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影的语言表达思想,用思考的力量逼近真相。大家好,这里是羊梨拆书之《被讨厌的勇气》系列节目第十七集。
昨天我在读书的时候老被邻居家发出的噪声打断,我仔细一听,听出来噪声的声源是一对母子。当妈的是歇斯底里的骂,做娃的是声嘶力竭的哭,这一骂一哭,差不多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读书的兴头当然是被打断了,不过却让我想起了一个遥远的话头。在我们这个《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系列节目的第三集里,讲到了最近这几年很多很多人痛苦反思、口诛笔伐的原生家庭问题。听到邻居家这当妈的这么骂孩子,这不妥妥就是讲原生家庭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但当时呢,我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原生家庭这件事,讲的是自己当下的不顺,不该由原生家庭来背锅。而对于原生家庭本身的问题成因,以及当原生家庭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该如何修复,因为与当时的主题无关,没有讲到,很是意犹未尽。于是,拜邻居家的哭声所赐,这集节目,我们就捡起原生家庭这个话头,来好好剖析这个问题。
“原生家庭”这个词,跟其他网络上的流行语一样,都是最近几年才被大家广泛认知和讨论。这个概念的大行其道,是因为它完美地契合了占据网络舆论话语权的这一代人的心理需求:你现在过得如何如何的不顺,原因是在于你的原生家庭有怎样怎样的不好。不是你这个人有问题,是原生家庭有问题,于是“原生家庭”和不掌握网络话语权的父母那辈人就成了背锅侠。我们在第三集里讲到,阿德勒否定这一点,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是先有了想要为自己现在的问题找一个背锅侠的目的,才回忆起了对应的原生家庭中的种种案例来作为论据。然后,现在过得无论好还是不好,未来过得顺还是不顺,决定因素都不是原生家庭,而是你自己。认识了这一点,敢于直面现实,扛起自己的责任,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客观的看待原生家庭这个问题。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也不过是普通的成年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爱心也有私心。父母的这种不完美,也会反映在养育孩子和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比如,同样遇上孩子不听话,有时候能够耐心地劝和哄,有时候就会因为压力过大情绪不好,忍不住对孩子不耐烦,甚至吼孩子,就比如能让孩子哭得余音绕梁半晌不绝的我那位邻居。放大到整个人群中,特别特别伟大、优秀、无私的父母是小概率的,真正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是小概率的,绝大部分父母处于中间态。处在中间状态的父母,有特别伟大无条件爱孩子的高光时刻,但大部分时候,爱中往往会夹杂着个人情绪、私欲,伴随着争执和摩擦。孩子对父母同理,对父母完全没有要求的孩子,也很少,要不然就不会有“六个钱包”这一说了。理解了父母也有自私的一面,理解了这是人性的常态,就更能平和的看待跟父母的关系,也能把自己从“不被爱”的剧情中解放出来。很多时候,孩子抱怨的原生家庭问题,实质是性格问题导致的摩擦冲突,或者吵架时话赶话导致的一些极端咒骂的言语被刻进了少年时的核心记忆,以及,尤其是,预期与现实的差距。文艺作品中经常会拔高父母之爱,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所以在自己父母做不到那么无私、伟大、优秀的时候,会感到失落,会认为是原生家庭有问题。实质上,正是因为那种父母过于伟大、无私和优秀,在日常生活中太稀少,所以才会成为影视作品讴歌的对象。我们之前有一期视频讲到过一个人生的幸福烦恼公式,现在的幸福程度,取决于现实减去预期,如果是正数就会感到幸福,如果是负数就会感到不幸福。如果对于父母的期待是无条件的爱自己支持自己,那么绝大部分父母都不可能在所有情境下都做到这一点,你顺他们意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爱你支持你;当你违背他们心愿时,他们对你的爱与支持,难免就会打折扣,这并不是自私,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对于父母的期待是当年在对你进行育儿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点儿错都不犯、完美地避开所有坑,那么同样,绝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他们可能会在你的弟弟妹妹面前表现得偏心、可能会拿你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可能会经常批评你打击你甚至偶尔体罚,可能会把自己完不成的梦想强加于你,可能会武断干涉你的兴趣爱好,可能会把你美好的早恋种子扼杀于萌芽……如今网上口诛笔伐的各种育儿和家教过失,他们可能都犯过,但这是那代人的正常状态平均水平。当时的思想资源、认知水平、当时绝大部分父母的见识和文化程度,都不过如此。只要他们没有经常地虐待你,没有故意危及你的健康安全成长,没有跌破为人父母的下限,那么他们,就仍然处于为人父母的中间状态。你不能拿现在你懂得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庭教育的道理,穿越回二三十年前,看到你父母的育儿水平破绽百出就深恶痛绝,一遍遍地灵魂拷问,为什么我的父母就不能未卜先知早点懂得这些道理?为什么父母不努力不优秀让我输在起跑线多走了那么多弯路?为什么我会生在这么糟糕的原生家庭?等等等等。况且,现在的年轻父母笃信的一些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知识,就一定正确吗?