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王德威·田晓菲·包弼德(在哈佛听课之二)
三、王德威:From history to fiction/
从历史到小说
David Der-wei Wang
这门课的上课时间在周一下午一点到三点,授课地点也在哈佛燕京学社一楼一间较大的教室里,选王德威教授课的学生很多,旁听的人也很多,下来大概有30人左右。王教授头发已经有点花白,眼睛十分有神,而且他的眼睛好像每时每刻都含着微笑,看上去非常和善。他喜欢穿藏蓝色的西服,有时候打领带,显得内敛而儒雅。
王教授做过这么多年老师了,但每次上课时都精神抖擞,认真准备,充分投入,像初次登台的老师一样激情昂扬,而且好像每次上课都略微有点紧张,也许是对自己专业的敬畏吧,让他每次课都会恰到好处地紧张,也正因为这种恰到好处的紧张,才可以把每次课都像演讲一样讲得紧凑、精彩而完满。
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上课和演讲的时候紧张一点是有好处的,你的认真严肃和投入感会提升课堂庄严的气氛。上这样的课学生也会被你打动,你会自觉不自觉地感染学生,让他们和你同样进入一种高度的再创造的情景中去。
王教授的这种上课的方式,虽然少了一些挥洒自如、纵横捭阖、指点方遒的霸气,但却使得课堂很严谨、富有逻辑性,井井有条,富有启发性。他控制课堂控制得恰到好处,每次快到下课时,都能把所有的问题刚刚讲完,而且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他会停顿一下,向座下的学生问,有没有问题要发问。如果有,他会含笑回答。如果没有,他会进入下一个问题的讲解。
由此,你也可以感知到,他的每一次课都是经过认真和精心准备的,才能把课堂控制得如此精确。当然他不但儒雅、严谨,他也很有才气,表现在他的词锋和思路上,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才子。
他不但中文表达得极为华丽、漂亮、流畅,他的英文也是如此风格。而在课上的语言也是迂徐委婉,简而有致。英语发音很漂亮,也很周全,不卖弄,也不胆怯,恰到好处的那种。他的行文风格有点类似于欧阳修,做人好像也是如此,喜欢奖掖后进,经常被众多的学者簇拥,但似乎又有一丝孤独和落寞。
他的内心里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他的世界是自己的,他又和外界紧密联系。他考虑问题很全面,很能照顾在座的每一位学者的情绪,不至于让哪一个人觉得被忽视或受冷落,他的神态里又有一种隐忍,这种修养大概也是经过了一定的修炼才达到这个程度,在很多来自台湾的学者身上都能看见这种温文儒雅和隐忍。大概他和他的父辈经过了那样的历史,让他们学会了怎样去包容去容忍去接受一切让人企慕的和让人失望的事情。
记得他在演讲课上偶尔有一次提到了他的父辈的历史,他说他的父亲是一名国民党的高官,他们本是山东人,国民党内战失败的时候,他的父辈随着大部队来到了台湾,从此,家乡成了再也回不去的他乡。四年后,他在台湾出生。这种战争造成的动荡感和幻灭感就构成了他童年的记忆,后来国民党在台湾崛起、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兴盛,经历了九十年代的萧条和光复大陆幻想的破灭,迫使他们接受一切现实。讲到这一切的时候,能够听出他对世事的平淡和超脱,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嘴角和眼睛中才时时刻刻含着微笑,那微笑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
王德威教授在国内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国内的访问学者去哈佛几乎都要慕名去拜访。所以王教授几乎整天忙于接待来自国内和港台去的访学学者和学生。他对专业的热爱,对同胞的关怀和提携,让人动容。
王教授的著作很多,翻译成中文的也很多,所以国内的学者和学生对他的著作很熟悉,他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众生喧哗》等著作都成了研究和评论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从历史到小说”这门课也是研讨课(seminar),为研究生开设。王教授的要求和李惠仪教授的要求有点相似,让选课的学生在每次上课前一天,将自己阅读该次课所学的文本和相关阅读材料之后的观点用小论文的形式发给老师,小paper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一页。
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将所读的文本利用Hollis系统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扫描并传递过来(哈佛图书馆为教授和学生提供这一项服务),老师再指定一位学生,这位学生会将扫描的电子材料群发到每一位选课或旁听的学生的邮箱里,这样,学生在课前便可以阅读这些材料。或者如果有的材料图书馆里没有,便会让选课的学生自己将这些材料扫描下来,传送给每一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在上课前都能充分阅读该次课要讨论的内容。
该次课基本上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因为现当代文学的背景就是充满着很多历史和动荡,这些动荡不安的历史如何在文人的笔下变为小说?所以,用这个题目来概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极高明且具有概括性的。
这次课讲述的内容主要如下:
