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下的个性化阅读
蒲玉香、马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感悟,倡导个性化阅读.
怎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
1、会发现。 发现是创造的眼睛 .我们从学生的"发现"开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引导他们对课文进一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并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丰富多彩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语言实践.学生在学习《小珊迪》这课时,文中的“我”目睹小珊迪的惨状,面对小珊迪的殷殷期待,动情地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弟弟。”学生质疑:“那个先生会善待他的弟弟吗?”梳理内容,学生发现文中的“我”富有同情心,被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他们觉得这句话应补充为“我会永远好好照顾你的弟弟。”这是他们的一点发现。
2、引导旁注阅读。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从众心理,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在课文的旁边加以标记,就是“旁注”。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学生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这样,学生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他们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是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3、注重延时评价。《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扼杀了其它学生的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4、创设开放情境。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限制性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多设置一些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倡导个性化阅读,更新了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1、个性化不是自由化。经常在课堂上听到一些说法:“大家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背)哪一段就读(背)哪一段”,因此,课堂上异彩纷呈,有的当画家,有的当播音员,有的当表演家,还有的当观众。如果作为课后对内容的升华或者一堂语文活动课还说得过去,但如果放在学生对课文理解之初,那是不太适宜的。阅读教学还是应倡导多读,感悟体会,个性化阅读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不是自由化,是一定理论和规律下双方个性的张扬。
2、个性化不是普遍化。一提到“个性化阅读”,不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不研究文本的特点,普遍地让学生讨论,或者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种普遍化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制约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很多: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知识储备,课文的特点,教师的个性化素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潜能的开发。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