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和机能的统一性,相互促进制约,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分布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发挥濡养作用,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同时脏腑机能活动又促进和维持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贮藏和代谢。

形神一体观:指形(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与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结合与统一。形与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人是“三宝”:精气神。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

精是构成人之形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化气,生神的物质基础;精藏于脏腑之中而不妄泄,受气和神的调控。

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是化生神的基本物质,气充则神旺,气能生神;气的生成和运行,又赖于神的调控,神能驭气。

(2)病理变化的整体性

人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因而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在分析形体官窍的病变时,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协调统一,密切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分析某一脏腑的病机时,既要考虑本脏病变对它脏的影响,也要注意到它脏病变对本脏的影响。

人是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3)诊断防治的整体性

在诊断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防治疾病时,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全身各局部的调节,使之恢复常态。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在养生方面,既要顺应自然,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劳逸适度,外避病邪以养其形,使形键而神旺;又要恬淡虚无,怡畅情志以养神,使神清而形健。

在康复治疗时,因躯体病变引起精神病变时,当以治疗躯体疾病(治形)为先;因精神情志伤害引致躯体疾病,当先调理精神的失调(治神)。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一年间气候变化的规律一般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自然界的生物顺应这种规律,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变化过程,人体生理也随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

昼夜时辰与人体生理:白天人体的阳气多趋于体表,脏腑的机能活动比较活跃;夜间人体的阳气多趋于里,人就需要休息和睡眠。

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北方多燥寒,人体多腠理致密,体型壮实;南方多湿热,人体多腠理疏松,体型清瘦;长期居住某地的人迁居异地,常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但会逐渐适应。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动荡的社会环境,纠结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压抑紧张焦虑,从而影响身心功能,危害身心健康。

政治经济地位过高,养尊处优,易使人饺子纵欲;政治经济地位低下,易使人自卑颓丧。久之,可影响人体脏腑机能和气血运行。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关系

(1)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一个结论名称。如感冒。

(2)证:是对现阶段病理原因的概括。如肝阳上亢。

(3)症:就是疾病症状和体征的一种表现。如恶寒发热。

症是证的感觉表现,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病就是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串并叠合起来的全过程。病由不同的证组成,而同一证可以是不同的病。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1)辩证: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闻问切)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A,辨病因: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辨症求因

B,辨病位:分析判别以确定疾病的部位。表里

C,辨病性:确定疾病的寒热虚实之性。

D,辨病势: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2)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A,因证立法:依据证而确立治则治法。

B,随法选方:依据治则治法选择相应的处方。

C,据方施治: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施。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同一种病,反映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不同。同病异证。

(2)异病同治:不同的病,表现相同的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异病同治。

证同治奕同,证异治奕异。

4,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以辨病为先,以辩证为主。

关注我,从头学中医,享健康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