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蛋”】/ 陈济身
“土鸡蛋”
陈济身
最近我在微信群里,读到了这样一篇不是文章的文章。信息里说的也真是太精彩也太形象了。我觉得一点也没有夸张。这样的崇“土”心理,也真的让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这位群友是这样说的。如今有些城郊乡村,有这样一些婆婆妈妈大嫂阿姨们,为了发家致富,相互学习,在乡间的荒山杂地
上,用尼龙塑料线网,围了个不高不矮大小不等的鸡场,散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土鸡”。
这些半路出嫁的“土鸡”们,在圈子里寻欢作乐。尽情的享受着不长的“鸡生”。公鸡们不时的仰脖高唱“喔喔喔”,母鸡们也时不时的自得其乐,“哥大哥大哥哥大”。自由散漫地觅着食,也不忘“诞生”几个“土鸡蛋”。多少个鸡窝窝里,也就有着一窝又一窝“空降”鸡蛋。
再说城里的婆婆妈妈大嫂阿姨们,一群群的免费坐着公交,说说笑笑的趁早來到乡里鸡场,买走了一筐筐,一篮篮,多出城里一倍价的“土鸡蛋”,再高高兴兴的免费坐着公交,返回城里。有时也买几只“正宗”的土鸡。“内行”的比划着乡里的土鸡就是不一样。你看那冠,你看那脚,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乡里的婆婆妈妈大嫂阿姨,才是土生土长,“精”得很,见一天的生意做得差不多了,便趁着天还不晚,也一样成群结队的,说说笑笑的免费坐着公交,从城里打个來回。低一倍还多的价格,从城里进了一批批的洋鸡蛋。也补充几只“土母鸡”。信息里还说,这是近二年万众创新,才有人想出来的花花招招鬼把戏。
我在前几年,也看见过街头巷尾的单干户,蹲在墙角角里,用着一只黑布袋袋,袋里装着不多的“土鸡蛋“和一些谷糠。说家里才养三只土母鸡,生蛋不多,自已舍不得吃,出来想换点钱,给孩子买个书包啥的。价格当然要比洋鸡蛋高出一倍多。
那天我见她刚刚卖完,便就转了一圈,來到斜对面的鸡蛋铺里,专拣小的洋鸡蛋挑。小洋鸡蛋更像土鸡蛋。又回到街巷边边卖起了“土鸡蛋”,做起了小本生意。一天可卖几轮。赚个差价几十元,百把元。一点不显形。乐咪咪。
2019-09-02于湖南株洲
End
作者简介;陈济身,80岁。浙江海宁人。设备工程师。中国中车株机公司退休。爱好写作,《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家。文字散见多地报端和网络。一家小报有我的专栏,《陈爷爷讲故事》。
●
主一位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一旭 韩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