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白鹤仙师''的传说渊源是什么?

兴宁市流传的民间传说中,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传说一样,很多都是带有神话性质的民间故事,而这些民间神话故事的背后,又往往反映了当地真实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很多没有书籍记载、久已失传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渊源,往往可以在这些不起眼的民间传说中找到蛛丝马迹。这真是亟需保护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前常常听到老人家说“白鹤仙师”这个名字,似乎与求神、算命这些相关,当时觉得蛮神秘,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听闻罗岗镇开发旅游资源,查阅一下,才知道这个“白鹤仙师”是一处民间道观,位于兴宁市北部罗岗镇。

兴宁白鹤仙师山。网络图片

罗岗镇四面环山,地形起伏较大,中间以低山丘陵及沿河平原带为主。“白鹤仙师”地处海拔626米的“冬瓜嶂”之上。据说是冬瓜嶂在北部群山中就像一只戏水的仙鹤,“白鹤仙师”因此得名。

兴宁白鹤仙师山卫星图。

山如白鹤

那“白鹤仙师”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他的渊源,和“石古大王”一样,连老人家都讲不太清楚了。本地故老相传,“白鹤仙师”是九天玄女娘娘的徒弟,据说有一天,九天玄女俯看人间,就像我们看谷歌卫星地图那样,刚好看到闽粤边界的冬瓜嶂,仿佛是一只昂首飞翔的仙鹤,便对身边的白鹤徒儿说道:“此山像你,必是与你有缘,你便下去那里传道如何?”白鹤徒儿谨遵师命,便驾云下界,依九天玄女娘娘吩咐,在此山上苦心研道,从此后这座山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圣山。后人在此设立道观,香火不断,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朝圣者不绝。

白鹤像。网络图片

按此传说,“白鹤仙师”乃是九天玄女娘娘的徒儿,自然是属于道教人物。但是其渊源在现代道教大派全真派、正一派两家中记载不多,“白鹤仙师”的大名,多在福建、广东、江西这个区域流传的民间道教“闾山派”中出现。

闾山派,俗称闾山教,是在闽越巫文化的基础上,在两晋道教文化的薰陶下,唐宋间于闽、赣、粤等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道教流派。由于其根系闽越故地的巫道文化,千百年来与这块土地上人民的社会生活十分密切,具有很深厚的社会基础及影响。闾山教是道教下落到地方社会的产物,属于世俗化的民间符箓道派。

闾山派重视安镇科仪、地理风水。福建龙岩的闾山派传度受箓仪式后,考法者得到的度牒文书,内中地理符命中就提到“吾奉混天教主道德天尊勅,谨牒青乌白鹤仙师度、六任地理仙师度、杨救贫鲁仙师度、吕才郭仙师度,右付弟子法执照”,可见白鹤仙师是闾山派的度师之一。

兴宁白鹤仙师观。网络图片

符命中同时提到的杨救贫,就是客家人敬重的风水大师杨公。传说杨公有三件宝物,第一件是九天玄女娘娘授给他的无字天书;第二是白鹤仙师点化他后送给他的“赶山鞭”;第三是铁灯盏。因为天书无字,必须铁灯盏点燃后,才可以显字供阅读。看来杨公的本领也是九天玄女娘娘和白鹤仙师传授的。九天玄女娘娘在闽粤赣风水地理传承中是主神,白鹤仙师被传说是她的徒儿,而且往往和她的大名同时提到,猜想白鹤仙师的仙术主要可能也是地理风水等门类。

兴宁白鹤仙师。网络图片

浙江南部的苍南,也传承着“白鹤仙师”信仰,多地都有大小不一的供奉白鹤仙师点,许多其他神庙祀神都有配“白鹤仙师”塑像。当地传说的“白鹤仙师”则与“丁令威”发生了联系。《搜神后记》记载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但是这位“白鹤仙师”在这边传说是元始天尊的座下门人,经天尊指点,欲修成大罗金仙,周游天下名山,访仙学道,造福于民,后称“康圣府白鹤大帝”。

浙南白鹤仙师—练武场。网络图片

其实浙南靠近福建,历史上曾有多次战乱后福建、江西甚至广东的民众“反向”往北移民至浙江南部的记载,所以浙南文化民俗多含有来源于福建、江西的内容,与浙北面目大异。当地流传的“白鹤仙师”信仰,猜测十有八九也是来源于福建,可能也与闾山派有关。至少,“仙师”一词,就带有明显的独特的福建民间信仰印记!至于传说中“白鹤仙师”的师父因信众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这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特色了。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流行“白鹤仙师”的地域,通常都流传有各种与“鹤”有关的民间武术传承。比如福建的''白鹤拳''。传说中反清复明的五枚大师一次采药时,巧遇蛇鹤相斗,获得感悟,创立了“蛇鹤影形”拳,后人称她为“白鹤仙师”。 五枚将“蛇鹤影形”拳教给徒弟方七娘(有传说是洪熙官之妻,后称方永春)。康熙间方七娘在永春传拳,称“永春白鹤拳”。后来流传的《白鹤仙师传真法》乃是一部拳法书。这里的“白鹤仙师”,与山上的“白鹤仙师”之间的联系,不禁令人遐想。

网络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