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365】实验班专稿:学而时习,循序渐进

新课标大语文用心做教育  千万考生高效提分平台

教师交流

学生学习

投稿合作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

徐建华 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传道授业之余,弄语说文,笔耕不辍。先后在省市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语文教学论文二十余篇。自幼粗通文史,对文言文、作文教学见解独到,曾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自己写作文,轻松教作文”、“趣文新史记,轻松学文言”等系列,寓学于乐,别具一格。

殷都玄鸟 河南名师,安阳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国学吟唱化石级爱好者。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梁音

审校:罗莉 / 美编:易沐

例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同水相处,七岁时就能蹚水,十岁就能游水,十五岁就会潜水了。那些会潜水的难道是随随便便就学会的吗?这必定要有对水性的了解。每天跟水相处,那么十五岁就可以精通水性了。生来从不了解水性的,那么即使长到壮年看到船也是害怕的。所以北方勇敢的人,向会潜水的人求教,问他潜水的方法,按他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淹死的。

——(摘译自《苏轼文集》)

上述叙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现象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为布局未来教育科技研究院精选试题。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 “新课标大语文” 微信公众号。

精准审题

一、确定核心概念

材料中讨论的是关于“潜水”的问题,稍加分析可以发现,讨论的层面可以分为两个:潜水的方法和潜水的技能。很显然,苏轼在这里是借潜水的问题阐明一个道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潜水的方法代表着理论,潜水的技能代表着实践,故为二元作文。

二、确定概念内涵

潜水的方法象征理论层面的事,潜水的技能象征实践层面的事。精通水性是指既要熟悉潜水的理论,又要经过反复的潜水实践训练出良好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轻松潜水而无性命之忧。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实践强调的是不断地、反复地、循序渐进地实践,在写作时,不可不察。

三、确定外延及二者关系

本题涉及理论和实践的二元思辨:善于潜水的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可能会总结出一定的潜水方法、潜水技巧,这属于理论的层面,对理论了解的深入也会有助于实践。考生可以联想生活中骑马、开车、弹琴、绘画等现象类比论证“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可以联系孔子向师襄子学琴逐渐深入,或《庖丁解牛》里的庖丁,“始臣解牛之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来论证循序渐进的道理。

考生要谈材料的启示意义,自然也要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学而时“习”乃学习之大道,任何技能的学习概莫能外。循序渐进,乃是求道之不二法门。不谈循序渐进,妄谈锲而不舍,往往努力无果;不谈循序渐进,妄谈理论联系实践,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误入死路。

四、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知易行难,行者乃成。

3.循序渐进,方可登堂入室。

4.学而时习,循序渐进。

5.学而时习,渐成大道。

6.循序而“习”,登堂入室。

7.知易行难,“习”者乃成。

8.知易行难,“习”以广才。

.……

提纲示例一

范文一

学而时习,循序渐进

殷都玄鸟

苏轼讲过一个故事:南方有很多人会潜水,他们天天同水相处,七岁时就能蹚水,十岁就能游水,十五岁就会潜水了。而北方勇敢的人,向会潜水的人求教,问他潜水的方法,按他的话到河里去试,却没有不淹死的。(复述材料,阐明问题根本。)

为什么“南方人”潜水的成功经验却让“北方人”淹死了?原因有二。(引出疑问,为下文讨论做好铺垫。)

其一,南方人懂水性乃是学而时“习”之的结果,北方人是学而未“习”。(指出第一点原因。)

难道那些会潜水的人是随随便便就学会的吗?  这必定要有对水性的了解。每天跟水相处,那么十五岁就可以精通水性了。“北方人”向会潜水的人求教,方法自然是不错的,二者不同的是,“南方人”天天同水相处,可谓学而熟悉之,学而时“习”之;“北方人”生来不了解水性,即使长到壮年看到船也是害怕的,仅仅有理论上蜻蜓点水式的“学”,而无天天同水相处的“习”,更无不间断地“学而时习”,不要说潜水,就是游水,甚至蹚水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一针见血地指出“精通水性”离不开反复的“习”,学而不习,其行不远。引入孔子“学而时习”的理论,自然巧妙,说理深刻。)

