理康复达到很好的效果! 刮 ...

  • 中医刮痧方法图解集锦

    刮痧常识 刮痧的17个禁忌 现在的刮痧已经被医学所认可,很多疾病是可以通过刮痧来治愈的.但是刮痧不宜太频繁,毕竟刮痧还是会伤到皮肤的.刮痧的频率最好保持在以周一次,这样是既不伤皮肤,对身体还有好处.今 ...

  • ​应急案例分享:全息刮痧.生活的好帮手!

    今天 在我外出学习的培训班上,有一位老师,右手背被门撞伤2小时后,出现明显的肿痛.我就用中医全息刮痧调理的方法为她进行了调理.下面就是我的调理思路和过程. 患者是右手受伤,出现肿痛,说明皮下组织有损伤 ...

  • 13全息刮痧疗法之便秘

    13全息刮痧疗法之便秘

  • 五指通经络,刮痧可疏通,手部刮痧该怎么做?

    五指通经络,刮痧可疏通,手部刮痧该怎么做?

  • 能救命的刮痧方法,可以强心气,去淤堵,心梗、心悸、失眠、心律失常、心火旺,就用刮痧治心三步曲

    俗话说:"吃饭七分饱,医生不用找",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吃得太饱,饮食过量,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习惯.吃太饱,首先会损伤到脾胃,超过了消化器官的承受能力,影响到了消化吸收功能,除此 ...

  • 刮痧方法技巧与知识要点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quo ...

  • 好!刮痧方向!全身各处的具体刮痧方法

    更多资讯:打开刮痧拔罐讲堂公众平台,点右上角查看历史记录. 肩颈部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一个桥梁,肩颈部承担着人体头部血管.神经.经络与全身的沟通,因此可以说肩颈部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体全身的健康.通过刮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