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写作》:你和大师之间还差这一本书的距离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季羡林先生的书籍《季羡林谈写作》的拆解。全文一共8000+字,阅读时间大约15分钟。
2018年很多人都成了资本寒冬的受害者,他们被公司裁掉,只是因为没有发挥出足够的价值。
在这个每天都会有无数人被淘汰的时代,掌握一门能够作为第二职业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靠写作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还记得微博上很火的Papi酱吗?很多人看到她的视频都觉得很有趣,和背后文案写作的联系是很密切的。
我们也可以创造出一些好的作品,成为一名写作者。
现在很多人都靠着写作开启了自己的斜杠青年生涯,厉害的人能够靠写作赚钱,比自己的主业赚的还多,就算是写作新手通过写作和投稿,也能够赚到一些钱。
写作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赚钱,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
很多人读书有一个坏习惯,读过了就是读过了,不会对这本书进行相应的思考,写作就是很好的一个输出渠道。
把你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形成一个写作—输出—思考的闭环。
有的时候你也会见到别人写出一篇特别有共鸣的文章,你就会想,为什么我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呢?
写文章离我们并不遥远,要写好文章更是需要用心。
可能很多人觉得写作这件事离自己很遥远,其实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觉,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写作者。
那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写作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是不是就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呢?”
写作是一件需要经过刻意练习的东西,写出文章不难,难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写作也是没有秘诀的一件事,需要的就是不断刻苦的练习和坚持,尽管没有一步登天的秘诀,可是有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写作的技巧。
那就是出现在市面上教人写作的书,里面都是关于写作的技巧,相信很多人已经看的眼花缭乱了,季老先生的季羡林谈写作,算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书里面讲了关于写作的种种问题,对于一些写作者来说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写作上的一些问题。
这本书讲的是关于写作的一些技巧,其中还涵盖了季老先生自己的故事,全书没有干巴巴的说教,就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在和你说话,看起来就觉得很亲切。
季老先生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曾经担任过北大的副校长,可以说是文学界的泰斗。
他的文章出现过在学生时代的课本里,写作被很多人人认可,季老先生文章出现的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染了很多人。
这本书也非常的接地气,大体上一共能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讲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后半部分则主要讲对写作的认识和自己的经历。
具体的精华也主要集中在了前半部分,对于前半部分进行了整理,把季老先生教人写作的办法整理成了六个步骤。
这六个部分都是季老先生写出来的干货,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能帮我们解决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一部分: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第二部分:写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第三部分:写作的素材来自哪里?
第四部分: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第五部分:怎么样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六部分:对写作来说哪一点最重要?
1、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小伙伴们学生时代都有写过作文,当时的八百字让很多人干瞪眼,想想还是挺有趣的,其实写作文就已经算是写一篇文章了,结构和语言上都有些相似。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问?究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呢?
季老先生在文章中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最重要的就是结构和语言,就像是小时候写作文的总分总式和总分式,都是属于结构的这一种。
现在是新媒体写作的时代,最常见的结构就是三段式,一个核心思想,加上一些论证,以及能够证明论证的例子,就凑成了一篇基本的文章。
结构就像是建造房子的框架,没有框架就搭不起来房子,也就不能成功的构成一篇文章。
季老先生在文章里也写过:“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这就是结构对于文章的一个作用,就像是我们高中时期学过的承上启下,就是在结构中体现出的作用。
写作的逻辑依靠的就是搭建的框架,你明确哪一个部分应该写什么内容,在这个部分内自由发挥,当然写的东西要贴合你的主题。
严丝合缝就相当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每个部分的内容要既符合主题还能够层层深入,不同的部分链接起来要做到自然,这就是作者提到的逻辑性。
至于我们写这篇文章用的语言,就相当于房子的软装,读起来让人舒心,要有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
季老先生还说在文章中应该流露出一种气势,我想,和现在的文章结合起来看的话,或许就是要有作者专属的风格。
毕竟不同的风格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就像季老先生所说:“尽管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应该加意培养这种风格,这只是就全体而言。至于在一篇文章中,却应该变化多端”。
具体的风格当然因人而异,就像是作者提到的散文和诗歌,都是有各种不同的风格的,给人带来的感觉也不一样。
除了在文章中使用的语言之外,写一篇文章最难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很多人也都有关注公众号的习惯,有些写得好的开头第一句就能吸引你,让你不得不往下看,想知道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是好的开头带来的影响。
如果你的文章开头不好,那就很难会吸引住你的读者,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更要对开头进行用心的打磨了。
结尾的部分更是不可缺少的,有的人文章写的很好,可是结尾匆匆忙忙,让人很难喜欢上这一篇文章。
结尾最重要的就是呼应开头 更是要引起一些读者的思考,让人觉得印象特别深刻。
就像是季老先生举得诗歌的例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仅从古代流传到了现代,还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读过这首诗人的脑子里。
写好一篇文章就是有这么多的要素,先是要确定一下自己应该使用的结构,也就是给文章搭一个框架。
其次就是使用你的语言来填补这个框架,当然语言要通俗易懂,并且能够有你自己专属的风格。
靠着这些还不够,在开头结尾上就更应该用心。
文章的开头要起到一个吸睛的作用,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往下看。
文章的结尾和这篇文章的主题结合,再引发一些读者自己的思考,呼应开头。
最后附上改动了季老先生的一段话:文章的起头、中间部分和结尾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有一个中心的旋律贯穿全篇,不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一定要使一篇文章有变化而又完整,谨严而又生动,千门万户而又天衣无缝,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必须使它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2、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很多人写作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究竟应该写什么?
