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好不好,就看孩子在饭桌上的表现!这些餐桌礼仪再不教就晚了
不知礼, 无以立,真正的教养体现在饭桌上。
有次亲戚带着孙子鹏鹏到家里做客,吃饭期间,鹏鹏对其中一盘菜十分喜欢。
出于礼貌,我们便将这盘菜放在离孩子比较近的地方,小朋友吃的很开心,基本上整盘菜属于他一人的架势。
孩子奶奶在这个时候并没有提醒他稍微节制注意礼貌,反而干脆将菜拉到孙子一个人的面前,说,“咱都是一家人,到这儿就是到家了,也没啥客气的!”。
现在想来,也大概知道为什么这孩子都十岁了,却完全不懂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父母长辈没有给孩子教授正确的餐桌教育,孩子自然也不会懂得在餐桌上礼貌待人。
我们常说,看一个人教养如何,值不值得深交,就应该和他一起吃顿饭。因为,中国人大多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交流感情、联络感情,但是吃的时候也是考验对方的最佳时机。
一个人的素质怎么样,在饭桌上可以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一个人的吃相和礼仪,就可以很清晰的反映一个人的家教和素质。
中国父母在对孩子吃饭上,有操不完的心。
只要有孩子在,父母长辈在饭桌上简直就像服务员。饭好了先把孩子喂好了自己再吃饭;孩子不吃,还要追在屁股后面一边玩一边喂,一遍又一遍地督促孩子多吃点。
而在其他国家,孩子吃饭也是如此折腾吗?
朋友从美国回来,每每看见家人追着喂孩子,都会感叹中美吃饭的巨大差异,她说:中国人对孩子的深爱,往往具体化为“吃”。从代嚼口哺,到勺筷并施,再到追赶喂饭,只为孩子能多吃一点,全然不顾孩子感受。
而在美国,在孩子能拿得动勺子时,父母就不会再给孩子喂饭。孩子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想吃啥就选啥。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孩子家长决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并且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的吃相。咀嚼不许出声,不允许吸溜吸溜地喝汤,更不许满嘴饭菜讲话。这和我们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而不重吃相大相径庭。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放手让孩子抉择。孩子完全可以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是饱。如果为了贪玩而不再吃,挨饿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在抉择和承当中,孩子会长得又好又快。
在韩国,孩子吃饭画风也是另一种“平静”。
而前两年突然大火的表情包“民国宝宝”就是出了名的吃货,每当看到民国认真吃饭的样子,就让人觉得欣慰,不禁感慨为何能这么听话的吃饭?
其实,饭桌上的韩国孩子,韩国的父母在饭桌上的表现像是长者。
在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饭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从老及幼的顺序给屋内的人盛饭端饭添饭,完毕,还得目不斜视,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对饭桌上的长辈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一顿丰盛的饭菜!”
韩国的孩子吃饭时,怀着的是一颗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即使是饭菜并不是那么的可口,但是他们会懂得把“不要、难吃”这一类伤人的话转化成“谢谢,不用了”这样的礼貌用词。
因为,每一顿饭都是做饭者花费了时间做的,如果小孩子在餐桌上体现出不喜欢、嫌弃的行为,得让做饭的人多伤心。
别让孩子输在餐桌上,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让孩子在享受美餐时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感恩中长大,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学会的道理。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完全模仿国外习俗文化,而是想让每一位 父母知道:教会孩子懂得在餐桌上礼貌待人、待物,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餐桌教育绝不是单纯的餐桌礼仪、餐桌文化,以及尊老爱幼,感恩教育等,它更多地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教养问题。
有教养的父母,才能在餐桌上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记得2017年,香港回归20年,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同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她的专访。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句话:“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请一个工人,煮饭什么事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
而林太太的大儿子也曾经说:其实妈妈做的饭菜很简单,但是因为有妈妈陪着,吃的就香。因为吃着妈妈亲自做的饭菜,一股暖意会从舌尖一直暖到心窝,内心也会升腾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林太太有自己的山川湖海,却也能安于厨房、 、餐桌,为自己爱的人,为爱自己的人,纤纤素手在柴米油盐的烟火凡尘中,修出最接地气最安稳的幸福。
和家人一起吃饭的餐桌上,藏着整个家庭的幸福。吃饭是一家人相处最愉悦的时间,更是亲子沟通的最佳时机。
原美国总统肯尼迪家庭。拥有5个孩子的母亲罗兹夫人,就利用晚餐时间,做智能训练。她在餐厅门口挂了一个告示牌,把当天剪下来的新闻贴上,孩子们看完上面的消息后才坐在椅上吃饭。进餐时,彼此便发表对当天新闻的意见,话题广泛。
这对年幼的弟弟或许较困难,但在兄姐发表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学到了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吃晚餐时,家长一定要杜绝两种死板的情况出现在自家里:
一是不允许孩子们吃饭时说话,一家人只顾闷头吃饭,跟猪吃食没有区别;二是只顾自己说话,把餐桌当成对孩子训话的地方,让孩子感觉吃饭是一件煎熬的事情。
懂得在餐桌上融洽相处,把一起吃饭当做是幸福事情的家庭,孩子 在成长过程中,才会感受到充足的爱与快乐。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从小教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上的礼仪,这是保证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事业和人际交往上都是重要的前提。不要感觉孩子还小觉得这些无所谓,坏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教养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是永恒而无限的。
这些餐桌礼仪,需要趁早教育:
教育学家尹建莉老师曾说过:“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餐桌礼仪文化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人有社交性,我们每天都与周围的人接触、联系,每天都有吃饭,而饭桌就是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场合。
好的餐桌礼仪,不仅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让孩子在今后的社交中获得良好的印象。不要等坏习惯定型了,再去费时、费力、费心去纠正,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