潜水如此,骑马、驾车莫不如此,从没骑过马的人,向会骑马的人请教一下就去骑马,自然会摔得很惨;从来没摸过车的人,向会开车的人请教一下,就去开车,其结果必然是开到沟里。《庖丁解牛》里的庖丁十九年间日日同牛相处,所解数千牛矣,方习得解牛绝技。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学而时“习”乃学习之大道,任何技能的学习概莫能外。(类比论证,由潜水向骑马、驾车推广开去,更引入“庖丁解牛”的典故,想愈广、思愈深、理愈明、文愈妙。)

其二,“南方人”会潜水乃是循序渐进的结果,“北方人”则是无序冒进。(指出第二点原因。)

“南方人”虽然天天同水相处,精通水性,但还是老老实实地从蹚水、游水、潜水一步步学起,循序渐进,从七岁会蹚水,到十岁能游水,再到十五岁会潜水,历练时间长达八年,哪里是随随便便就学会的?倘或他们像那个勇敢的“北方人”那样,不从蹚水、游泳学起,直接请教一下潜水的方法就去潜水,也是会淹死的。因为不能循序渐进,一下子就死掉了,也没有办法再学而时“习”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之类的说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庖丁解牛》里的庖丁介绍解牛经验: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不是神话,他也是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前面一原因讲到要想熟悉地掌握潜水的技能,要有学有习,然而,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完方法还要学习实践,反复练习。)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这是苏轼讲完这个故事后所做的一个总结,意思是,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最高境界的,都是像北方学潜水一类的人。所以学习之人,不但要刻苦地“学”,还要努力地“习”,更应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方可悟得学习之“大道”。(进一步阐发苏轼所讲的道理,深化这则故事的寓意,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

总评

本文思路清晰,文理晓畅。由“南方人”潜水的成功经验却让“北方人”淹死了这一矛盾现象入手,抽丝剥茧,缜密探微,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由于缺少循序渐进的“学”和反反复复的“习”引起的。强调潜水技能的熟练掌握,离不开这二者。结尾又明确点出这篇故事的寓意,给人以拨云见日之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提纲示例二

范文二

知易行难,行以广才

徐建华

南方人自幼熟悉水性,认为游泳潜水少成若天性,“卑之无甚高论”,于是口传心授,不在话下;而北方人深信不疑,如法炮制,结果无不溺水。为何南方人的水性,到了北方人那里,会有“橘枳之变”呢?(简述材料内容,将南北方人的潜水类比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生动形象,引人深思。)

细细忖度,不难发现,南方人所谓的水性,是积久而成的,“无他,唯手熟尔”,就像卖油翁的绝活一样,是建立在长期亲身实践、反复实践基础之上的。弄潮儿自幼嬉戏凫水,如鱼和水俨然默契。就像《水浒传》里的张顺,其“浪里白条”的美誉,源于自幼在湖边长成,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里;就像马背上的民族,饮食、睡觉均在马上,所以弓马娴熟,长于骑射。(引用卖油翁的故事,说明潜水技能的养成必须建立在亲身实践、反复实践的基础之上。)

脱离实践,任何教科书式的方法、技巧,都难免是隔靴搔痒,都不如亲身实践、反复实践那样真切。(强调实践。)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只有亲身实践、反复实践、身体力行,才能够砥砺真知,砥砺才干。(借樵夫知山、估客知海、庖丁知味说明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莫不如此。

