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首经典的哲理诗,每一句都有大智慧,讲述了很多大道理!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时年46岁的白居易被贬江州(江西九江),由于白居易议论了宰相武元衡被刺一事,认为他越权议事,这在古代是很严重。白居易到了江州之后,文风很明显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思想变化了,以至于作品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最明显的一首作品就《琵琶行》,在这首诗中,他用极为深情的笔触歌颂了一位很卑贱的歌女。
歌女是没有任何的社会地位,属于是下九流,可是白居易却是把自己放在了同等的位置,其中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最能够体现出白居易悲天悯人的情怀,可见白居易在江州很明显在思想上获得了升华,而这两句诗也是脍炙人口,成为了全诗中最经典的两句,即使是没有读过原文,也一定听别人说过;我们都是同样的人,同样是受苦之人,今日相逢何必要去问过去是否相识。
江州的生活很不如意,对于白居易来说,那是人生的低谷,毕竟此前他一直很顺,从少年时代就是耀眼的明星,后来通过科举考试,开始在唐朝的政坛和文坛大放异彩。可是自从被贬江州后,他开始反思,写下的作品不仅抒情,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譬如另一首《大林寺桃花》,同样是一首经典名篇。
《大林寺桃花》
唐朝: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绝句,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景色,歌颂的是一树晚开的桃花。其实读这样的作品,一定要结合诗人身世,还有时代背景。而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当时白居易正好被贬江州,人生陷入了困境。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其实是讲述了很多的道理,告诉了世人他寻找到了新的活法。
被贬的人其实在外地,并没有多少的权利,所设置的官职是司马,说白了就是一个闲职,可有可无。正是由于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白居易经常去外地游玩,有一天到了山中的一座寺庙,原本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可是山中的桃花,却是还在尽情地绽放,开出来的花更加艳丽。为此诗人有感而发,在这首诗中,不仅写出了桃花的独有的个性,同时也通过对于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
每年到了四月之后,所有的花都开始在春风中凋谢,没有了花可赏,但是在深山的寺庙旁边,却是有一树桃花正在春风中绽放,开出来的花虽然并不是很显眼,可是这里的花才刚刚绽放。在开篇的两句中,白居易先是从眼前的景色入笔,然后层层推进,以此来描写所见之物,写得不仅细腻,同时也很传神。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最后这两句可谓是情景交融,与前面的两句遥相呼应,融入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悟;我经常为了寻觅春天而苦恼,难以寻觅春色,原来没有想到春天转入了这山中,这里的桃花才刚刚绽放。这两句其实是另有所指,诗人无非是就告诉了别人,自己尽管被贬到了江州,可是他的生命获得了重生,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活法。
白居易是属于那种天才,还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名篇《赋得古原送别》,成为了无数读书人的偶像。而在后期被贬的生活中,他又重新思考人生,所以在这首《大林寺桃花》一诗中,他并不仅仅只是描写了一树桃花,而是通过对于桃花的描写,以此来歌颂顽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