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续命汤不能治中风吗?!
金匮要略方
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 9味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䓖一两,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出血者,及老人小儿。
关于本方含义,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从大青龙汤变化而来,发汗解表,清热养血活血为主。干姜预防伤阳,人参预防发汗伤阴。而且也是扶正药。
临床我见瘀血重再加鸡血藤丹参这些也行,不必拘泥一成不变。有痰再加半夏竹沥瓜蒌都是可行的。
中风一证,从病因学来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故《金匮》、《千金》、《外台》等均主续命汤为治。
金元以后突出以“内风”为主,为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点,如刘、李、朱三子,一主“心火暴甚”,一主“正气自虚”,一主“湿痰生热”。至明代王履提出应分“真中”“类中”,张景岳更倡导“非风”之说。应该注意刘、李、朱三子,虽给有所主,但仍不敢轻率否定续命汤治中风的实践,所以倡导“非风”的张景岳为了证明自己的立说正确,批评他们说“独怪乎三子者,既于中风门皆言此病非风,而何于本门皆首列小续命汤?”
自此,续命汤便逐渐退出治中风的行列。清末民初的三张: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更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认为本病是气血上逆,直冲犯脑,肝阳暴涨。近代几乎视续命法治中风为大忌,张山雷在《中风斟诠》中极力抨击续命等方,并抨击喻嘉言、陈修园仍然引用此方“论者新奇,病者无命”。
王旭高也加入批评行列他说:古人以小续命加减治一切中风,余每疑焉。。。。余生长东南,未见西北之病,读书至中风一篇,每不满意于古人焉。
近代冉雪峰更谓以风药治中风“数千年来暗如长夜,不知枉杀多人,”(见《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当代经方派大师胡希恕也说:“严重贫血的情况,这种人得感冒,这个方子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可用,否则这个方子是不能用的,尤其不能治中风。所以这个地方我认为都是有问题的,咱们现在对中风病这个方子千万慎用。”
以上这是反对本方治疗中风医家,其实历史之上,也有不少医家对本方肯定的。仲景之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更多续命汤。如:《千金要方)第八卷“诸风”篇中,如小续命汤、千金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大续命汤等,可见唐代类方续命应用还是极为广泛 ,行之有效,所以被孙思邈记录下来。而且孙思邈中风,自己服用过续命煮散,在介绍本方最后提到“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 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关于风痱:清代《证治汇补》引(内经)大法有四.曰偏枯.半身不遂也.曰风痱.四肢不举也.也是收录本方,总结时候云:古法中风.中血脉.用大秦艽汤.中腑.用小续命汤.可见并不限于风痱,中风也用。
我们再看古代医家运用小续命汤验案如:《续名医类案》记载案
乡里有人,忽觉心腹中热甚,急投药铺,说其状。铺家以为此中风之候,与治风药,而风不作。予中心藏之,至夷陵,见一太守,夏中忽患热甚,不免以水洒设簟,卧其上,令人扇之。次日忽中风,数日而殂,人皆咎其卧水簟上而用扇也。暨到澧阳,见一老妇人,夏中亦患热,夜出卧厅上,次日中风,偶其子预合得小续命汤服之愈。乃知中风由心腹中多大热,而后作也。
徐大椿医案运使王公叙揆,自长芦罢官归里,每向余言,手足麻木而痰多。余谓公体本丰腴,又善饮啖,痰流经脉,宜撙节为妙。一日忽昏厥遗尿,口噤手拳,痰声如锯,皆属危证。医者进参、附、熟地等药,煎成未服。余诊其脉,洪大有力,面赤气粗,此乃痰火充实,诸窍皆闭,服参附立毙矣。以小续命汤去桂附,加生军一钱,为末,假称他药纳之,恐旁人之疑骇也。戚党莫不哗然,太夫人素信余,力主服余药。三剂而有声,五剂而能言,然后以消痰养血之药调之,一月后步履如初。
经方大家江尔逊指出,风痱又是不同于中风,临床以:肢瘫痪为特征,(或偏难或全瘫)而身无疼痛,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微意识障得。)临床多见急性脊髓损伤,脊髓瘤引发四肢瘫痪等疾病。
近代朱进忠老师也有小续命汤医案如下:病例:刘×,男,65岁,农民。雪夜披衣开门时,突然左侧偏瘫摔倒在地,前医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0日无效。邀家兄前往。审其脉浮紧,舌苔薄白,神识清楚。诊为风寒客于半身之腧。以续命汤加减1剂证减,10剂诸证消失而愈。
本人也曾经治疗一例下肢麻木无力用小续命汤奏效。
王某男62岁。2016年11月24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麻木无力。
双下肢麻木十余天,严重时候甚至无力,白日阵发性为主,无汗,口干,舌淡红苔白,脉弦滑。血压150/80
辨证:风邪入络,经脉不通,则麻木,甚则无力。
续命汤加减:
麻黄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干姜6克,杏仁10克,石膏4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
二诊
服药上方麻木无力减轻三分之二,再加地龙杜仲寄生增强补肝肾通络之力。口干减轻减少石膏至30克。续进五剂以观后效!
三诊
下肢麻木好转,这五天麻木两次,药后有些心悸,血压不降,改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细辛6克,防风10克,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牛膝15克,钩藤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炙甘草6克,
五剂日一剂。
按:麻黄副作用就是心悸,患者出现心悸已经不适合续命汤,因此改大秦艽汤仍然从养血活血祛风通络入手。
也曾治疗中风也有效果。有兴趣点击下边链接二十年脑血栓后遗症我当”感冒“治?!
黄仕沛老师医案
急性胸颈段神经根炎 何某,男,65岁,2008年4月18日,其妻来诉,两月前始觉肢麻、头倾、乏力,在本院门诊就诊,疑为中风。后入住我市某三甲医院,疑为“重症肌无力”,后不能自主呼吸,转入ICU,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已第45天。考虑:急性胸、颈段神经根炎,累及呼吸肌。主管医生交代,西医对此只能对症治疗靠呼吸机维持,别无他法,经人介绍其妻遂邀吾往诊。 患者神色尚清,痰多,舌尖稍红,脉洪大。
姑以《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加黄芪。 方药:黄芪120克 麻黄15克(先煎) 北杏15克 川芎9克 当归24克干姜6克 高丽参15克(炖、另兑)肉桂6克 生石膏90克(布包煎)甘草15克
4月25日,已服七剂,脉稍和缓,原方麻黄增至20克,再加细辛15克,嘱两味必须先煎半小时。
4月28日,白天已不用呼吸机,脉象滑稍缓,微汗出,肤稍冷。麻黄减为15克。夭四剂。
4月29日晚停用呼吸机。
5月2日,全停呼吸机已3天,情况稳定,舌尖边略红,苔薄白,脉滑痰多,无胸翳短气。嘱病人可试坐。
5月6日,转神经内科,唯该科主管医生不同意外来中药,病家不敢有违医院制度,遂停中药。
5月11日,往神经科探视之。观其双目欠神,似有倦意,询之并无胸闷,呼吸急促等。当晚11时许家属来电,谓病情急转直下,主管医生要求气管切开再上呼吸机,并谓此病不治,今后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家属不同意。
5月15日傍晚五时,家属来电,病人已转入昏迷状态。患者于5月17日死亡。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反对医家,不过没有见识过,只是臆测而已,事实胜于雄辩,临床有效就是试金石。小续命汤不仅治疗风痱,中风也行,而且对症效果非凡。当然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这些绝对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