反映早期革命时期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人吃人的历史现状,人对生命的漠视和人性的愚昧、残忍的小说,代表作有沈从文《黄昏》、汪静之《人肉》和懒云《一杆秤仔》、路翎《饥饿的郭素娥》等,吃人和饥饿是该次课讨论的主要话题。王德威教授的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一书集中探讨了这一主题。
反映国共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作品。主要作品有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爱玲和胡兰成的作品等,反映不同文人的政治立场选择的差异性和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差异性,乃至这种差异性对对文人命运的影响。
反映台湾运动的作品。研读的小说篇目有郭松棻《今夜星光灿烂》、梦周《创伤》、伯子《台湾岛上血和恨》、杨照《黯魂》、叶石涛《月的妈祖》等。讨论该次历史事件在小说中的反映,和台湾文人心中带来的创伤。《创伤、历史和叙事》,围绕这该门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trauma/创伤,历史和叙事中反映出来的创伤。王德威所作的Unclaimed experience:Trauma,Narrative and History一书集中探讨了这一主题。
反映大跃进运动的作品。相关作品有张爱玲的《秧歌》等。
四、 王德威:Popular Culture and Modern China/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化
这门课是为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lecture(演讲课)课程,每周两次,周一和周三上午十点至十一点半,授课的地点在人类学系一间大会议室中,选课和旁听的学生大概有七八十名左右。
这门课围绕了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化来讲授,因此,颇得国外学生的欢迎。通俗的、无厘头的,又能反映中国特色的文化在国外总是叫好又叫座的。
课上讲授的内容有不同历史时期的通俗文化,包括三十年代的周璇的流行歌曲、建国后的《白毛女》歌剧、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东方红》大型歌剧、周星驰的《功夫》、李安的《卧虎藏龙》中所展现的中国功夫和中国电影,安妮宝贝的《上海宝贝》中的身体写作,郭敬明和韩寒现象的流行元素和写作等。
五、 田晓菲:Topics in Early Medieval Literature/
早期中古文学
Xiaofei Tian
田晓菲老师的课,是在Divinity 214 上的,上课时间是周四下午1点到4点,选课的学生大概有十位,旁听的有五六位。在这次课上,认识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博士生亚鸽,她的笑容和深邃的思想,让我记忆深刻;认识了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沙先一教授,他是我一直以来敬慕的一位学者;认识了来自浙江大学的叶晔老师,他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1981年出生,真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认识了来自南京大学的巩本栋老师的博士生李月嬿,1985年出生,活泼而热情,我们在哈佛的时候经常在一起;也认识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善良热情的李海燕老师。因此,在这门课上,有很多来自国内的同道和好友,大家课上、课下都其乐融融,以后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田晓菲十四岁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8岁便考到美国读硕士,后来又考入哈佛大学研究中国文学。她是一位诗人,她的诗作曾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后来又成了一名蜚声中外的学者,在哈佛研究中国六朝诗歌,她写出了一本又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著作,她的阅历和心智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年龄,她不过是1971年出生的70后,很多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在这个年龄才刚刚起步,而她已经在哈佛成了一位资深教授,成为哈佛最年轻的教授。这一切,都使得她成为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她清秀温婉,又豁达爽朗,说话语速飞快,显示了她思维的高度敏捷和学识的丰富广博。她为人大度,豁达,对国内来的学者和学生也很友好,她的课上,如同王德威的课,也是为国内来的学生和学者众星捧月。上她的课,所讲授的内容倒是次要,她形成的那种号召力、魔力和魅力才是真正让人所倾心的。
她的课也比较自由,她的笑声很有感染力,大声而爽朗,在楼道里便会远远听见。她说得很多,因为她的知识和信息量都很丰富,忍不住要溢出来,学生的讨论也具有了相似的风格。因此,她的课堂可以用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来形容,大家各取所需,也是快乐而自由的。
因为是冬天的星期四下午,室内暖气很热,加之人多,听到她妙语连珠,听见她爽朗而大气的笑声,讲授者是亲切而让人舒服的中国面孔,选课的和旁听者也是让人亲切而熟悉的中国面孔,虽然他们都用了另一种语言来讨论陶渊明,讨论《五柳先生传》和《登池上楼》。
