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②

16、《拾穗小札》,冰心著 作家出版社,1964

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作品内容:作品为冰心解放后到1964年前所作散文作品的汇总。共收录有《走进人民大会堂》、《“你不感到自豪吗?”》等作品51篇。记录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冰心在国内的所见所闻,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对于《拾穗小札》名称的由来,冰心在序中是这么解释的:“在生活里面,尤其在目前的伟大时代里,往往会遇到一些情景:一次的参观访问;一次的看戏听歌;书报刊物上的几句数行;友朋谈话中的三言两语;都会忽然地在你心灵中留下极其生动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记下来也只是小块文章,但是不记下又很可惜。我曾看见孩子们在秋收的田野上,随时俯拾,也还能拾到成筐的麦穗,送到成堆的麦山上去,使它成为丰收中的一部分,这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因作《拾穗小札》,札是札记的意思。我将看到就记,想起就记,我将把我心上眼前的金黄的麦穗,一根一根地捡起,攒到满筐,送进丰收的麦堆里,作为我自己微薄的奉献,是为序。”

17、《平绥沿线旅行记》,郑振铎、冰心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       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作品内容:1969年历史学家顾颉刚回忆道:平绥铁路局局长沈昌,是燕大教授吴文藻的美国留学时间的同学,他要请燕大教授组织一个“察绥旅行团”,他的目的,是要教授们参观之后,每人写一篇文章,介绍当地的古迹,物产,风俗,激起游客的兴趣。本书收集了两位作者的游记随笔,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60多年前的一次文人大旅行,饱蘸深情地介绍了平绥沿线的古迹、物产、风俗及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使读者有幸领略文学大家笔下的塞外风光、逸闻趣事,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一廓。带领我们回到从前,做了一次美妙的文化旅游。

18、《辉煌的北京》,林语堂著—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9月

作者简介: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作品内容:作者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北京为主题的笔记随笔,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纵:叙述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横:展示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市区与郊野;皇室与民众;皇宫、御苑、寺庙、佛塔、雕塑、绘画、书法等等艺术的概观或细节。所有这些,尽可能以照片和地图辅助表达,可谓文图并茂,多姿多彩。

19 、《雅舍谈吃》,梁实秋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

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作品简介:《雅舍谈吃》为梁实秋代表散文“雅舍”系列的精选集。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20、《朗润园随笔》,季羡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作者简介:季羡林

(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作品简介:作品是季羡林先生的随笔集,其中包括自述,一些文化随想及漫谈,从中我们能感受季羡林先生思想的精髓及深厚的文学素养。

21、《牛棚杂忆》,季羡林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年

作品内容: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写的散文随笔,是季羡林老先生回到北京后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22《清华园日记》季羡林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作品简介:《清华园日记》是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日记,是70年前季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是作者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构成了《清华园日记》独特的价值。

23、《病榻笔记》,季羡林著 武汉出版社 2011年

作品简介:《季羡林代表作系列:病榻杂记》收录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住院之后在北京病榻上所撰写的文章,包括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死观、奉献精神、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探讨,展露一个懵懂孩童是如何通过努力蜕变成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学者。这是一曲清新的古筝之音,悠远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24《疑古玄同:钱玄同随笔》钱玄同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作者简介:钱玄同(1887-1939),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著名文学理论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原名钱夏,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疑古,浙江湖州人。1906年赴日本国留学。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从章太炎学习国学,并致力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及说文解字研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作品简介:这本书是钱玄同先生的随笔集,钱玄同是文学革命的旗手,文思敏捷,风趣诙谐,多议论,却少著述。但他明确提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为文学革命对象,并且“催生”了《狂人日记》等作品。这本随笔集中包括了钱玄同先生的随感、杂谈及一些书信、读后感。

25、《俞平伯散文选集》,俞平伯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作者简介: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赴日本考察教育。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后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顾问,中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品简介:作品既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山阴五日记游》、这样的记游散文,又有序跋、杂文散记。俞平伯的散文吸取了古人,特别是明人小品的传统营养,又有新文学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一种新散文。被认为的“涩”味,那种议论、描写、抒情中的耐咀嚼的个性,那种雅致的风格,在新散文中都是独特的。

26、《郭沫若读书》,郭沫若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3年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作品内容:此书收录了郭沫若的书话札记,笔涉书人书事书论。

27、《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简介: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钱钟书先生写于四十年代的随笔、杂记。钱先生曾谦虚地说他的这几篇散文不过是如同中国旧书上的眉批,补的是人生这部大书的空白。本书由杨绛女士编定,上海开明书店一九四一年初版,历时半个世纪再次以单行本形式发行,薄薄的一册,却也是补书架、旅途上的空白。
   这本散文集收录的散文语言幽默,见解独到精辟,行文一气呵成,更是旁征博引,极富哲理。
   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有几篇是发表过的,曾和孙大雨、戴望舒、沈从文、孙毓棠各位先生所主编或筹备的刊物有过关系。