孔子说“吾少多能鄙事”,正是自幼的劳动实践,涵养了恢弘之器,增益其所不能。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对音乐的“神遇而不以目视”的悟性、手感,是无数次“魔鬼训练”的结果,他常常练琴到手指发烫,浸入冷水后又重新练习。光有巴赫、莫扎特等音乐巨匠学院式的熏陶教育,是无法弹奏出撼人心魄的《命运交响曲》的,只有带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蘑菇大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说,“不要在黑板上'种地’”,“书本里长不出蘑菇”,“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耳熟能详的话语,就是他一生躬耕实践的写照。(引用孔子、贝多芬、李玉的言行详细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没有亲身实践,反复实践。我们就常常会沦为纸上谈兵的笑柄,陷入本本主义的教条,甚至发出“何不食肉糜”的脑残感慨,不明事理、不辨菽麦、不谙世事,我们就会成为饱读诗书的“巨婴”,胸中诗书万卷,临事毫无一策,全无经世致用之才。然而,在信息时代、智能时代,作为数字原住民的我们,习惯于“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似乎再也用不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一切知识都可以求助,一切情境都可以虚拟,一切技能都可以模拟……   我们越来越成为一个“移动硬盘”,充斥着知识和信息。我们与实践越来越疏离,正渐渐成为一个工具人。(反面论证缺少实践会造成的后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易行难,行以广才。那么,从今天起,让我们学会实践,以砥砺才干,用双手,将青春才华,写在试卷上,更要写在大地山河之上!(引用陆游的诗句,呼应标题,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总评

本文开头别具匠心,从材料故事入手,娓娓道来,然后宕开一笔,善于“讲故事”,即通过大量同类事例,激发共情,引发读者思考原因。进而顺势提出观点“实践砥砺真知,砥砺才干”。然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运用仁人志士实践的例证充分论证观点,并运用假设论证,从反面入手,指出远离实践的危害。接下来联系现实,尤其针对很多沉溺于虚拟世界的青少年,指出应重视实践,才能成就自己、有所作为。文章章法井然有序而又灵动自如,意到笔随,文采斐然。

(0)

相关推荐

  • “10000小时理论”,成为专家不可缺少的2个因素:时间和实践

    春节里,亲戚家孩子来家里住下玩,孩子就读高三,成绩很不错.闲聊时候没放过鼓励机会,我问了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在学习上超过大多数同学的?" 答案非常棒,接地气,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 ...

  • 王琨三年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28岁 第一年: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首先要明确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主动参加市区各级各 ...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选修课《网球与人生》第八讲 ——学而时习,知行合一

    又至六月多雨时节,我们<网球与人生>选修课迎来了第八讲的教学.本次课程以"学而时习,知行合一"为主题进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课程开始,谭老师为我们做了击球动作示 ...

  • 自学ps(学而时习)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对于熟记掌握特别重要,尤其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学了忘,会了,过几天又不会了的情况是常有的.所以,学了.会了,还要常练,技能的掌握就是熟能生巧. 这里的4张图片,图1图2是 ...

  • 学而时习悟自生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一股国学热也悄然而起,关乎民族千年大计的教育事业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古代诗 ...

  • 学而时习铭初心 淬炼奋进担使命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务必要加强学习,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课题".同时要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做到 ...

  •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我了一个对牙...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我了一个对牙齿问题很灵的方子,并且专门叮嘱,只可用药,不可外传! 民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齿有问题的人应该会感同身受.师父给我 ...

  •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了我一个祛湿...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了我一个祛湿气很灵的方子,并且专门叮嘱,只可用药,不可外传,但是今天我违背祖训要将它写出来!   现代的人身上十有八九都有寒湿的问题,身上湿气重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红豆薏米茶, ...

  • 学员学车时一定要学好这3点,拿证后就是“老司机”!

    N01学好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的作用是为驾驶者提供指引,比如告诉驾驶者方向和地名.哪些行为被禁止.哪些情况需注意等等.无论是科目一.四考试还是平时上路开车,都会碰到交通法规问题,如果不了解这些交通标线, ...

  • 【作文家园】研学之旅

    作者简介 有一个女孩,她热爱阅读,喜欢文学,但她并不文静:她古灵精怪,喜欢旅游,擅长绘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她就渴望和大家一起发现美 ...

  • 从几篇原作看考场高分作文共同点,大家学起来,适合高中生

    高考考场作文最大的特点是两个:读者就两个,阅读时间奇短无比.所以如果你想要写给大众百姓.青年学生然后让他们对你的观点啧啧称赞.频频点头,那可就搞错对象了!(平时的考场作文一般只有一个读者)你如果想要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