因为英语程度的不足,我很多内容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但所有的这一切是让人沉醉的,让人觉得满足极了,虽然在他乡,恍惚中却似乎在故乡,因为沉醉,便产生了一种睡意,在这种睡意微醺的氛围中,我自己曾经打过几个盹,而坐在我旁边的沙先一教授,也是频频点头。
这门课上课的方式,主要是文本细读,基本上是由选课的学生轮流逐字逐句地将中文原典翻译成英文,然后发表自己对这一段的理解和观点,老师则会加以肯定或修改补充,老师也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她要讲的内容也是非常之多,这样的课永远都是热闹的,让人喜欢的。
课程说明如下:
这门课程是一个初步的关于早期中国自传书写的探索,同时也讨论自传的定义、历史和理论。所有的基本阅读,请使用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各朝的史书和作者的文本,请使用中华书局的版本。
大多数文献在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中可以找到,该资料库可以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Hollis系统进入。有一些资料在课程的资料库中。所有的第二手的资料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课程资料库中,或者可以通过JSTOR系统获得。请一定在课程网站上查阅阅读书目资料库。
课程大纲如下:
Week 1 / September 6
介绍
Week 2 / September 13
司馬遷, 史記太史公自序[130.3285-3288, 3293-3300]; 報任安書
Week 3 / September 20
王充, 論衡自紀;曹丕, 典論自敘
Weel 4 / September 27
葛洪, 抱朴子自序
Week 5 / October 4
江淹, 自序傳
蕭繹, 金樓子自序
Week 6 / October 11
釋慧遠,與隱士劉遺民等書;沈約,懺悔文;蕭衍,淨業賦序,會三教詩
Week 7 / October 18
[阮籍, 大人先生傳;] 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歸去來辭,自祭文;袁粲, 妙德先生傳
Week 8 / October 25
陶淵明, 歸園田居1-5;乞食;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和胡西曹示顧賊曹;詠貧士其六
Week 9 / November 1
陶淵明, 乙已歲三月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戊申歲六月中遇火;連雨獨飲;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己酉歲九月九日;命子
Week 10 / November 8
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鄰里相送至方山;過始寧墅;富春渚;初往新安至桐廬口;夜發石關亭;七里瀨;北亭與吏民別;初去郡;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
Week 11 / November 15
顏之推,觀我生賦;庾信,哀江南賦
Week 12 / November 29
庾信﹕小園賦,竹杖賦,邛竹杖賦,枯樹賦
Peter K. Bol (包弼德)
包弼德教授的明代思想史主要是为研究生开设,时间在每周星期一下午1点至4点,上课地点在Kirkand第九研讨室,选课的学生和旁听的学生有13人。包弼德教授对旁听生的要求和正式选课的学生要求是一样的,要求参与课堂讨论,而且要求做presentation/陈述,另外也要每次课提交作业,唯一要求不同的是期末的时候不需要提交期末论文,因为这篇论文是用来决定这门课成绩的。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旁听学生的积极性,旁听的效果也是最好的,相当于你免费上了哈佛开设的课程。但因为对旁听生的要求较高,也使得很多想旁听的人知难而退。但你一旦决定旁听,也会充分地参与这门课程,并一直坚持了下来。
课程说明如下:
这个研讨会将要探索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到十六世纪早期间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和历史领域内的思想和实践。研讨会的目标是为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宋明理学得以产生的思想背景。
选取要研讨的人物及讨论进行的速度将会与课程的参与者进行协商之后来决定。为了适应旁听生,我们需要通过Dropbox或者Google Drive 账户建立一个课程群,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分享所有人的观点和文件。
上课方式:
分阶段讨论相关思想家的生平、思想和作品。共分为四代,上课的学生每人需要在每一代中选取一位心学家做研究。
. 研究首先要为该学者撰写小传biography,其次阅读该学者相关著作,并抽取一段except,将之翻译成英文translation。同时,还要论证你为什么会抽取这一段作为你关注的核心,即是justification/论证。并在讨论之前上传至dropbox,供其他同学阅读参考。
. 每一阶段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有三到四位成员。该小组的成员在上课之前要选定一个地点进行讨论,并帮助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在你进行presentation之时,另外两位或三位小组成员要提问,你要进行回答。当然,如果你在对所选取的这位学者进行研究时,碰到不会的问题也可请教其他两位成员。
