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所副部级大学分布于18省市,这个大省最委屈

每年高考,学子们十年寒窗,都想鲤鱼跃龙门,考入心仪的好大学。
在全国数千所大学中,位于金字塔塔尖的自然是31所副部级大学,他们拥有最雄厚的科研教育实力。比985、211含金量更高。因为这31所大学都是985高校,但985高校有的并非副部级大学。
所谓“副部级大学”其实是中管高校的俗称。因为这31所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为副部级,列入中央管理的干部序列。而其他的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是正局级,由教育部或者所在主管单位、主管省份管理。
回顾历史,1992年,全国确定了首批14所副部级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与北大合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000年,增加7所,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2003年,再增加11所,分别是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可以看出,后两批都是京外大学。一共是32所,由于北京医科大并入北大,总数为31所。
此后,31所副部级大学定型,至今18年再未增加。
从分布来看,31所大学位于被4大直辖市和14个省瓜分。
首都北京是最多的,原本有8所,由于北医大与北大合并,减少为7所(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航、北理工、农大),但仍然一骑绝尘,远超其他省市。
并列第二是上海和陕西,各有3所。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高校资源富集,拥有复旦、同济、上海交大3所。
陕西似乎令人有点意外。而陕西论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在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中排名第14位,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强省差距不小。但副部级大学数量却秒杀这些强省。
这也是有其历史原因。位居中部的陕西,是国家的战略大后方,而西安又是西北的最大城市,地位重要。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大量高校、工厂搬迁、安置到陕西,带来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所以,陕西形成了“三西”领衔的重点大学阵容,即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北农林。
位于第二阵营的江苏、湖北、天津3省市,各有2所大学。这与南京、武汉、天津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分不开的。南京曾是国民党时代的首都;武汉是九省通衢的中部枢纽,民国时期曾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天津曾是北方第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技教育的发展。如天津大学前身是1895年光绪皇帝圣旨御批成立的“北洋学堂”,后改名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
北京、上海、陕西、江苏、湖北、天津这6省市,共有19所副部级大学,占总数的60%以上。
其余12所均匀分布在12个省市。东三省各有1所,即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地区6省1市,除了上海、江苏外,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各有1所,即山大、中科大、浙大、厦大。唯江西没有。
西南地区的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演了成渝双城记。广东、湖南各有1“中”字头大学,即中山大学和中南大学。
而兰州大学是西北地区除了陕西“三西”之外,唯一的副部级大学,也是31所副部级大学中最西部的1所。
除此之外,有13个省份没有副部级大学,包括5个自治区和8个省市。这当中,感到最委屈的可能是河南省。
论地理,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论文化,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论经济,河南GDP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粤苏鲁浙;论人口,河南是第三大省,仅次于广东、山东,同时也是高考大省。
论城市地位,郑州是全国仅有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但同时也是这9个城市中唯一没有副部级大学的城市。其余8市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
所以,无论是哪一方面来说,河南没有副部级大学,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而从31所副部级大学的分布看,大部分都位于省会城市。但也有例外。比如辽宁(大连理工)、福建(厦大),都不在省会,力压沈阳、福州。
31所副部级大学不少是综合性大学,也各有学科侧重。如人大、北师大、南开以文科见长。哈工大、西工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北理工、北航、华中科技,是理工科名校。
北大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代码10001。虽然传统上也被认为是文科为主,但其排名01号的却是数学学院。北大数学,也是全国最强的。最近火遍全网的数学大神韦东奕,就是这个10001大学01号学院的。
另外,31所副部级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属于中央管理。但就学校管理而言,其中的26所归教育部领导。中国科技大学则隶属中科院。
北航、北理工、哈工大、西工大4所大学则由工信部领导,这4所学校传统的“国防七校”中的4个,培养大量航空、航天、电子、核技术、兵器等专业人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