我在从前写过的一篇反对婴儿睡眠训练的文章里提到过,仅仅在不过十年之前,号称从国外引进的对婴儿的哭声免疫训练法都还是当时国内互联网上最流行、最“科学”的育儿妙招,可没过几年,人们就发现这种所谓的科学育儿妙招,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被国外淘汰掉了,当初对此一知半解的育儿博主们贩卖的,不过是人家的早已过期变质的理论。可是,在那几年里错误采用这些育儿方法的年轻父母们,与二三十年前他们那些迷信各种传统育儿偏方的父母和祖父母们又有多大的本质区别?不都是好心办坏事儿吗?到二三十年以后,当他们的孩子掌握了网络话语权之时,这些曾经自以为掌握了科学育儿方法的年轻父母一代,是不是也要被妖魔化为糟糕的原生家庭里的“父母皆祸害”呢?我不否认世上有那种极端恶劣的父母,但绝大部分人的父母,不是那样。他们有人性的弱点,他们可能能力见识平平,在社会中显得那么平凡渺小不起眼,他们可能对你确实做了一些不够正确妥当的事情,他们可能对你在社会上的打拼也很难提供多少实质支持。但只要他们的本心是好的,没有逾越为人父母的底线,他们就仍然是正常的父母,是你的血亲。他们从前的不完美的育儿教养行为,可能确实对你的过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是伤害,但那些,都翻篇了。今后的人生是你自己做主,跟他们过去做过什么,已经无关。更况且,他们至少尽到了做父母的基础责任,让你安全健康地存活下来,长大成人。别的不说,就单凭这一点功劳,就足以与很多很多错误过失至少功过持平了吧?理解了这些就会发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怨念,是人为放大了。如果你真的懂得了人生中的幸福烦恼公式,你就会把对父母的期望值调低,回归到它应有的水平,像理解一个普通的正常人那样理解他们,那么你对于从前的很多不满怨言,就会得到减轻,就不会再笼统地用“原生家庭”这样一个流行词汇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很多很多所谓原生家庭问题的真相。认清了这个真相,再结合我们前几集节目里一直在讲到的课题分离理论,我们就有能力来修复那些已经受损的原生家庭关系。《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的哲人,自幼就与他的父亲关系不好,感情一直很淡漠,也不怎么交谈,形同冷战。小时候一次次被父亲殴打的经历,成了哲人很多年里都挥之不去的精神创伤,直到哲人邂逅了阿德勒心理学。用阿德勒的学说看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主观意识里不想和父亲搞好关系,所以不断搬出童年时被打的记忆来”。对此前的哲人而言,不修复与父亲的关系,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哲人就可以把人生的不顺都归咎于他那个不像话的父亲。而且,自己过得越糟糕,对父亲的报复也就越强烈,沉浸在这样的念头里甚至还能产生复仇的快感。正是阿德勒心理学,让哲人从上面的念头里猛然醒悟,认识到了,主导人际关系的主动权是在自己手里的,只要自己改变了目的,一切都将改变。这个时候,就用上了我们此前几集节目里一直讲到的课题分离。在当下这么个时间节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从当下的这一秒开始,将来怎么来看待和处理与父亲的关系,要不要主动结束与父亲的冷战,这都是自己的课题。那当自己迈出破冰的一步以后,父亲会怎么回应呢?会不会还是冷若冰霜?这些属于父亲的课题,需要分离掉。也就是说,主动修复关系的目的,不是为了感化对方,甚至不是一定要追求关系的修复这个结果,做这件事只是因为,在你内心深处,努力将与血亲之间的关系破冰修复这件事是对的,是值得去尝试的。还记得我们在第十二集节目里对课题分离的一句话诠释吗?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是的,父亲会不会回应自己做出的修复关系的努力,这是岂能尽如人意;但至少,自己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迈出去了这一步,这就是但求无愧我心。在哲人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们父子俩终于实现和解。书中哲人的这个故事,非常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绝大部分的伤痕累累的原生家庭关系,都可以借鉴哲人的心态来尝试迈出积极的一步。事实上,不仅仅是修复原生家庭的关系。很多很多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乃至人生中的问题,都可以从阿德勒心理学中受到宝贵的启发。欢迎大家与我们继续同行,享受这段非常有意义的拆书的思想之旅,我们下集见!
本期为《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系列节目第十七集,前面的节目请点击:
第一集:为什么说《被讨厌的勇气》值得一读
第二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第三集:这个锅,“原生家庭”不背
第四集:关于情绪管理,这本书讲得真叫一个稳准狠
第五集:改变自己,首先需要一份战胜“叶公好龙”的勇气
第六集:自卑的真相
第七集:走出自卑情结的四种心理自救术
第八集:注重竞争的人生观,错在哪里?
第九集:为什么网上的论战往往会发展成骂战?
第十集:要不要看另一半手机?阿德勒心理学如是说
第十一集:讨好型人格的真相
第十二集:阿德勒课题分离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十三集:家长不催孩子不写,作业焦虑果真无解?!
第十四集:二论作业焦虑:指责孩子拖拉前,先检查这一点
第十五集:三论作业焦虑:孩子的作业,你看懂了吗?
第十六集:阿德勒心理学虽好,但小心用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