一般是将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可以互相帮助对方修改英文和中文。每次课的作业都是要在上课前一天提交到课程的drop box中去的,也就是说参与该课程的所有学生都能读到你所提交的内容,可以帮助你修改,也可以进行讨论。
正常情况下,分小组讨论应该是中国学生对外国学生的帮助更大一点,因为对文言文的理解才是最大的障碍,当然外国学生也会帮助中国学生完善英文。这种分小组讨论的方式督促了小组的每位成员的进步,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并帮助小组的其他成员检查他们的作业。
有时候包弼德教授也会提前看学生提交到dropbox中的作业,并且帮助学生们修改,并在上课的时候,将修改后的文本带给学生。我提交的关于杨廷和的作业,包弼德教授就在打印出来的纸张上用红笔进行了密密麻麻的修改,这份作业我到至今都精心保存着。他对每个学生如此用心,特别是对一个旁听的学生也如此用心,让我看到了他做事情的魄力和决心,也明白了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道理。上课和研究学问不是为了一部分人,是要所有立志于从事这个学问研究的人都可以加入进来,并接受同样的训练。
另外,研究学问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阶层,不是为了某个民族,甚至某个国家,而是为了全人类进行学术研究,基于这样的视野和胸怀,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才联手打造了那么多优质的网络课程,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免费参与课堂、接受教育。在哈佛的很多课程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种胸怀和认识,才使得哈佛成为世界顶级的学校。
课堂上的讨论也很热烈,每位学生要进行发言,也就是陈述,陈述的内容还不能完全照搬上课之前放到dropbox中的文本,有一次,我照读文本,就遭到了包弼德教授的制止,他说我们可以看到你的文本,你不用读。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脱开文本,将你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再重新讲述一遍。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我居然每次课都用蹩脚的英文完成了讲述,并且积极参与了讨论,人的潜能真是无穷大啊。由此可见去国外留学,不用太担心你不能参与课堂,事实上,只要你在课前认真准备,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课堂上你是不难进行讨论的,因为你的思想已经很成熟了,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只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就可以表达出你的思想,别人也不难听懂。
在正式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同一小组的另外两三位同学还要分别对你进行提问,你要回他他们的提问。这种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和课前学习的方式,值得在国内的大学的课堂上学习和推广。
课程大纲如下:
Week 1: 关于中国和中国历史的思考
Week 2: 文明的基础
Week 4: 秦汉的帝国统治
Week 5: 分裂时期的佛教和道教
Week 6: 唐代的贵族文化
Week 7: 文人和宋明理学
Week 8: 通过武力征服和商业获得的全球化
Week 9: 伟大的明王朝和现代中国的启蒙
Week 10: 当中国变成了中国:从帝国时期到共和国
Week 11: 征服和文化:创造现代国家
Week 12: 战争、革命和改革
Week 13: 改革开放和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79年到现在
Week 14:财富和权利
该课程的主旨是探讨中国的历史,探求中国辉煌的文明和历史过程(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中国的衰落,何时开始衰落(清中叶乾隆时期)?何以衰落?中国衰落之后的动荡、波折和为追求实现往日辉煌所做的努力,中国目前的现状。课程分为几个模块来进行研究,以历史为经,以文化、文明、商业、经济、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为纬,进行整体研究,同时为研究中美关系和美国国家的发展策略提供启示。
上课方式:
制作China X 网络公开课,属于edx的一部分。该课程已经在网上开设,全世界的学生都可以注册选修。
网络公开课ChinaX/哈佛中国课图标
China X网络公开课地址: https://www.edx.org/course/harvardx/harvardx-sw12x-china-920
分阶段制作,按照中国历史顺序。每一阶段分成几个module/模块,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要参加的module。我参加的module有calligraphy/书法、Tang Poetry/唐诗、Scholars/儒林外史。每组成员有五到六人,各人分工不同,有网络制作,图像制作、文本撰写等。
上课的成员随时在google driver这个网络平台上交流意见。这个课程讨论软件和平台非常好,值得国内的课堂学习。上课的成员在课下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进行交流,课组的成员还随时通过email来进行交流,我每天收到的邮件都在十封以上,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约定见面地点随时见面讨论。
