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一位百岁老人的戏剧人生
照片上是三位母亲,最年轻的一位是本文作者余元萍,她给这张照片的文字说明是:我妈妈的妈妈,我妈妈,我女儿的妈妈。
余元萍出身于淮剧世家,以下文字,是余元萍对于外婆一生的回顾,质朴平实的文字,记录了一位百岁老人的百年人生。
我外婆从小在船上生活,父母早逝,跟着哥嫂四处漂泊,哥哥很心疼她,所以她有一双释放后的大脚。
17岁那年相亲,男方是淮调创始人之后,名角小生,外婆欣然嫁了。
新婚当晚才发现新郎是相亲人的弟弟,一只眼还看不见,只能演花脸、敲敲锣……
外婆认命,从此留在了岸上。
外婆生了四个孩子,只活下我母亲一人,她们相差19岁。
我外婆能干好强,不惧婆婆强权,自立生活,会一手好针线贴补家用,她做的盘扣、老虎鞋、手缝棉衣堪称一绝。小时候我常常趴在桌边,看她收拾完碗盘后,搬来竹匾,慢条斯理又清爽麻利地密密地缝着针脚,很是安静。
我母亲19岁生下了我大哥,后来又有了二哥、三哥。
身为剧团当家武旦,母亲每每要赶场演出,三个哥哥都交给了外婆带着,以致于大哥一度坚持喊外婆“妈妈”。
当时的家境清寒,有富裕无子人家想抱养三哥,被外婆严辞拒绝。
一直在家主持工作的外婆,送走了外公后,在我母亲退休那年主动让出了锅铲政权,让位给了不善家政的母亲。自己则养养猫、串串门、打打纸牌,那年她70岁。
(外婆75岁时,1989年)
外婆人缘是极好的,卖菜的会专留新鲜的给她,炸油条的记得她要的口感,隔壁奶奶抱怨不合戴的老花镜,她会自己买下来,八十岁时还自信满满地说:要是年轻几岁,我就嫁了!
她批评人言辞犀利,但从来是在甲面前说乙,丙面前说甲,人前给足面子,尽显慈祥。告诫重孙女们找对象要找家里人口少的,不然要刷很多碗,人好看没有用,关键要能挣钱,等等。
她一直有些耳聋,但经常你认为她听不到的她听得见,你觉得她肯定听到的她跟你啊啊啊。九十岁以后她的活动空间只在自己屋里、床上,不时会从房间里传出来悠哉的小唱,只有调没有词。
一百岁,有领导来节日慰问,她应答自如,母亲再次提醒她打招呼,她说:不是打过招呼了嘛。有记者来拍照,她讲究地说:不笑不好看,现在笑也不好看了。
母亲服侍她吃饭,她喜欢吃的就会说:多好吃噢,香!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她不想吃的会说:不饿。
去看她时给她零食,她让你不要乱花钱;我无滋味,偶尔没有带吃食,她会问你:一块小糖都没带啊?
后来,再喂她吃饭要先找个话题打岔才能乘机喂下去,她就一边讲故事一边惯性地吃,讲到和婆婆的斗争会骄傲地胜利地笑起来,讲到养过的小猫小狗非常温柔。
再后来,她拒绝纸尿裤,会一个人悄悄把它撕碎,一床纸屑,握住她双手帮她重新换上,她会用嘴作咬人状,不愿受人摆弄,自己要主导,直到失去力气……
心灵手巧、睿智坚强、豁达慈祥,她都有。
2016年6月16日,她走了,享年103岁,无疾。
这张照片是作为遗照供在家里的。市民政局上门拍摄。外婆很配合地让笑就笑,还说了一句:不是自然笑不好看噢
文中开头提到的淮调创始人,是吴应成。
清末民初,吴应成在两淮地区创办了淮剧吴家班,并以首创淮剧最基本唱腔——淮调一举成名,吴家也成了大户。
2014年6月19日,外婆百岁大寿,五世同堂,一家人非常难得地团聚了,《淮海晚报》予以报道,称之为“淮剧世家”。(文中将女儿错写成了儿媳)
2015年,外婆101岁,《淮海晚报》再度探访老人。
吴应成之后两代人都活跃在淮剧的舞台上。
作者的母亲,作为吴应成的孙女,自幼开始学戏,主攻文武旦。
这是母亲年轻时的照片。
作者余元萍,淮安商界名人,曾长期担任乐天玛特(原时代超市)的总经理。
作者和自己的母亲
作者和自己的女儿
作者和自己的先生
城市一隅,他们享受着清风明月半日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