写作这个东西也是需要灵感的,没有灵感的时候什么也写不出,有灵感的时候才能写的特别顺畅。
季老先生在书中也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什么东西的迫切的愿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什么东西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否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必然是味同嚼蜡,满篇八股,流传出去,一害自己,二害别人。”
你看,写作的灵感对于写作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可是灵感并不像是路边的一朵花和身边的一本书,想拿来用就能拿来用的,灵感的产生也是需要条件的。
或许是你经历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或者是你遇到了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再或者是你看到一段话,这都可以成为你灵感的来源。
既然这些东西都能成为灵感的来源,有没有办法通过刻意练习把灵感给找到呢?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能是情侣间甜蜜的争吵,还是给老人让座的温馨举动,或是自己遭遇到的一些事。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点,把它写进你的文章当中。
季老先生写了一段关于如何寻找灵感的办法:“要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
总结起来就是要细致的观察生活,加上合理运用一些写作的技巧,才能下笔写出喜欢的东西。
很多现象可能是很普通的,可正是这种普通的现象才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毕竟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
灵感是要在生活中寻找的,尽管我们每天都在过着三点一线的平淡生活。
正是这种平淡中发生的小插曲,才能让生活多出一点颜色。生活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能够教会我们许多的事情。
季老先生也说要细致的观察生活,只要留心,就一定能有收获。
有了灵感后还没有完,需要在心里反复不断的酝酿,在心里把一篇文章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够做到情景交融,感动到人。
写作自然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获得灵感之后,要在心里面反复的打磨和酝酿,找到一个点敲定一个主题,结合框架和和自己的语言,写出一篇让人觉得舒服的文章。
就像是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源,有的人在画竹子之前先仔细的观察竹子,找到竹子具备的一些特点,这样心中有数,画起来就觉得浑然天成,像是真的一样。
季老先生关于灵感的认识是很深刻的,相信小伙伴们在写作中也苦于没有灵感的问题,只要合理的运用好季老先生留下的方法,肯定能写出一篇让人觉得舒服的文章。
3、写作的素材来自于哪里?