课程的前期基本上是在教室进行,主要是讨论文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先由包弼德教授进行讲解,另外,还有三位博士生做他的助教,他们是课程的负责人和其他学生的联络人。
讲解完之后,会进行分组讨论,每组会有一位主持人进行引导。大家轮流发表意见,在这样的气氛中,每个人都会被带动着、裹挟着、进入深度而热烈的讨论,没有一个人会置之度外,讨论完毕后,由每一组的组长将讨论的情况汇总一下,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发言。
在唐朝阶段,我选择的模块是唐诗。出于对唐诗的热爱,我很积极地与大家在google driver上讨论关于唐诗的话题。小组的成员可以把讨论的过程、讨论中的分歧,以及最终达成的意见写在google driver上,每个注册的成员都可以同步看见大家在这上面的发言。
这个平台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以随时修改完善。我觉得这个平台很好,国内的课堂也可以效仿。唐诗板块重点讨论的是唐诗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和中国文人士大夫中的地位。
我拟定了几个标题,包括诗歌即是中国的历史、诗歌即是中国人的生活等,并写邮件和包弼德教授专门谈我的观点。包弼德教授很快回复我的邮件说,他部分同意我的观点,但是他也有不同意的地方,他说我过分夸大了诗歌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他要全面地考虑中国历史的背景,虽然诗歌地位很重要,但是仅限于在中国文人士大夫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在中国古代受过教育的人相对全中国总人口的比例很小,他要从历史全局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立刻意识到我自己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我回信说,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因为他是作为历史学家进行研究,而我的学术背景是中国文学,我从文学的观点和立场来看待问题,肯定会发生偏颇。这次讨论就这样顺利解决,以后,还有几次和包弼德教授诸如此类的邮件往来。包弼德教授精力过人,每次写信,他会很快回信,而且我每次也能收到满意的答复。
到了明清阶段,也是将明清历史分了几个模块来做,如有一个模块是讲明清的白银和对外贸易,这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还有一个模块是专门研究《儒林外史》,通过《儒林外史》来透视明清的科举制度和文官的选拔制度。《儒林外史》要求阅读前七回,负责这个模块的是一位美国学生,但是中文说得非常之好,在中国待过很长时间,据说去过中国的29个城市,最喜欢的城市是苏州,还曾经在中国带过留学生的旅游团,在中国的阅历很丰富,差不多是一位中国通了。
这门课程还有一个特点是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制作引入该课程,如唐代诗人的地域分布情况、明清科举考试考中人员的地域分布情况、明清时期江南世家大族的地域分布情况等等,都可以通过GIS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这门课,包弼德教授还专门为选修此课的所有学生开设了GIS培训课,GIS培训课负责教会所有选课学生如何使用GIS软件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有几节课是由包弼德教授亲自来讲授的。这些培训课大多数是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地下一楼授课,还有几次课是在Science center进行录制和拍照,另有几次课则是在计算机系教学楼的地下一楼请计算机系几位专门从事GIS教学和研究的教授教学生使用该软件。
包弼德教授照片
包弼德教授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中心及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葛剑雄教授有密切合作,合作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China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这个研究系统正是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地下一楼。
复旦大学历史学院的王大学教授就参与了包弼德教授的这门课,他在复旦大学就是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总之,为了上好这门网络公开课,包弼德教授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和力气,而且和哈佛很多学院、很多部门的教授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在欧立德和宋怡明教授的清史研究课程上,有一次是涉及到GIS的制作课,欧立德老师和宋怡明老师专门请来了包弼德教授给选课的学生讲解历史研究中怎么运用GIS,之后,还让选课的学生亲自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地下一楼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中心进行操作。由此可见,哈佛的很多课程,教授们之间的合作都是很频繁的,经常会存在这种友情出演的情况,而教授们也会非常乐意友情赞助,这种上课的方式值得国内的课堂学习。
