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浩然《溯江至武昌 》赏析
溯江至武昌
唐·孟浩然
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残冻因风解,新梅度腊开。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年青时喜好节义,济人患难,有古人之风。孟浩然在四十岁以前,一直隐居在家乡的鹿门山读书作诗。四十岁时才游历京师长安,相传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浩然当即朗诵《岁暮归南山》,有“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因放还未仕,其后漫游吴、越、湘、闽,但他的大部分岁月是在家乡隐居。他一生没有做过官,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身的诗人。著诗二百余首,有 《孟浩然集》。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漫游吴、越后岁晚归家溯江而上到达武昌时所作,其内容主要是写沿途所见的武昌风光,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首联,第一句“家本洞庭上”,交代诗人的家乡所在。诗人的家乡襄阳在汉水之滨,这里说成“洞庭上”,是就大致的方位而言。第二句点名本诗的主旨,“归思”二字,即为诗眼,诗意显豁,总领全诗。思,读去声,名词。一个“催”字,催促,急切,表达出急于归乡的迫切心情,开启下文。颔联抒情,情中有景。“客心徒欲速”主要写情,既照应上句“归思催”,又为下文伏下一笔。年关将至,客心思归,人在旅途,巴不得早点回家。可是,天不遂人愿。这里的“徒”字,准确地表达出“欲速则不达”的心情。下句“江路苦邅回”主要写景,巧妙回答了“徒欲速”的原因。冬天的长江水位很低,溯江而上的道路并不顺利,弯转曲折,难于行进。一个“苦”字,下得很重,人在囧途,江路艰难,心情郁闷,苦不堪言,简直是“山重水复”。颈联写景,景中有情,可谓“柳暗花明”,苦尽甘来。残存的冰冻因为春天的暖风而融解,新鲜的梅花渡过腊月将在枝头绽放。看到残冰解冻,新梅开花,诗人的乡心不禁为之一振,喜从中来,家乡越来越近了,怎不叫人心花怒放!这一联与上一联一“苦”一“乐”,在情绪上形成一个转折,一个对比。尾联写景,以景作结。诗人边走边看,边思边想,你看,那著名的武昌官柳,柳干苍劲,柳枝飘拂,正在吐出新芽,隐隐约约地,掩映着长江边上的亭阁楼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严寒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的脚步清晰可闻。柳枝吐芽,预示春天的到来。这里仿佛一幅特写,在全诗的末尾勾画出“武昌柳”的形象,突出了冬天“武昌柳”这一意象独特的风姿,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行看武昌柳”,按律,应为平平平仄仄,但这是一个拗句平平仄平仄,句中自救。“武”应用平声却用了仄声,这是“拗”;“昌”应用仄声却用了平声,这是“救”。看,读平声。全诗音律和谐,第二、三两联自然成对,颇为工整,并无斧凿之痕,表明近体诗到了盛唐特别是王维、孟浩然时代,已经非常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