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称为“绝好的京语教科书”的近代近代小说之内在魅力

五四时期的文学大师胡适曾称《儿女英雄传》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此书是产生于我国近代的一部著名白话长篇小说,又名《儿女英雄传评话》。书中首回言初名《金玉缘》,又曾名《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等,为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书中32回有评论《品花宝鉴》中人物的话;《菽园赘谈》论《品花宝鉴》时,亦有“《儿女英雄传》书随后出”之语,故《儿女英雄传》当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品花宝鉴》刊行之后。书首有雍正甲寅观鉴我斋《序》和乾隆甲寅东海吾了翁《弁言》,显系作者伪托。

书影

本书署燕北闲人著,作者实为著名小说家文康。他姓费莫氏,字铁仙,又字悔庵,号燕北闲人,是满族镶红旗人。他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生卒年未详,为大学士勒保的孙子。文康出身显贵,早年家世盛极一时;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当时,他独居一室,仅有笔墨相伴,因有感于世运变迁、人情反复,便以警教式的理想化的笔触,撰成本书。

此小说原书53回,今存40回,又有说41回。作者自称小说是传写康熙末年、雍正初年“京都一桩公案”。小说男女主人公是作者心目中的儿女英雄,即忠臣孝子。男主人公安骥,字龙媒,汉军世族旧家子弟。因其父安学海为上司所陷,他千里救父,夜宿能仁寺遇难,幸得侠女十三妹相救。又由十三妹作主,与同时被救出的村女张金凤结成姻缘。之后,何便隐遁避世。安父为报十三妹之恩,挂冠辞官,四处找寻,终于澄清十三妹的身世之谜。十三妹即何玉凤,原为将门之女,自幼练得一身好武艺,勇于为民除害、助人为乐,还在能仁寺救下数人,当红娘为安骥牵红线,借银子给他去救父亲,借自己的弹弓护他过牯牛山。何玉凤是在要报仇中做了许多好事,得到了世人的称赞,再后来她得知自己的仇人纪献唐已经被朝廷处死,母亲也已去世,便觉了无牵挂,决定出家。但被众人劝阻,并在众人的说服之下,也嫁给了安骥。此后的何玉凤,一反十三妹的侠义面目,不但善于理家敛财,又热衷功名,极力讽劝丈夫“奋志成名,力求上进”,以作忠臣。安骥由于鬼使神祐,连中举人、进士,此后官运亨通,“办了些疑难大案,政声载道,位极人臣”,“金、玉姐妹各生一子,安老夫妻寿登期颐,子贵孙荣”(第40回)。何玉凤在报仇中作了一番英雄事业,又在这番英雄事业中透出了儿女情长,被作者视为真正的“儿女英雄”。

鲁迅

文康与曹雪芹的人生境况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他没有曹氏那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超拔凡俗的审美情思,只是一个皈依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的世俗之人,写作此书,实是要在精神幻想中圆一个补天的梦。鲁迅曾评:"荣华已落,怆然有怀,命笔留辞,其情况盖与曹雪芹颇类。惟彼为写实,为自叙;此为理想,为叙他。"(《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七篇)本书作者攻击《水浒传》起义英雄“好勇斗狠”,歪曲《红楼梦》为“谈空谈色,半是宣淫”。他提出的“儿女英雄”的标准是,英雄与儿女不可分,忠臣孝子才是英雄,他们对君、对父的忠孝之情才是儿女至情,“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有了儿女真情,才作得出英雄事业”。他“作一场儿女英雄公案,成一篇人情天理文章,点缀太平盛世”(首回“缘起”)。作者根据这种封建伦理道德而敷演成的一部“儿女英雄”传记,并杜撰了“一夫二妻,荣华富贵”的最终结局,表现出对封建制度寄予的热切幻想。但是,小说也能以广泛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丑恶现实,揭露封建官场政治的黑暗;展示出晚清时代科举、礼仪及市井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情状,再现出晚清京畿地区与满族生活的特有场景,亦使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剧照

书中塑造得最成功,最有艺术生命力的形象是十三妹何玉凤,小说前半部着力刻画十三妹救困扶危,疾恶如仇,轻财重义,智勇兼全的侠女性格,尤其是在救难能仁寺一节,不仅把小说的情节发展推向高潮,而且一位可亲、可爱、可敬的侠女形象,也生动地跃然纸上。她由一腔不平之气激成一副游戏三昧的性情,既蔑视权臣、目无王法,又心高气傲、豪爽天真、语带锋利与谐趣,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著名的侠女形象典型,即使与《水浒传》等名著中的典型人物相比较,也毫不逊色。但小说后半部更着重写她在安学海的熏陶濡染之下,成为一个行动规矩的贵妇人,她的侠义性格向着侠女的对立面转化,造成其使性格前后的明显割裂。作者倾注全部热情塑造了一位自己心目中的完人--安学海,老练干达,忠厚待人;且清廉自束,性格中有着可爱之处,可是他的一言一行均以:忠,孝,节,义"为准绳,使人反觉俗厌。其他如邓九公,张金凤,舅太太等,虽仍不免如上的瑕疵,但都声容毕肖,栩栩如生,也自有个性,各具丰采。

本小说采用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如同对读者当面娓娓而谈,还不时地忙中偷闲从旁插话,点明筋节,或则插科打诨,妙趣横生,深得评话艺术之阃奥。小说结构的翻新出奇,亦为一时所仅见。曼殊称誉此书前半部,结构"佳绝"。作家善用伏笔,巧设悬念,悦来店、能仁寺数回,小说主人公十三妹的行动云遮雾罩,藏头露尾,作了如许一番惊天动地的事,却似"神龙破壁腾空去,夭矫云中没处寻"(第十回),直到第十九回方才道破她的真名实姓,全然打破了开门见山、平铺直叙的套数。但作者追求琐屑的细节描写,也使小说结构显得冗长、松散。

