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乡贤——庄河“儒林泰斗”刘滋桂
误用为刘滋桂肖像的照片,实为其弟刘滋楷。
1
2
4
3
刘滋桂,字馨山,庄河镇人(现庄河市城关街道),1852年(清咸丰二年)出生于家业中落的宿儒世家。为庄河新式教育的创立者,有庄河“儒林之泰斗”的盛誉。
近日,我们在庄河实地采访了刘滋桂旁系亲属刘兆玺、刘天贵以及庄河民间文史研究者孙德宇,查阅了相关史志和文献资料,先贤刘滋桂的事迹和形象在我们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倡导新式教育广育英才
刘滋桂酷爱教育事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资助寒俊学而有成,在当地产生深远的影响。刘滋桂幼年随父亲去沈阳读书,后又受叔叔授书多年。他勤奋学习,苦读经、史、诗、文。1894年(光绪二十年)由廪生考中甲午科优贡生。1896年,刘滋桂出任梨树书院山长。他教授学生循序善诱,寓宽于严,最喜奖励知进取的贫寒学生。“戊戌变法”后,他积极响应维新,锐意改良。1906年10月,庄河建置伊始,同知廷瑞比较重视兴学施教,遂敦请刘滋桂回庄河任劝学所的总董。刘滋桂就任后,积极倡导擘画办学,邀集地方绅士,反复劝导募筹学款。1907年,他在原天后宫两廊旧房创建庄河第一所新式小学校,聘常英额为校长,附属传习、劝学、宣讲阅报诸所。当时曾有记载他办学经历的匾记:“窃维斯校之立,改旧规模施新教育,以立富强基础。惟望后之踵其成者,随时扩充,力求进取,无毁始功,广育英才,以与列强争雄,胜于环球之上,固非仅庄境一隅之幸也”。1909年,刘滋桂筹组简易师范科,同年辞去教育总董职务,投身于教学生涯。1911年3月10日,他在简易师范科首届毕业生《同学录》的序言中嘉勉师生说“值此奉省时局日形困难,庄境之学校渐将发达。充职员者必具一片之热诚而教授不卷,为学生者必惜寸阴以孟晋蠠没不遑,庶几桑梓学务日趋有功。而肄业诸君亦可蔚为成材,作他年之栋梁矣!”1912年以后,刘滋桂先后在庄河师范、岫岩师范、大孤山崇正女中、哈尔滨女子中学、庄河国师等校主讲语文课,他虽至桑榆之年,但精神矍烁,视传授知识为乐事。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东北,桃李遍布各地。刘滋桂长期教书,数十年的甜酸苦辣,深感师生授受间的快意,对顽生严责后的苦痛,曾为“心虽向学,而肠莫充饥”的贫生向社会求援的呐喊,也因学生中闱或发迹而喜悦。在他任劝学的总董期间,有一个家境极贫寒的学生叫伊长泰,刘滋桂深表同情,为了资助他完成学业,刘滋桂向社会呼吁为他募捐,在募捐启文中写道:“……祖孙二人,孀孤相吊,不呼庚癸之粮,焉举丙丁之火?愿深寒士之甑尘,思医贫儒之菜色。苏枯泣槁,端赖衣举,育士养才,共襄义举”。1903年,又资助寒士史伊源投考吉林法政学校,该生毕业后历任法官,直至奉天高等法院院长职务。
力成一代名儒严谨治学
刘滋桂治学严谨,经、史、诗、文涉猎广泛,曾被庄河人誉为“我邑儒林之泰斗”。他不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经常和学友们朝共明窗,夜分灯火,用心苦读。由于他的逐渐积累,知识更加广博。他与当时的大藏书家袁金铠先生结有深厚的文字之交,这为他的广泛阅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因其在沈阳设馆,常年将妻室寄养许家,于是又与著名的“许氏三观”及其他浒东文人等常常相互切磋学问,情谊十分深厚,其《诗钞》的文风便与东浒诗人许文运近似。尤其与《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八世孙蒲英灏文交颇密,曾借阅蒲氏原著手稿,对他研究《聊斋志异》一书的结构特征、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者生平与著作等裨益很大。