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半个世纪多以来,淅川究竟迁了多少移民
南水北调源起南阳,中线调水始于淅川。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横跨湖北河南两省,涉及淅川、邓州、丹江口、郧阳、郧西、武当山、张湾等七个县(市、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丹江口大坝建设开始,居住丹江口库区的群众就开始移民搬迁,移民总数达72.7万人,其中,丹江口水库建设初期移民38.2万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34.5万人。移民人数之多,经历时间之长,举世瞩目。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最多的县。全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淅川淹没面积506平方公里,占丹江口水库总面积的48.19%;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先后移民36.7万人,占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总数的50.48%;其中,丹江口水库建设初期移民20.2人,占初期移民的52.88%,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16.5人,占大坝加高蓄水移民的47.83%。按照移民搬迁前人口计算,平均每三个淅川人就有一个是移民。在现有的淅川人口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淅川人都有移民亲戚或自己本身就是移民。西上青海,南下湖北,东去郑宛,县内自安……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淅川人一直奔波在移民迁安的路上。
一部南水北调史,半部淅川发展史。为了南水北调,淅川县和淅川移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在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淅川有362平方公里土地被淹没,14个集镇及大批基础设施被迫拆除,20.2万淅川人迁往青海、湖北、河南三省七县(市)。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淅川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3个集镇、36家工矿企业及大批基础设施被迫拆除,16.5万移民扶老携幼、抛家舍业、远走他乡。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芦苇遍地的湖北大柴湖,黄沙漫天的黄河两岸,无不见证着淅川移民筚路蓝缕、战天斗地的辉煌业绩。
自丹江口大坝建设移民搬迁以来,在五十余年的移民搬迁过程中,历届党委政府以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精神书写了一部忠实、爱国、为民的史诗。各级干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为了南水北调,各级决策者、领导者、规划者、建设者筹谋笃定,下沉一线,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