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脉星探”功能上线啦!解锁AI预测新技能
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无人驾驶、NLP,各种名词不绝于耳。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人工智能浪潮中,诞生了智能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AI预测。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AMiner也开发了一项“学者星探”预测功能。通过比对、分析多项学术评价指标,可以预测某位学者晋升院士、杰青、优青,当选IEEE Fellow、ACM Fellow的概率。
想知道你/我/他最有可能获得哪个奖项,概率是多少?
想知道你有没有跟对导师,他是否未来可期?
我们系统覆盖1.3亿学者, 你想找的人,想测的奖项,我们早就锁定了!
话不多说,先试为证!
预测入口
gct.aminer.cn/predict
扫以下二维码,也能进入预测通道哦!
1. 打开测试地址,输入学者名称
2. 系统会给出所有同名学者,需手动选择指定学者
AMiner数据库中收录有1.3亿位学者信息,作为一个海量数据库,你可以找到任意一位专家学者的信息。同时,囿于重名等因素影响,需要你手动甄别真正要预测的那位专家。
3. 查看预测结果
系统将反馈一份预测结果,告诉你该学者最有可能获得的奖项是什么,获得该奖项的几率是多少。作为参考信息,会同时展示该学者的已有获奖情况,以及论文数、活跃度等各项学术指数。
4. 长按保存,分享给好友
那么,预测结果是怎么来的?
科研小脉统计了1.3亿位学者的论文(#paper)、H指数(h-index)、引用数(#citation)、活跃度(activity)、社交性(sociability),以及过往荣获院士、杰青、优青、IEEE Fellow、ACM Fellow等头衔的情况,使用其多种相关学术评价指标作为特征,并对各项指标逐一分析、比对,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挖掘内在规律,进而预测学者获得某项荣誉的几率。
在这些数据比对中,科研小脉尽可能多地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干扰。
如年龄限制。纵观中国的各类人才计划和项目,有一个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人才计划和项目对年龄都有着严格限制,例如国家杰青获得者要求申请者不能超过45岁,国家优青申请者要求不能超过38岁(女性不能超过40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人不能超过60岁等等。
科研小脉将年龄信息统计在内,以达到更客观的预测结果。
tips:因为年龄这个话题比较隐私,所以小脉对学者年龄做了适当推断。这就使部分获奖预测结果中,可能出现一些“美丽的误会”。如有此种情况发生,请留言或私信学术君进行反馈!
不过这个系统不仅仅是好玩这么简单,通过分析数据,科研小脉能够对学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学者也能够对自己的长短板进行更好的了解,助力一下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