他曾在《聊斋志异》中写过数百条眉批,并从原著手稿发现,其中有28篇为通行本所无,遂经由蒲英灏刊印了《聊斋志异逸编》,刘滋桂为该书写了序言,详细介绍了“手稿由蒲氏七世孙于咸丰、同治年间携眷移居沈阳时,随身带出”的过程,随后他又著有《聊斋志异逸编评注》一书刊行。他的《序言》及《评注》现在存放在辽宁省图书馆,为后来研究《聊斋》的不少学者作为资料依据。另著有《易经汇解》、《故文辞赋钞》两书待刊,因“九·一八”事变未付印。他在《诗钞》中大部分描写木耳山以及大孤山一带自然景观,如《木耳山八景之六》“花木无多春亦艳,楼台虽小月能容。松林如画添幽景,好趁夕晖写淡浓。”在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之外,他亦将其诗笔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地,透露着一种进取,向上的情怀。
主张施德政痛斥腐败
刘滋桂对他生活的现实环境深有感触,对所处社会的弊端进行抨击,展示出他正义、刚直、至善、爱憎分明的品格。他细致研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挖掘蒲松龄著作“目击清初乱离时事,思欲假借狐鬼,撰成一书,以抒孤愤而谂识者”的内在中心。希望社会行施“时值太平终岁苦,惟翘白首望清宫”那种行施德政的主张。在他看来,当时面对连年饥渴,万民流离,蒿目焦思,仅存皮骨,做官的若不怜这等苦难,不肯救荒救溺,这个地方的政治绝对好不了。如1928年春,直鲁难民路过庄河,每天有数百人之多,他呼吁庄河各界筹粥锅救济,自己将教书的半年薪水金全部周济给难民中的老幼残疾者。他写出了许多这种主题的启、诗、呈文、谢表等文字。其中表彰“俯询颠末,剪恶扶良”的“清官”,如《已末暮春和庄河县长廖彭升任银州留别四章》中“嘘植万民征吞忝,肃清四墅涤尘毛。可怜庄属攀辕者,借冠无绿转郁陶。”同时也批评揭发一些把持官府、设立名目、凭意科敛、枉法贪赃、受贿循情而干尽伤天害理勾当的大小官吏,发出“仕途黑暗,公道不彰”,“小民脂膏竭尽,困苦已极”的呼声。
他晚年把社会现实、个人遭遇、各方面体验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写出大量的诗篇。如“人逢得意须知省,事到违心且放宽”(《秋日述怀》)。他的《恢默书屋诗钞》四卷线装一册,1928年在沈阳刊行,藏于辽宁省图书馆。
1934年刘滋桂病逝于庄河镇,终年82岁。刘滋桂作为一代名儒、一方乡贤,终生生活清苦,执著教育,热心公益,为人友善,竭力资助寒俊。他为贫民而囊,他对污吏而怒斥,从大量的诗文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他养他的这片故土。
采访手记
当记者采访到刘滋桂旁系孙子刘天成时,这位79岁的老人向我们展示了刘氏家谱及其父刘滋楷的照片,我们惊奇地发现,刘滋楷的照片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大连市志》上刘滋桂的照片是一样的。对此,刘天成老人回忆道:“当年大连来人找我要刘滋桂的照片,没有找到,我就把爷爷刘滋楷的照片拿给他们看,刘滋桂是排行老大,我爷爷刘滋楷是老三,他们是亲哥俩,相貌肯定相似,可以作为参考。就这样,他们把我爷爷刘滋楷的照片拿走了,至于为什么会错用为刘滋桂的照片,就不得而知了。”据此可知,现行《大连市志》上刘滋桂的照片实为刘滋楷。
图1.庄河县立高级中学校正门。
图2.庄河县立高级中学校教室一瞥。
图3.1928年刊行的刘滋桂《恢默书屋诗钞》。
图4.刘滋桂旁系亲属刘兆玺向我们指示刘滋桂老宅遗址。
图片均为徐举摄影、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