写作讲究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好玩的,有趣的事情,这些都能够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季老先生说写作的素材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琐事。就像是很多非常有名的文章,提起名字脑海里还回有印象。
就像是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背影讲的是父子之间的感情,荷塘月色讲的是某一天晚上来了兴致赏月的事情。
你看这两件事那一件不是生活中的琐事,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这么普通,普通到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地步。
写作的素材更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通过观察,一定能找到适合写作的素材。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可以用手机看电子版的书,用手机看电影,刷微博,还有逛各种不同的论坛。只要你用心去找,就一定会找到你想要的素材。
在文章中使用的那些金句,让人读起来就觉得印象深刻,更是能够突出的表达出你的思想。
这种金句要在哪里才能搜集到呢?还是和上面提到的办法相同。
只要你在生活中有遇见很多文字的习惯,就算是别人发出来的一段朋友圈,也许你都能找到你喜欢的一段话。
更多的素材还是来自生活中,还有在你看过的的文章和读过的书里面。
遇到好的句子就收藏起来,按照不同的分类给这些句子归拢好,这样也是在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
就像是“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能够按照这句话为主题写出一篇文章,更是能把这句话插入到你写的文章里面去。
写作的素材其实很好收集,按季老先生的话来讲就是出现在生活中的琐事里,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就是能在互联网世界中找到喜欢的素材。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发现生活中能作为素材的事情,这需要我们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
在网络世界中用手机就能做到很多事情,找到合适的素材后及时的收藏起来,这样等到写作的时候可以拿来用,这就是形成了一个素材库。
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素材库,才能合理的利用好自己收集起来的素材,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可能很多人说我的身边可能没有那么多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可是身边琐事的范围究竟在哪里,有没有一个恰当的边界。
季老先生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所谓身边琐事,范围极广。从我上面举出的几篇古代名作来看,亲属之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亲属和朋友的生离死别,最容易使人们的感情激动。此外,人们也随时随地都能遇到一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值得一写。”
你看无论是那些让人觉得幸福开心的事情,还是让人觉得悲伤的事情,只要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都是值得写出来的。
可是我们的文笔没有那么优美,也写不出什么辞藻华丽的句子,可是只要我们写的足够真实,就能够吸引到读者的心。
只有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才能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4、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写作是一件开放性的事情,除了能引发自己的思考之外,还要想想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季老先生说:“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写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无论是开心,难过,还是悲伤,或者是引发焦虑,都是我们能够给读者带来的感受。
写出来的东西其实就不属于作者了,话语权就已经跑到了读者的手里面。
写出来的东西无论是幼稚还是表达出来一些道理,都是我们能够给读者带来的东西
还记得朱自清写过的背影吗?在站台中父亲离开孩子去买橘子的那一幕,相信印在了很多读过它的人心里。
为什么这一幕能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一幕写的普通并且真实,其中传达出的父子之情让人感动。
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就是作者能够给读者带来的东西,你们可以一起感受到开心和喜悦,也可以感受到悲伤和难过。
像是很多人喜欢写自说自话的文章,这种文章就不太受欢迎,毕竟写出来的东西是属于读者的。
就像是季老先生自己写的文章,能见到和小孩之间有趣的互动,更是为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学会知识感到高兴。
除了自己写过的文章之外,作者写出的书本质上来讲和写一篇文章带给读者的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区别的就是不同的书带给读者的感受不一样,故事类书籍能感受到故事里带给人的感动,工具类书籍会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技能。
不同的文章能带给读者的东西也不同,就像是很多人喜欢看的微信公众号,有的人写的东西看的很爽,有的人写的东西能带来很大的共鸣。
这都是作为作者能带给读者的东西,无论是感觉到这篇文章看的很爽,还是为这篇文章感到悲伤,都是写作者带给读者最真实的感受。
除了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章带来的东西之外,还要引起读者的共鸣。
写出来的东西人家看了以后觉得没劲,看了个开头就不想继续看下去了,说明这就不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好的文章是作者能用自己的故事和情绪来影响你,让你和作者一起快乐,和作者一起体会到那种悲伤,这种影响就是我们能够带给读者的东西。
写作不是一件自娱自乐的事情,除了要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负责之外,还要做到对你的读者负责。
就像季老先生所说:“所有这一些想法,不管别人看上去会觉得多么离奇,甚至多么幼稚,但是,我自己却认为都是有道理的,否则我也不会写了出来”。
5、对写作来说哪一点最重要?
