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第一个中文译名为什么叫“蝌蝌啃蜡”?
“可口可乐”,这个全球最著名的汽水饮料,每秒钟售出19400瓶,每天有17亿人次的消费者在开怀畅饮。然而,Coca-Cola进入中国的历程,却有着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可口可乐
20世纪二十年代,Coca-Cola决定进军中国市场,于是就在天津建立了一家瓶装饮料生产工厂。工厂建成了,首先要在大门口竖起一块牌子,让人们知道这家工厂是生产什么的。
“Coca-Cola”这个英文名字肯定不能直接照抄,得把它翻译成中文名才行。翻译成什么呢?厂里的中外员工绞尽脑汁,美国员工毫无头绪,中国员工也束手无策。
这时,一位大神站了出来,拿出毛笔在白纸上写下四个大字:蝌蝌啃蜡。
美国领导一看,笔画数挺多,字儿挺飘逸,就它了!
第二天,一块崭新的招牌挂了出去,在厂门口迎风飘扬。
可口可乐生产线
把“Coca-Cola”翻译成“蝌蝌啃蜡”的这位大神到底是谁,已经成为翻译界最大的未解之谜。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大神肯定跟“Coca-Cola”有仇。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出现了一款奇特的饮料——“蝌蝌啃蜡'"。这款奇特的饮料,颜色上酷似酱油,味道上甜中带苦,名字上更是给人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打开以后吧,还冒着“肥皂泡”。
围观的人很多,购买的人却很少。没过几天,新鲜劲儿一过,就更加无人问津了。工厂里堆满了滞销的瓶装饮料,厂长急得团团转,却百思不得其解。
可口可乐
直到几年以后,有一位高人指出了问题所在,厂长这才恍然大悟。这时,已经来到了1936年。
“Coca-Cola”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中文译名,就连大名鼎鼎的英国《泰晤士报》上都刊登了该征名广告。“Coca-Cola”开出的悬赏金额是350英镑。
350英镑,约合人民3100元,这“Coca-Cola”也未免太小气了点吧?
实际上,不是“Coca-Cola”小气,而是我们忽略了年代。在当时那个年代,350英镑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68000元人民币。
可口可乐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勇夫就站了出来。当时有一位中国人,在英国伦敦留学。由于经济上比较拮据,他在好友的推荐下兼任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中文教授。这一天,他正在宿舍里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当看到报纸上的这则征名广告时,他显得非常兴奋。
一方面,他对“Coca-Cola”这个词汇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他手头刚好缺钱。
第二天,他按照报纸上的投稿信息,将自己的稿件寄给了“Coca-Cola”公司。
可口可乐在中国
没过多久,“Coca-Cola”就公布了最新的中文译名: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这个名字,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称。它既是音译,又是意译。它既能引起消费者的品尝欲望,又迎合了中国人求吉利、盼安乐的心理需求。对消费者而言,“可口可乐”一词留给人的印象就是“既爽口又爽心”,进而产生喝一瓶的冲动。
又过了几个星期,“Coca-Cola”公司向英国伦敦寄出了350英镑现金,收件人:蒋彝。
蒋彝
蒋彝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画家、诗人、作家和书法家,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他的名字,被收入20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
从“蝌蝌啃蜡”变身“可口可乐”,“Coca-Cola”很快就在中国流行开来。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
可口可乐在中国
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截止到2014年底,可口可乐已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90亿美元。截止到2020年底,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了43家工厂,员工总数达45000人。
2020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营收达到399.41亿人民币。
写在最后
可口可乐进军中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中文译名非常重要,甚至攸关整个品牌的生死存亡。Mercedes-Benz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时,曾用过“笨死”、“奔死”等令消费者窒息的中文译名,后来才改叫“奔驰”。
finger lickin good
肯德基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曾做过一个广告,用上了一个颇为经典的英文句子:“finger lickin good!”然而当时的翻译,却把它翻译成了“吃手指!”,让消费者误以为要把自己的手指啃了。真可谓糟糕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