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明珠"玄武湖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两千三百年的人文历史,其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期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均系皇家禁地,直至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为玄武湖公园之滥觞。
古老的六朝古都,氤氲的江南秀色,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正是秋游玄武湖的好时机。曾经的王朝禁地,时人可望而不可即。远望钟山如屏,水色怡然;行堤桥相连、水榭楼台间,曲径清幽,处处彰显着山水城林的景色相融,却又不失皇都的雍容华贵。沐浴过唐风宋雨,承载了明清浮华,一帘秋梦笼几世盛衰,如今只留下淡淡的历史遗痕。
驻足玄武门前,厚重雄伟的门楼不禁让人想到了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不过那是发生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倒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做了宋俘后曾囚禁于此,他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佳句就是在这里写下的。可是伴着太祖皇帝御赐的一杯佳酿,这位皇帝诗人的春花秋月就永远的结束了,只留下“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叹。南唐后主的囚禁之所——樱洲上的樱桃曾为宫廷贡品,据说,近年又引种了品种繁多的樱花,“樱洲花海”也已成了园区的一大景点。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东北城墙外,古称桑泊,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2.0公里,由环、樱、梁、翠、菱五洲组成,呈方形布局。玄武湖原先只是一片沼泽,三国时孙权为训练水师而引钟山北麓之水成湖,公元424年,南朝宋文帝清淤整治,湖泥堆积成岛,公元446年,湖中出现“黑龙”,遂改称玄武湖。
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湖畔的垂柳,迎风摇曳,婀娜多姿,仿佛江南女子为迎来送往而翩翩起舞,别有一番江南的风韵。
徜徉于湖堤之上,岸边湖石杂而不乱,堆放的错落有致;湖中的荷叶层层叠叠,尽情地舒展,一直延伸到堤岸的尽头;荷花早已凋零,暗灰的莲篷却依然昴头傲立,继续展示着“出污泥而不染”的情怀;湖中百舸泛波,在无穷碧水间荡漾着粼粼的波光;远处钟山迷烟,堤桥飘带,楼台轩榭、回廊亭塔在葱郁茂密的树丛间若隐若现,只有那旁侧的小桥流水与翠柏花径,引着我不断地前行。
漫步湖畔,依稀可见千年的历史苍茫间,继续演绎着朝野更迭的戏剧,碧绿的湖面烟波里,依旧飘逸着当年的血雨腥风。远处亭阁间的一抹,如轻烟,如水墨,如玉带,肆意挥洒出各种曲线,缓缓地飘向湖面,在十月的丽日下,漫延回旋着沧海桑田。沿着环湖路,身形移动间,景色已然变幻,仿佛连卷的画轴,一幅幅展现在眼前,古韵中夹杂着些许的现代气息,婉约间又透着几分清灵的秀气,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梦里,还是在画里?于是又平添了几许的流连。绿柳垂堤拂水,轻烟漫笼迷人,“环洲烟柳”果然名不虚传。
在环湖路的蜿蜒处,有一座假山,阵阵水幕正从山石上渲泄而下,两块太湖石悄立旁侧,绘成了一幅“童子拜观音”的实景美图。
假山后小丘上的郭璞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璞是东晋著名学者,曾任著作佐郎、尚书郎、记室参军,因力阻驻守荆州的王敦谋逆被杀,后被追赐为“弘农太守”,晋明帝在玄武湖边为其修建了衣冠冢。
郭璞亭边,我驻足良久,他是我国风水学和游仙诗的祖师,沉迷于他的风水学和游仙诗的意境而不能望其项背,我不由地感叹:1700年前的人是怎么达到如此境界的呢?
累了,湖畔的条椅小憩,在碧波绿柳的秋韵里,闻着荷叶的芳香,让疲惫的身躯尽情舒展。一缕清风,吹开了湖底如烟的往事,耳畔,仿佛响起了战鼓雷鸣声,那是东吴水师在湖中操练。
感受着岁月锈蚀的古韵,寻觅那一段失落的千年遗梦,现在却已化作历史的烟尘,飘向那无际的天边,而丽日中的湖水,依然不减当年的风姿。
玄武湖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并种植荷花,金秋时节,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景色迷人。巍峨苍绿的紫金山,小九华山供奉唐三藏舍利的北极阁,鸡鸣古寺的宝塔,中国最漂亮的火车站和最现代的建筑太阳宫与玄武湖美丽风光相辉映,构成一幅古典美和现代美融为一体的美丽绝伦的山水画卷。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宋人欧阳修也曾写道"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玄武湖为风景园林,亦为文化胜地,历代文人骚客,政要名流都曾在此留下身影,皆为后人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