写作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也是需要进行刻意练习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个能力,就是坐到及时输入和输出。
输入和输出也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输入就是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这些东西最后都进了自己的脑子里,输出也是利用自己输入的知识,引发的思考,把这种思考摊牌在大家面前。
为什么会刻意强调这一点呢?是因为输入和输出尽管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实际做起来是很难的。
毕竟这是为了保持一种平衡,要是只输入不输出,那有些东西存在脑海里就会被遗忘,要是只输出不输入的话,那慢慢的脑海里就没有东西了,自然也就写不出东西了。
输入和输出就像是一个闭环过程,只有不断的吸收新的东西,才能持续不断的引发自己的思考,把这种思考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输入的渠道究竟有哪些呢?书籍和电影都是最好的输入渠道。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看电影看过了就看过了,不会去想这部电影给自己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那些好的电影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
还记得《泰坦尼克号》吗?那部电影不仅仅只是讲述了关于罗丝和杰克的爱情故事,还讲述了在灾难来临时人类的劣根性。
好的电影能够让我们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能够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除了电影以外书籍也非常的重要,要充分的利用好中国的优秀书籍,同样也要学习借鉴国外的书籍。
好的书籍能带给很大的影响,就像季老先生所说:“文学作品能增长人的知识,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
做到了输入之后也要做到有效的输出,最适合的就是把你的思考用合适的方法来表达出来。
季老先生提到的一个有趣的观点就是记日记,日记不仅仅是表达出自己对于某些事情的思考,还能够成为我们回顾过去的资料,看着过去写下的那些文字,就能够想到当时你的心境和想法。
如今写作的门槛已经变得很低了,只要你想,每个人都有机会拿起笔写下自己想要写的文字。
输出就像是和朋友倾诉,当你为了一些事情感到悲伤或快乐的时候,总想着和朋友们分享,要是把什么事情都藏在自己的心里,会把整个人都憋坏的。
和朋友倾诉算是一种发泄,分享一首感同身受的歌曲算是一种感慨,把自己思考和感慨的东西写下来算是一种输出。
输出的情况主要还是取决于输入,输入跟不上,自然就做不到持续输出。
想要做到持续的输入和输出,需要我们有一种决心,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有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依靠稳定就能够度过余生的时代了,每隔三年整个社会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要是你做不到通过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那就注定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这种学习也不是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是要依靠自己的毅力做到持续学习,通过输入和输出完成一个学习的闭环,这样也学到想学到的东西。
在写作中这几点都是非常重要的,终身学习和持续输入输出二者缺一不可。
只要能够把这几点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成为一个合格的终身写作者。
6、怎么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写作不是一件自娱自乐的事情,要清楚怎么样写作才能够吸引住读者,写作的框架固然很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表达手法。
有的人写作就只是喜欢讲故事,有的人就只是喜欢抒发感情,季老先生觉得,写作要是想引起读者的共鸣的话,恐怕还是要叙事和抒情相结合。
季老先生说:“我还有一个偏见,我认为,文章应该以抒情为主,叙事也必须含有抒情的成分”。
就像是作者提到的关于苏轼的赤壁赋,很多人可能在学生时期都曾学习过,里面关于景色的描写很多,更重要的是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这种文章能够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也是成功的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就连作者自己都说,能够把这篇文章完整的背下来。
如果只叙事不抒情的话,文章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们看过史书,史书里面很少会有带有个人色彩的抒情,都是以叙事为主的。
叙事的文章固然能够讲好一个故事,可是却未必能传达给读者想表达的感情。
叙事之所以能够被称作叙事,是因为能够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让人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还记得在看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故事时,项羽在战斗中大胜的时候,残忍的杀害了很多人,可是对于读者来说是没有什么共鸣的,这是一个浅显的概念。
可要是把叙事和抒情结合,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就像是项羽面临四面楚歌的状况之时,和虞姬的那段聊天显得异常的悲壮。
读起来就觉得特别感同身受,仿佛你就是那个人,坐在四面楚歌的刘邦手里,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
抒情和叙事两者相结合的话就能带来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讲故事要是不带感情的话就会觉得很干,只想要抒情的话又会觉得有一些矫揉造作的嫌疑。
在写作中只顾着抒情的话,恐怕这一篇文章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季老先生也说:“写抒情的东西,说得太透,反而会产生浅显之感”。
为什么我们在看一篇好的文章的时候,会发现在抒情之外,作者还会找到一些故事来作为例子,这样能够增加一些可信度。
那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琐事,是看起来最好的例子,这样大家读起来也觉得亲切。
就像是你自己说喜欢一件事情,你总要举出一些例子证明自己确实是喜欢这件事,讲述一些关于你喜欢的这件事有什么故事。
想要写好文章的话,必须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叙事和抒情这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就像是一双筷子少了一根,那也就没有办法继续使用了。
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话,会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正是这种朦胧美才最吸引人,有些话说的太透就没有意思了。
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必要在一个方面太过于注重,这样文章就不能保持一种平衡。
当然也不能为了写好文章,使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要是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在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前提下,还要让自己的语言真实,感情真挚。
往往最普通的话语越能打动人心,自古套路都不能长久,只有真实才能最得人心。
只要能够把这些要素都融合到文章里面去,肯定就会写出一片感情真挚,能引起共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