为了这门网络公开课的制作,课题组成员还曾经去过Lamont图书馆二楼的计算机室进行制作。制作这门课总共转移了五六个地点,合作的部门有三四个学院。由此我有点懂了哈佛的学术为什么能做成世界顶级,他们做学术的这种魄力和大手笔的投入都是让我们很难想象的。制作这样一门课程,有点类似于拍一部美国大片。
我还记得有一次课是要拍中国的古琴演奏,包弼德教授询问我们谁会弹奏古琴或古筝,正好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吕晨晨会弹奏古筝,另外一位朋友刘綦涵会吹笛子,二人经常在一起合奏,我便向包弼德教授推荐了他们二位。包弼德教授和他们联系上之后,有一次亲自开着车,带着助手,接他们二位去工作室录制古筝和笛子合奏的视频,并想把这个视频用到课程制作中去。
因为要参与这个课程,我后来也有几次去学习GIS,但一方面自己电脑制图的基础太差了,另外一方面很多英文说明看不清楚,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惰性,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学不会,所以就有点放弃了。
有一次,在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计算机工作室里,包弼德教授给我讲解了好几次,我还是没有学会运用GIS。包弼德教授有点对我失去耐心了,当众对我吼起来了,用中文说:“张晓兰,你要认真学,你应该先下载一个中文版本的GIS软件说明,看会了再来学习英文的软件。”我当时很羞愧。后来包弼德教授可能也觉得对我有点过分严厉了,在下一周星期一下午的明代思想史课上,他一开场就表扬我的英文写作很地道,可能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歉意。
现在我已经完全理解了他的严厉是多么可贵,我本来只是一个旁听的学生,但他对我们的态度是完全按照正式选课的学生,并没有因为旁听就忽视我们。作为旁听生,我们免费占用了他那么多课程资源,他不辞辛苦地给我讲解,我又没有用工在课下花一点心思去钻研,基础又不太好,又不努力,真是惭愧万分。现在回忆起当日他对我的严厉仍然感动不已。
在课上,我们还学习了视频合成和制作,以及网络制作这些流程,因为这也是网络课程必须的。视频合成和制作,是请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Shigehisa Kuriyama教授给我们讲解,他讲得很是仔细、生动,也进行了精彩的演示。
再到后来,到了4月份,文本制作基本已经完成,只剩下后期制作,如视频制作和合成等,我在这方面基本是一窍不通,我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就写信向包弼德教授解释了一下,我说我不能再为课程贡献什么了,我不好意思再去上这门课了。包弼德教授回复说,他表示理解。这样我中途退出了这门课。
现在想来,犹然遗憾。课程正式完成是在五月上旬,课程所有的参与人员在哈佛校园里进行了开课纪念仪式,包弼德教授还让助教写信邀请我和另外三四位参加过课程前期制作,但在后期退出的人参加该仪式。非常遗憾的是,我没有及时查看这封邮件,以至于错过了这次开课仪式。
但我知道其中的甘苦,一队人曾经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很多的心血,投入到该课程的建设。在包弼德教授的领导下,在很多学院、机构和教授的合作下,还有很多选课和旁听该课程的学生齐心协力的合作下,完成了课程的制作。我虽然没能坚持完,但我也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心力,也得到了包弼德教授的认可,虽然遗憾,但也无憾。
Shigehisa Kuriyama
包弼德教授属于活动能力很强的教授,他有一种大的气魄,一门ChinaX的网络公开课在他的领导下顺利完成,只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这种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均是令人望洋兴叹。而且很多事情,他不仅是交给别人去做,他还能躬行实践,如好几次亲自给学生们讲解GIS知识,自己开着车去接演奏古筝和笛子演奏的人员。也正因为如此,他身兼数职,在很多部门,如哈佛燕京学社、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哈佛科学中心(Science center)等均有他的办公室。
他精力旺盛,从不疲惫,擅长演讲,演讲起来侃侃而谈,逻辑清晰,用词准确,富有启发性和感染性,不乏幽默。他是典型的美国人,身材高大,体形魁伟,黄头发、白皮肤、棕褐色的眼睛,风度翩翩,对于学术和事业充满着热忱,做事认真,在他的课上讨论问题,大家都要戒慎恐惧,以免犯错,因此他的课堂上课效果也是非常好。他善于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他善于组织讨论和布置分工合作,使得事情事半功倍。
他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关注全局性的问题,也不忽略细节,同时对于一些问题,他也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这样的人物,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另外,他重视和别人的交流,重视让每一个人找到存在感,他善于组织课堂,这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和教育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他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