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应有的态度

教学启示备忘录

作者应有的态度

这个题目是中华书局跟大师学语文系列夏丏尊、刘薰宇所著《文章作法》第一章的标题。作者在绪言中说“文章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情感而作的,所以只是一种工具。单有意思或者情感,没有用文字发表出来,就只能保藏在自己的心里,别人无从得知。单有文字而无意思或者情感,不过是文字的排列,也不能使读的人得到点什么。文章技术要到达巧妙的地步,不能只靠规矩,非自己努力不可。就如学游泳不是只读几本书,学木工不是只听别人讲几次便会,学作文但知道作文法也不能就作得出好文章。”(《文章作法》绪言P1-2)

意思为:技能不断练习且暗合于法则才是作文法的真价值。所以,多读、多作、多商量才是好文章需要下的功夫。成人作文章暗合于经验、智力、修养,但这一种传达自己意思或者情感的工具又如何暗合于小学生呢?

其中,现今的写作学习体系并不缺多读、多作,统编教材的编排指向就是多读多写。其中阅读通过单篇、群文以及书籍拓展的途径实施;写的内容包含课后习题练笔、小练笔、初试身手、单元习作等等。唯独多商量的写作学习过程呈现缺少,值得探索的价值也是因为人就是群居物种,是通过互相学习、商量、计策而生活而成长的,作文章自然也是如此。孩子作为模仿者,是技能模仿还是智慧模仿?明确其意义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作一定的自我革新。

今天的读写转换小课堂就思考如何引领小学生通过多商量的写作学习课堂模式,来理解和学习写作。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成为学习的设计师,在近阶段工作室的学习中被反复提到。他的意义在于转变教师的观念意识,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去执行学习过程的设计。而正是因为主角成为学生,不再是教师,所以便有了一层更深的逻辑——学习是需要学习的。事实上,小学生的确并不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所以,学习设计要源于学生的特点。而学习又以课本为载体,学习设计又要源于正确的文本解读。因此,学习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教师的文本解读,成为学习的设计师去设计学习就需要有儿童立场、学材立场,并具有育人的意识。

譬如,《文章作法》第一章作者应有的态度说“所谓好文章,就是达意表情,使读者读了以后能够明白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1)真实;(2)明确。真实,说明不应该说谎话、说假话、说大话。明确,说明需要达到使读的人了解。要勿模仿、勿剿袭;须自己造辞,勿漫用成语或典故;注意标点符号和分段;以及用字上的注意。(《文章作法》第一章,作者应有的态度P1-2-3-4-5)小学生完成统编教材中编排的作文,要如何以小学生的立场去实现这些目标,避免此类问题呢?

在写作课堂中,超越学科边界实现写作训练是有效的手段。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以良好的文学素养表达科学观察,他是真实明确的观察记录,并以人性和虫性进行交织,表达出虫子世界的真实,表达的情意如此贴近人,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商讨这些文学内容而不是科学内容,在阅读中理解写作的价值则会更大化。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借助插图,进行有价值的商量,商量都有哪些内容(思维导图现场呈现所有),商量什么内容是值得备忘保留的,商量什么内容是读者原因和喜欢看的,商量怎样的语言比较适合(如商量孩子读和老人读该以怎么样不同的语言)。《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以美好的童话传递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知识是明确的,其中的情感想象又具有了一定的真实感,所以文章耐读,作者的应有态度是有读者。孩子们可以商量商量:现在有个写作任务(传递某个科学知识,还要说明某个道理),怎么样的写作经验可以帮我我们写好,或者怎样的阅读可以提高任务质量,在商量中突破读写转换,实现表达的明确化。其实,科学与文学的边界是彼此互助的,试想一个科学知识无法用精准的语言去表达,或者说枯燥的科学知识不能以趣味的文学形式去表达,那么彼此都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而商量,给了孩子们更好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读写转换价值要比给定词语支架、开头结尾支架要有意义得多。

学科边界的突破对于写作的创造具有较高的价值。如借助音乐进行写作的想象训练,孩子们可以商量听到了什么,商量感受是什么,商量怎样精确表达出这种感觉。又如借助绘画进行写作的创造等等,都是极好的真实写作训练方式,它的价值在于用儿童的真实感受去商量,用儿童真实的想象去商量着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孩子们先倾听、先观看,在感受中想象,通过进行商讨过程,在有条理地在商讨中创造文学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感受和想象是真实的,这就有利于学生作真实的表达。如钢琴曲野蜂飞舞、唢呐百鸟朝凤,音乐中的想象是以情感带动儿童感觉细胞的,孩子们共同的内容理解是什么,不同的感受是什么,不同的想象是什么,它极有可能成为孩子明确的内容和有意义形式的组成条件。

在商讨中精确表达,在商讨中寻找同感,在商讨中形成表达艺术的创造展现,这样就有效减少了教师的教,学生学会学习需要教师放下,而关注设计有价值的商讨。课堂设计的这种关键要义又源于文本的理解,源于生活的理解,更有可能源于对育人的理解。

那么,又要如何看待教材编排的单元习作呢?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单元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则要以朋友为目标,表达对朋友的认识、理解、欣赏等等情感的表达。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则要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传递快乐的心情,还可以联系单元主题以说明某个道理的形式出现(如放飞风筝离不开合作)。习作四: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则可以结合课文蜜蜂的写法,表达实验的发现之趣。习作五:奇妙的想象,则要传递作者在自由想象过程中的快乐,说明作者在想象中的兴趣、方法。习作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则要传递这些人所具有的特点是如何影响和感染自己的。习作七:国宝大熊猫,除了简单说明大熊猫习性特征,更要有对国宝赞叹和喜爱,表达对大自然物种以及我国特有的自豪感。习作八:这样想象真有趣,则要传递给作者有趣之处以及有趣想象的内心愉悦。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商讨了内心共同的真实情感,是否商讨了这种共同的情感有怎样的表达方式?也许,还有很多老师停留在写好这一篇习作的目标上,丧失了内在关键情感以文字外显的学习设计。

值得重视的是统编教材的单元习作中,设计的导语是为了学生学习某项单独的表达技能而作提示的,如:习作六身边哪些有特点的人,“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写完后取一个题目……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一改等等。这是因为学习对象的差异决定的,在落实单元基础技能的前提下,理解在文章中传递自我认识、自我情感的意义,那么这样的长期训练,必将带给孩子以思维性的文章技能,孩子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情感价值观的成长,从而达到在写作学习中育人的功能。

教材习作的育人功能是掌握基本技能,再在其基础之上发展超越自我的想象力,培养美好的情感,训练有责任担当意识的人,用语文教做人的价值便在其中。

学科育人的功能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作文是为了传递给读者自己的意思或者情感,在文章中我们教师作为评价性读者,则可以评价孩子表达思维中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从而超越语文的功能,实现有价值的学科育人目的。

那么,在写作的伙伴商量以及自我的商量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如何撑起儿童天然的想象力,如何尊重人的思维品质,如何让阅读、想象、情感、品质暗合于几百字的文字之中,并实现学科育人呢?

让孩子具备作文应有的态度,这是我对小学生写作理解的新认识。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