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小跟班

一起背诗、读书、打太极、站桩、健身、打游戏、看电影、撸串、K歌、逛小吃街……没有小棉袄,就培养出来一个志趣相投的小跟班。

在健身房做仰卧起坐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各种兴趣班。应试教育不变,终究是看成绩。校园玩得花样再多,才艺展示不断,无非为了招生。

强烈的商业目的和考卷一锤定音,注定了教育的枷锁和缺陷。

社会教育,是“人人不会像你妈妈那样惯着你”,是一种弥补式的教育,你被惯起来的任性和无知等等,社会一巴掌一巴掌地会给你把欠缺的教育弥补回来。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磨平棱角”。

剩下了的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家庭教育。我认为,勇敢、坚韧等很多品质,只有跟着父亲才能更好地被塑造。

参加作协小小说沙龙

关于孩子的教育,几点自己的想法,与大家探讨。

1.选择兴趣爱好,一定要选艺术寿命长的,能够陪他到老的,“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另,大人尚且缺乏自律,别指望孩子凭自己的一时兴起去坚持。威逼利诱,各种手段,最终让孩子坚持住他的选择。

2.像大禹治水一样,“疏胜于堵”。既然难以避免手机,互联网这些东西,就有节奏有节制有条件地引导他去接触,陪伴他去接触。

3.陪伴是管教的前提。没时间陪孩子,就别指望能管着他。

4.自己斗地主,让孩子看书。这不科学。身教大于言传。

上太极课

5.我当了十多年编辑,十几年教练。绝对笨和顶级聪明的确实有,但皆是千里挑一。把技艺传授给孩子,用他们理解的语言和形象的方式去表达很重要,孩子学不会,多是大人不会教。这点,庄子很厉害,善用生活中浅显的东西类比抽象高度概括的东西,这是个本事,多数人没有,反而生气愤怒去责备孩子。

练习蛙跳

父子练习陈氏太极拳

河南武术队女队主教练、 中国武术九段、国家级裁判马春喜老师给娃娃指导动作。马老师曾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zhu席,周zong理表演峨眉刺。

带娃去云台山参加一个太极拳活动,看到很多人打太极,他说我也会,说着就开始比划。一旁的马老师笑着给他指导动作。

中国的很多词都很有意思。譬如谈恋爱,两人先谈谈,才可能恋上,恋久了,才可能爱上。这是一个名词,也是三个关系逐渐递进的动词。譬如,养育,生养是一回事,教育是另一回事。而,育比养要难得多。

说不上哪种教育方式最好。我们都是井底之蛙,无非是谁的井口大或小点,都是囿于经验、学识的限制,做出的有限判断罢了。惟愿孩子有个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大脑,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活出点我之为我的不同就行了。

欢迎在文末留言板一起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