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无聊,可谓登峰造极

Apr.

11.2020

中国人的璀璨特性与世界相通,但唯独一点登峰造极,那就是——无聊。

去年自驾内蒙,跟着导航走在一条两旁皆是绿茵的小道上,那天阳光很刺眼,路面上本应该白晃晃得不见青色才对。可是不知为什么,那条路上布满了蝴蝶,五彩斑斓煽动着翅膀,映出星星点点的光辉。奇怪的是,车子走近了,这群蝴蝶也落在路面上不飞走,于是总有可怜的蝴蝶被来往车子碾过身躯。但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阻碍蝴蝶的前赴后继,它们围绕着同伴的残尸,依旧成群飞舞。

就是一条这样美丽又残酷的路,本以为它的名字会叫作“蝴蝶路”或者“香妃路”之类,但导航上却赫然写着三个字——“无名路”。实在是让旅途中的我们梦碎谷底,感叹一声毫无情趣。

后来,便对每一条路名都稍加留意,才愈发觉得中国的路名实在是缺乏新意。如果说那些国道、省道是为了方便人们记住起始地和目的地,才千篇一律地命名为“京哈高速”、“沈海高速”、“鹤大高速”之类的,那么对于某些“出师无名”的道路就应该有点深意或源头。但是令人失望,那些刻意表现出来的深意和源头又显得那么无趣。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路叫做“建设路”,其次是“解放路”、“中山路”、“人民路”,这些完全雷同的名字甚至出现在同一座城市里,例如广州对“中山”一词情有独钟,仅仅是市区内就有八条中山路。当然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许多地名都起得不谋而合。例如“三棵树”、“四棵树”、“五棵松”,这种数树的名字,看在村民们对绿化建设痴迷的份上也可以理解,但是那些城市边缘的村落,无论离城几里,统一都叫“三里屯”,这就太缺乏创造性了。

如果你觉得在给道路起名字这件事上,我们表现得很没有主见,那么我想除此之外更多精神上的贫瘠会让你更加无语。也许是在学校里的生活使然,尽管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标准答案下无法培养个性,但毕竟校园还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所以很多时候,还是会有些开放性的活动,像饭后甜点一样穿插在学生们的主食生活之间。

但是走出了校园,之后的日子才逐渐明白,原来循规蹈矩才是社会的主流,而在这种程度上来说,学校的教育并没有偏差。以我毕业后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来说,面对很多刚刚接手的事情,我都习惯性地问一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得到的答案永远不变,千篇一律皆是“之前就是这样做的”、“这是前人留下的经验”、“领导一直就是这么安排的”,让人没有质疑的余地。但是鲁迅先生这时候可忍不住要反驳一句了:“一直如此便对吗?”

与曾国藩同一时期的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在著作《中国人的弱点》一书中写道:“'你问一个中国厨师,面包里为什么不放盐?’答案只有一个:'我们在面包里就不放。’你再问:'你们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冰制食品,为什么不留一点过冬?’答案也只有一个:'不,我们这儿冬天从来没有冰制食品’”。

这位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年的传教士最后这样评价中国人:“一位拉丁诗人信奉一句格言:'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他住在中国,会把格言改成:'试图寻找事物原由的人,是要倒霉的’”。

其实我倒觉得他还不算真正了解中国人,因为以我来看,这不是导致那个时期中国人陈腐混沌的原因,使我们不问出处且墨守陈规的最根本因素,或许是我们骨子里的无聊和不解风情吧。

在中国,最让外国人羡慕的或许就是我们安定的秩序了,但这种“保护”其实也造就了国民“一切行为都有人管”的态度。很多事物都被标准化了,所以鲜有关于自由或冒险方面的向往。相比于“创造”本身,“延续”往往是更明智的选择。在这种文化的推澜下,我们能够从封建王朝走向革命就已经是一大壮举了,更何况如今“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很多历史上必然的波折都被这个时代所磨平了,那么这种时候,人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荒废这种骨子里的“平铺直叙”,而转向国外的“抑扬顿挫”呢?

所以,中国人的无聊是最刻骨铭心的,也必然会在时代的浪潮中经久不息。这一点,并不一定会铸成中国人的缺憾,反而由繁入简,算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智慧。

雨萌小站

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