28、《从文家书》,沈从文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年

作品内容:此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从当年作者追求张兆和开始, 到两人终于结为夫妻, 经历新婚远别, 乱世飘零, 期间沈从文写出大量家信, 信中有湘情景致, 有离愁别恨, 无不洋溢着这位作家最真挚的情感。沈从文一生给夫人张兆和写过许多书信,他曾在信中言及他的爱情:“爱情呢,得到一种命运,写信的命运。”这种“写信的命运”从作者追求张兆和开始,到两人终于结为夫妻,经历新婚远别,乱世飘零,政治劫难,一直未曾停止。这份本难以见到的书信,却因种种因缘际会得以成书,为我们展开这位传奇作家最真实的一面。

29、《民国文存:林纾笔记及选评两种》,林纾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
    作品内容:《民国文存:林纾笔记及选评两种》主要是作者平时记下的许多文学典故,如出家的由来、十二生肖的意义溯源等,沿续了中国古代笔记体的常见体式,短小有趣。《刘子政集》将相关文献中的刘向文字辑录加以评述,且将其子刘歆的部分文献作为附录。刘向是著名文献学家,他的观点真实地体现了西汉文献与文化方面的观点,其子刘歆处于西汉与新朝的交替时期,他的文字则体现了此汉新交替时部分文人心态。

 30、《北斗京华:北京生活五十年漫忆》 ,周汝昌著 ,北京:中华书局,2007.6

作者简介:周汝昌,宇玉言,别署“脂雪轩”“解味道人”等。1918年生,天津人。学程艰难坎坷。1935年升入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高中;1940年入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经抗日战争),至1952年燕大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曾任外文系讲师、古典文学编辑、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学者、资深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著述宏富、研讨深广。撰有红学著作15部,其中《红楼梦新证》为第一部,也是代表作。其他学术著作5部,以《杨万里选集》尤为学林推重。文化随笔集四部,《岁华晴影》影响最大。历任全国政协五、六、七、八届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燕京研究院董事。
作品内容:学者、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北京生活了数十年”,对于北京有着魂牵梦萦的情感。“每依北斗望京华”,他写作《北斗京华》,回忆老北京,“是想记录某些文化的痕迹,已经消失的梦寐难忘的中华艺术之大美至奇的古建筑,市衢坊巷,百姓商贾担贩的人情时序,古道淳风。”
    作者在行文当中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师友杂忆,毫不因历史尘封而褪色,鲜活历历如在目前。作者所记均是亲所见闻,故记地如临其境,记人如闻声咳。捧读此书,便犹似置身于老北京的文化氛围当中。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

  • 现当代文学大一笔记整理:求大一上学期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求大一上学期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这个2113要依照讲师的侧重范围来看.一.5261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4102的20年代文学1653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 ...

  • 季羡林:散文的写作经验及作品精选大全 | 收藏

    打开文章收藏学习 季羡林:我是怎样写散文的  |  写作课 季羡林:天下没有无用的材料,如何搜集 季羡林写作经历3篇,大师风范! 季羡林: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说写作:炼字.炼句重要,炼篇尤其 ...

  • 《书话十二家》征稿启事

    为了给各位书话作家提供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琅嬛书院在成功编辑出版<散文十二家>的基础上,再与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书话十二家>,由阿滢.龚令民联袂主编,每辑收录12位书话作家的作 ...

  •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④

    41.<老舍讲北京>,老舍著, 舒乙编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作品简介:在<老舍讲北京>中老舍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春风.初夏.初秋.冬天.春节.端午等和高亮桥.德胜桥 ...

  •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③

    31.<京韵杂述>,崔金生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作者简介:崔金生,北京市人,1937年生于北京.原是旋活手艺人,因受老舍先生影响,操笔为文,从1959年起发表各类作品,现已 ...

  •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①

     1.<燕山夜话>,邓拓著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月 作者简介: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 ...

  • 假如择校是搞对象… | 扛把子的北京师范大学 | 真题 | 报录比

    假如择校是搞对象… | 扛把子的北京师范大学 | 真题 | 报录比

  • 宁犯强人刀,勿惹文人笔!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夫妻恩爱为官清廉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 ...

  • 稻农 | 战 疫(笔记叙史)

    战 疫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经冬复历春, 战疫送瘟神. 试问千秋史: 谁堪与比邻? 一 <后汉书五行志>载: ●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 ●延光四年冬,京都大疫. ●桓 ...

  • 稻农 | 文姬归汉(笔记叙史)

    文姬归汉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乱世萍漂不由人, 转蓬悲愤入胡尘. 惊鸿羞看南飞雁, 谁肯黄金赎此身? <后汉书列女传>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 ...

  • 稻农 | 严子陵 : 山高水长 (笔记叙史)

    严子陵 : 山高水长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不臣天子不友侯, 一簑耕钓一叶秋. 只合云浮人世外, 青山无语水自流.      <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子陵>载:严光字子陵,一名遵 ...

  • 就业篇丨中国语言文学类:自由共道文人笔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马伯庸.刘慈欣.郝景芳.当年明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上班和写作可以互不耽误. 这一期我们开始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主要介绍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史哲中就业相对容易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