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书法之六:禅心墨趣狮子林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历史悠久,从建筑时代来说,它仅次于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为元代园林的杰出代表。如今,狮子林作为苏州园林的特色典范,每日都迎来众多的参观者。但是,它的前身,确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禅寺。一身而兼有禅林与园林风格,在众多苏州园林中堪称独一无二。

狮子林的得名,即源自佛教典故,因为佛弟子形容佛祖讲经说法,是威力无比的“狮子吼”。狮子林的兴建,最初是禅宗临济宗虎丘派的高僧天如惟则的弟子们为供养尊师而集资兴建,由于园内有众多北宋花石纲遗留下的湖石,这些太湖石形态各异,犹如一头头狮子,故而将具体物象和佛教禅理结合起来,为草创而成的寺院起名狮子林。

苏州园林中像狮子林这样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园林并不多见,大概只有狮子林和沧浪亭。不过,随着狮子林从佛家转手到俗家,尤其是商人巨贾之家,其花园游赏的趣味逐渐掩盖了原先的禅理佛韵。

狮子林的最后一位拥有者是建筑师贝聿铭的叔祖贝润生,贝氏修葺狮子林后原打算对外开放,最终因时局变动而未能实现。离狮子林不远的苏州博物馆即为贝聿铭设计,其地原是拙政园的一部分,现在被改造成这个样子,它与周边环境尤其是拙政园是否协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人的欣赏水平就是如此,盖棺定论,还有待于后人。

虽然贝聿铭在童年时经常出入狮子林,但青少年时代都在外地,接受西式教育,对苏州园林并不熟悉。成年后的他第一次访问园林,已年届六旬。那是在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的带领下游览留园,听完陈从周的解说后,他又回到留园入口,把曲曲折折的进园路线又走了一遍,以体会园林布局的讲究和妙处。殊不知,那等同于缘木求鱼。因为留园根本不是以这个入口为出发点而设计的,真正的入口大门在东边,已经被推倒,改成了停车场。

苏州四大园林中,真正具有历史感和鲜明时代特色的,只有狮子林和拙政园。据说,倪云林曾参与过狮子林的设计,如果在游人稀少的时日,找对位置,放眼望去,多少还是能看到倪氏山水布局的影子。

狮子林的第一任园主天如惟则,是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的徒弟。中峰和尚则是赵孟頫的老师,赵孟頫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书札,即是写给中峰明本。而且中峰本人也善书,只是我在狮子林里里外外找个遍,也未看到他的书迹。只是在“卧雪室”内看到了他的徒弟天如惟则的画像,从画像看,师徒二人可谓貌合神似。在画像的两旁,有落款为赵孟頫的楹联: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应该是后人集赵字而成的楹联。

中峰明本和天如惟则

在天如禅师的画像上,还有几行文字说明,但有不严谨的地方,如把禅师的法号“惟则”错为“维则”。

狮子林的书法作品,最著名者当属听雨楼藏贴,这套碑刻汇集了唐褚遂良、颜真卿以及宋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诸多名帖,且刻工精美,神采毕现,是不可多得的佳品。此外还有文天祥的梅花诗草书,亦写得飞扬生动。

除听雨楼藏帖,狮子林的匾额楹联也颇具特色,其中,我最喜欢晚清探花、苏州人吴荫培所写一副楹联:浩劫空踪畸人独远,园居日涉来者可追。由于它和乾隆所题“真趣”二字共同悬挂在真趣厅内,故而也沾了皇帝的光,楹联做成金底黑字,十分大气漂亮。吴荫培的字本来就好看,如此装点,可谓锦上添花。我在苏州探访过许多名人古墓,有的至今都还留有吴荫培当年组建“保墓会”大力维护的痕迹,殊难可贵。

还有一副楹联,一眼望去就觉得不俗,词句典雅,楷书清爽,隐约有张裕钊的韵味:红药当阶越鄂相辉堆绿被,青蜂架石郁林遥建迓归舟。此联的书写者是彭谷孙,晚清人,我在苏州小王山摩崖石刻中也见到过他的题字。

写得好的楹联,还有揖峰指柏轩的楹联:看十二处奇峰依旧,遍寻云虹月雪溪山,最爱轩前千岁柏;喜七百年名迹重新,好展朱赵倪徐图画,并赓元季八家诗。此联与轩名、环境十分贴合,而且对仗工整,是苏州园林里不可多得的故有专题好联。

当然,也有莫测高深、不知所云的联语。比如,立雪堂前的唐寅对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此联挂在此处,让人莫名其妙。立雪的典故,人多指为宋代的“程门立雪”,但若以狮子林原为佛家丛林的渊源来看,这个立雪应该是禅宗二祖慧可的“断臂立雪”。不管是儒家还是佛家的用意,其楹联都没有体现出来。

总之,狮子林作为苏州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园林,可看者并不仅仅是一堆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其内在的禅心墨趣,亦引人入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