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验】​​颜德馨老创制的治疗感冒的效方

四时感冒务明时气疫气
感冒之名,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中,然类似感冒之描述,在《素问》中即有。
如:“风邪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痛、恶寒。”
迨至清代温病学说兴起,不少医家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之气有关,《类证治裁》更明确指出“时行感冒”之名,然治疗总不外乎祛风解表之法。
余以为,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季节,往往夹四时不正之气而入侵,春季之温、夏季之暑、秋季之燥、冬季之寒和梅雨之湿,固是自然界之变化,但在四时之中,又有气候失常之时。
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暖,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乖戾之气,都能入侵人体而致病。
另又有感受“疫气”者,则高热、口渴、阵阵剧咳,甚则呼吸困难、紫绀、咯血、舌红、脉数,更不可以作“伤风”治,故曰:四时感冒务明时气疫气。
余治四时感冒,首辨寒热虚实,总不忘乎时气疫气,故喜用清热解毒,但常灵活变通。
若风寒遏表,症见高热无汗、形寒、头痛、鼻塞流涕等,则用宣肺开泄腠理,倡以寒温并用,如羌英汤(羌活、大青叶、蒲公英)发汗退热,亦可用于风热不著者,投之辄效。
若风热袭肺,症见高热面赤、汗出气粗、咽痛等象,投银翘散、抗毒饮常效。
银翘散可日服二三剂,抗毒饮为经验方,由羌活、大青叶、黄芩、白芷、苦参、蛇床子等组成,具有抗病毒作用,尤其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发汗用药首推羌活、清水豆卷,加柴胡可促使发汗退热。
若高热长盛不衰,上病下取,釜底抽薪亦为良策,外邪闭肺,热不得泄,出现高热、气粗、张口抬肩,用泻腑之法,常能使邪从下走,以达到退热祛邪之目的。
然老人感冒,又当别论。
盖老人肺虚,外感时邪,易伤肺阴,且常反复不愈。
古方人参败毒散、参苏饮虽治虚人感冒,但药性偏于温燥,仍非所宜。
而陈士铎《辨证录》中加味补中汤一方,临证用之多验。
该方由黄芪、白术、麦冬、当归、党参、柴胡、花粉、陈皮、茯苓、升麻组成,主治虚人感冒,持续不愈,或易于感冒,时作时辍,头痛鼻塞,畏寒倦怠,午后低热,咳嗽胸满。
若表邪重者可酌加荆芥、防风、苏叶。
此皆经验之谈,可资参考。
本文摘自《颜德馨》,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