胡适

《儿女英雄传》开创了地道的京味,是京味小说的滥觞。作者不论叙事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都写得鲜活,于俗白中见风趣,俏皮中传神韵。五四时期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评: “他的特别的长处在于言语的生动,漂亮,俏皮,诙谐有风趣。这部书的内容是很浅薄的,思想是很迂腐的,然而生动的语言与诙谐的风趣居然能使一般的读者感觉愉快,忘了那浅薄的内容与迂腐的思想。旗人最会说话,前有《红楼梦》,后有《儿女英雄传》,都是绝好的记录,都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不但记叙的部份如此,这书里的谈话的漂亮生动,也是别的小说不容易做到的, 小说里最难的部份是书中人物的谈话口气。……总之,《儿女英雄传》的最大长处在于说话的生动与风趣。”文内语言精彩之处甚多,如以下一段:“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便向老爷说道:“老爷见的自然不错,就这样定规了罢。但是老爷前日不是说带了华忠去的么?如今既是这样说定了,把华忠给玉格留下。那个老头子也勤谨,也嘴碎,跟着他里里外外的,又放一点儿心。”老爷连说:“有理。我要带了华忠同去,原为他张罗张罗我的洗洗汕汕这些零星事情,看个屋子;如今把他留下,就该派戴勤去也使得。戴勤手里的事有宋官儿也照过来了。”此外,作品中出现大量京畿地区的方言,如“怎吗儿”( 不中听),“夜里个”( 昨天)、“小行子”( 小家伙,东西,是对人的贱称)“一起子”( 一批、一伙)、“撇了酥”( 哭泣、流泪)、“不当家花拉的”( 罪过)、“不咱”( 要不)、“掉歪”( 甩心眼、闹别扭)、“砢碜”( 使人没面子、难堪”)、“决撒”——( 出岔)、“迷了攒儿”( 不知所措)等等。其中有不少词汇, 至今仍在其地被广泛使用。

书影

《儿女英雄传》现存最早刻本为清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此后翻刻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出版多种。《续儿女英雄传》32回,有光绪二十四年北京宏文书局印本。无名氏序称:“先有续书甚俗,应书肆之请而作此。”光绪三十三年上海铄石书局石印本,称作者为赵子衡。主要是写安骥在山东开科,选拔人材;“除暴安民”,镇抚“聚众抗官”之反抗者;十三妹破“贼”立功。

附:目录

缘起首回 开宗明义闲评儿女英雄 引古证今演说人情天理

第一回 隐西山闭门课骥子 捷南宫垂老占龙头

第二回 沐皇恩特授河工令 忤大宪冤陷县监牢

第三回 三千里孝子走风尘 一封书义仆托幼主

第四回 伤天害理预泄机谋 末路穷途幸逢侠女

第五回 小侠女重义更原情 怯书生避难翻遭祸

第六回 雷轰电掣弹毙凶僧 冷月昏灯刀歼余寇

第七回 探地穴辛勤怜弱女 摘鬼脸谈笑馘淫娃

第八回 十三妹故露尾藏头 一双人偏寻根觅究

第九回 怜同病解橐赠黄金 识良缘横刀联嘉偶

第十回 玩新词匆忙失宝砚 防暴客谆切付雕弓

第十一回 糊县官糊涂销巨案 安公子安稳上长淮

第十二回 安大令骨肉叙天伦 佟孺人姑媳祝侠女

第十三回 敦古谊集腋报师门 感旧情挂冠寻孤女

第十四回 红柳树空访褚壮士 青云堡巧遇华苍头

第十五回 酒合欢义结邓九公 话投机演说十三妹

第十六回 莽撞人低首求筹画 连环计深心作笔谈

第十七回 隐名姓巧扮作西宾 借雕弓设局赚侠女

第十八回 假西宾高谈纪府案 真孝女快慰两亲灵

第十九回 恩怨了了慷慨捐生 变幻重重从容救死

第二十回 何玉凤毁妆全孝道 安龙媒持服报恩情

第二十一回 回心向善买犊卖刀 隐语双关借弓留砚

第二十二回 晤双亲劳心惊噩梦 完大事矢志却尘缘

第二十三回 返故乡宛转依慈母 圆好事娇嗔试玉郎

第二十四回 认蒲团幻境拜亲祠 破冰斧正言传月老

第二十五回 何小姐证明守宫砂 安老翁讽诵《列女传》

第二十六回 灿舌如花立消侠气 慧心相印顿悟良缘

第二十七回 践前言助奁伸情谊 复故态怯嫁作娇痴

第二十八回 画堂花烛顷刻生春 宝砚雕弓完成大礼

第二十九回 证同心姊妹谈衷曲 酬素愿翁媪赴华筵

第三十回 开菊宴双美激新郎 聆兰言一心攻旧业

第三十一回 新娘子悄惊鼠窃魂 戆老翁醉索鱼鳞瓦

第三十二回 邓九公关心身后名 褚大娘得意离筵酒

第三十三回 申庭训喜克绍书香 话农功请同操家政

第三十四回 屏纨绔稳步试云程 破寂寥闲心谈月夜

第三十五回 何老人示棘闱异兆 安公子占桂苑先声

第三十六回 满路春风探花及第 一樽佳酿酾酒酬师

第三十七回 志过铭嫌隙成佳话 合欢酒婢子代夫人

第三十八回 小学士俨为天下师 老封翁蓦遇穷途客

第三十九回 包容量一诺义周贫 矍铄翁九秩双生子

第四十回 虚吃惊远奏《阳关曲》 真幸事稳抱小星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