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闲话归和离

秋夜的风,轻轻从树叶尖上掠过,窗外半边月的微光,穿过摇曳的树影,洒在窗台上,淡淡如水。

习惯于夜间工作的我,坐于窗前,透过玻璃片,偶尔看到有飞机从半边月下飞过,无意间,心里颤抖了一下,丝丝刺疼,从心底涌起。真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唉,那折腾人心的乡思无端涌起。

前几天,驾车从老家小镇出发,经过小镇北门头的长途汽车站,几个拉着行李从车站里走出的老乡,满脸挂着喜悦。此时车里的我,萌生了想留下的念头。归来与出发,前者大多脸上表露的是喜悦和释怀,后者却是恋恋不舍。

多年来,无数次扮演着这两个角色转换,归者和离者。两种角色不断地轮流扮演着,每次的心情却都不同。一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在外谋生,心里不断地思念着故乡。这种感觉,年轻时非常的淡薄,也许是年轻吧,被外面精彩的世界吸引着,忙着赚钱,忙着呼朋唤友,有时甚至忘记了白天和黑夜,乡愁很少涌上心头。那时,故乡对自己来说,落后、闭塞,也没有觉得它有多值得留恋。

到了而立之年,思乡的感觉,变得非常的浓烈。特别是逢年过节,更加迫切。没空回乡下,会到菜市场备了三牲及香烛纸钱回到寓所煮熟,用托盘装好,摆到西边阳台,三牲的鸡头朝着故乡的方位,烧香点蜡烛,拿酒扭开瓶盖放到三牲边。

然后,双手合十拱三下,虔诚跪下叩拜。嘴里细声禀告:“列祖列宗,因无法回家,就在此备了三牲和薄酒银宝香烛,请各位列祖列宗收下……”等等话语。

有次七月十四中元节,在菜市场的三鸟行买鸭子碰老乡阿陈。他一手提着一只鸭子,一手提着装着花纸香烛的袋子。阿陈一家搬到斗门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因为顾谋生,故乡很少回去。他家在斗门买了地建了房子,每个节日都按故乡的例俗去做。

有时候,回到家里,呆的时间长了,又会萌生了出外漂泊的念头,呆在家里的空闲时间越长久,外出的念想就愈加强烈,最后只得拾好行李,踏上外出的路途。

(0)

相关推荐

  • 祈福

    平日不见人影的乡间小路变得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香客络绎不绝.观音菩萨胜缘日,祈福许愿的人特别多,附近出土四尊清末石人,乡民膜拜并集资修了观音堂,沿用旧名"戴飨堂". 外婆铿锵有力地 ...

  • 质胜文则野076 海黄香烛台 20200508林海微澜

    看看这两件:海南黄花梨香烛台.   这两件不成对,只是外观大致接近而已,粗看粗用的将就对付.仔细一对比,还是说不上一模一样的成对. 烛台上的红烛残蜡还有劣质的香料气息遗存,昨日遗痕.香烛台是圆木旋转车 ...

  • 靖州锹里三江溪五龙祭祀

    舞龙祭祀(龙本亮) 五龙祭祀是靖州锹里三江溪人世代传承下来的祈福仪式.它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走向成熟.清光绪靖州直隶州知州金蓉镜在其主修的<靖州乡土志>中有"投足歌呼效葛天,四时 ...

  • 【随笔杂记】闲话功夫

    【随笔杂记】闲话功夫

  • 【随笔杂记】闲话杂语

    【随笔杂记】闲话杂语

  • 【随笔杂记】小城读书郎

    三月份里,永忠告诉我,南门头小学准备筹办一间读书吧,供学生和村民阅读,叔打算让我捐赠一批书籍. 后来,叔也跟我提起捐书这件事.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与永忠.华哥等人在高涧村旧址喝茶时,华哥是南村村委会的 ...

  • 【随笔杂记】城北的凤凰花

    雨霖岳母家后面的树,景乐拍 七十年代初,舅公是村里的生产队长. 记得奶奶讲过舅公的一个故事,有年农忙时期,舅公经常犁田耙田,裤筒卷到小腿位置.舅公每天在水田里劳作,这卷起的裤筒湿了干,干了湿,一穿就是 ...

  • 【随笔杂记】与老树相遇

    上周跟永忠打侧边鼓,我的意思是打算在周六或周日再骑一场长途. 永忠说:周六要上班,周日滨海收藏协会有一场会员交流日活动.周日有空吧?要不你也参加活动吧.叔也回来. 周六晚十点半左右,叔打了两个电话给我 ...

  •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 【随笔杂记】山水之间有清契

    今日立夏 四月里第二次去活竹村,在离村不远的下坡路旁边的石头,碰到有个老者在凿字,当时凿成的字是:出入文明.下句大家猜是"欢迎再来." 昨天,海哥在"三七"骑行 ...

  •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 【随笔杂记】母亲三两事

    母亲这个习惯,记不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兄弟姐妹们出门,母亲都会发红包买水. 记得小时候,每回到小镇玩,母亲除了给买东西的钱外,还要把一毛钱放进我另外一个口袋嘱咐我:这是救命钱,不到万一不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