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年轻医生  拿什么提升你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我国要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对于扎根在基层的医生这是巨大的挑战,而对于基层青年医生来说这也同时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会向基层倾斜,这其中基层青年医生继续教育无疑是重要一环。那么,在基层青年医生会遇到什么样的机会呢?近日,健康报记者到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弥渡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1

青年医生说:我们想学习

弥渡县人民医院青年医生黄磊:我最希望的是医院能关注医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从学校到医院,中间还有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此时如果有很好的学习氛围,为青年医生增加一些来自外部的压力,有助于大家的进步。我曾在上级医院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当时刚刚从学校走向医院,一切还处于懵懂状态,所以在专业知识方面虽然有不少的进步,但相对于自己3年的时间,感觉还是有些不划算。不过,上级医院的学习氛围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很羡慕。医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我们青年医生其实很希望自己能不断进步,缩小与上级医院同龄医生的差距,那样无论对患者还是对我们自己都是很好的。

展开剩余85%

另外,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得到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我们基层医院医生因为都不是权威,常常不被患者信任。在这个大背景下,青年医生更需要依靠自己的沟通能力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可是在学校、在医院都没有类似的指导,所以我们只能是在患者那里“碰壁”了,回来自己慢慢总结。

2

基层医院科主任说:关键在自己

弥渡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李正昌:基层医院招到足够的青年医生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这里虽然患者没有挤满病房,但内科依然人手紧缺。尽管这样,我们在近几年还是让青年医生轮流外出进修,得到学习机会。

每年我们会让青年医生轮流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级医院进修。另外,也有一些医生参加了国家规定的5 3规范化培训。相对而言,进修医生归来后感觉进步更加明显有效。从我的个人感觉来看,培训效果有差距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医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努力程度。

我们的大内科没有更多的细分,临床医生的工作类似全科医生,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点,因此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基本已经明确了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这个时候在选择进修医院和进修方向时会有所偏重。在分科更细的上级医院进修时,由于病种相对集中,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受这些因素影响,进修医生自然更加积极主动。所以尽管学习时间不算很长,学习的医院也不一定是国家顶尖的医疗机构,但基本上再回到医院时都会在某一个领域有明显的进步。从整个科室来看,我们也希望不同的医生有自己相对擅长的专业,这样能提高我们团队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青年医生,大多对自己的未来尚没有明确的规划,此时直接参加规培,如果培训单位没有规范化的医生继续教育管理,年轻医生很可能是懵懵懂懂地晃过宝贵时光,收获甚微。当然,少数出色的医生也完全可以在这个阶段脱颖而出,每当碰到这样的医生,作为基层的上级医生我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又有了一名刻苦好学的好苗子,忧的是规培之后他很可能就要被挖走了。

3

挂职副县长:“大牌驾到”可以有

北京大学挂职大理弥渡副县长史楠:从去年4月份到弥渡挂职,先后接触了不少基层的青年医生,也做了一些深入调研,我发现这里的青年医生大多都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提高的要求,只是苦于缺乏毕业后学习的氛围和平台,我想基层青年医生可以积极抓住身边的一些机会。

首先是“送出去、请进来”的机会。为缩小医疗水平在地域、层级间的差距,无论北上广的专家学者还是基层医院的管理者,甚至很多社会力量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如今送基层医生出去和请大牌专家进来的机会越来越多。比如去年弥渡县人民医院计划成立儿科,改变当地没有儿科的现状。了解到这个诉求后,我们请北大医院儿科专家到弥渡作有关儿童规范化诊疗及常见病治疗专题讲座并指导儿科独立建科,同时也选派了多名青年医生到大理和昆明接受儿科医生培训。青年医生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在面对这些大专家时,就可以抓住学习的机会,提出更多问题,学得更透彻。

其次是可以积极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中,在弥渡,我们推动了由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北大医院心脏中心牵头的“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项目”并即将启动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支持、北大妇儿保健中心牵头的“全面提升弥渡县妇幼保健水平项目”,这类“接地气”的项目虽然会给基层医生增加一些工作量,但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医生可以学到很多先进的理念和科研方法,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是医生们可以自发设立“小讲课”,在科室内定期学习临床指南等实用技术。从我们在弥渡县人民医院的尝试结果看,这个简单的措施不仅营造了学习氛围,也激发了很多医生的学习潜力,如果能成为学习型团队就是最理想的了。

最后,青年医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实现自我提高。在智能手机相当普及的今天,弥渡县也渴望尝试通过如健康报医生频道和村医导刊、“丁香园”和“杏树林”推出的手机APP、“云学院”等平台,与对口支援的上级医院、医学院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基层医生的“碎片”时间主动参与学习,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家最新的卫生计生政策,听到几千公里外大牌医院知名教授的讲座,并通过现场在线互动得到个体化指导,努力探索一条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导向的“互联网 医学继续教育”新模式。

4

地市级医院院长:专家愿意去帮忙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胡代军:作为大理地区的三级医院,我们希望基层医院的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能提高业务水平,这样可以让整个地区医疗水平提高,让患者有序地分层诊疗,减轻我们的压力。

以往,我们曾尝试过让医院的专家直接到基层医院去帮扶工作一段时间,表面看这种安排可以让专家们踏踏实实地在基层做帮扶,应该效果最好。但结果发现因为基层医院的病源少、病种相对单一,专家去了总会感觉无用武之地,基层医生也没有太多收获。

于是我们改变思路,让专家们有计划地多点执业。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和六家基层医院建立医联体,每个月派部分专家到基层医院连续执业三天,基层医院为医生提供每天300元补助,帮扶专家则要在三天时间里完成半天门诊、半天教学查房以及手术等规定动作。我们医院每年对专家帮扶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积极帮扶基层且效果明显的专家在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最终的结果是患者不会增加负担,疑难病例却可以在当地接受治疗。基层医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日常碰到的疑难病例拿出来与专家讨论,并学到实用的医疗技术。对我们医院而言,缓解了医生外出帮扶,本院缺少医生的压力。

5

小结:前进路上你需要谁

首先是自己,由于缺乏良好的医院学习氛围和充足的患者资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基层青年医生而言格外重要,那些能耐得住寂寞并长久坚持向自己的目标奋斗者,仍然可以脱颖而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是身边的医疗专家,这些专家有些来自医院内部,有些来自上级医院,他们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掌握的技术都足够接地气。向这些医生学习可以申请进修,也可以在他们“下基层”时去学习。

第三是自己的同事,无论是本院的领导、科里的主任还是身边的同事,提升本院医疗水平带来更多病患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所以鼓足勇气和大家一起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大家共同进步或许行得通。

第四是大牌专家,随着“健康扶贫”等口号的提出,愿意到偏远地区帮扶基层的大学者大专家越来越多,身在基层也照样有机会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每当此时,如果能学到他们的先进技术固然好,更重要的是要争取学习他们的临床思维、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他们的诊疗理念。这样才能让自己收获最大化。

第五是各种学术期刊、新媒体等,比如最近刚刚上线的《健康报·村医导刊》专门为村医量身打造,告诉你基层医药卫生领域的大小事;还有微信平台《健康报·医生频道》反映医生诉求呼声,提供前沿医学和适宜技术资讯,是医生之家。(本报记者郑颖璠 李天舒 朱永基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