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军人综合健康计划及其启示--文库版

美军军人综合健康计划及其启示

2008年,美国陆军开展了一项名为“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的项目,该项目旨在推动美军士兵学会创伤后成长,增强士兵的心理弹性。美国陆军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和塑造心理弹性,力图使美军士兵在心理和体能上同样优秀。这一计划在美军广受欢迎,士兵心理健康获得了有益的进展。

一、美军军人综合健康计划概述

美军的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着眼美军士兵的心理健康现状,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内容。

(一)美军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的理论依据

1、计划的产生背景

2001年以来,美军持续把兵力投入到海外的军事行动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面对着高压的环境、繁重的任务和持续的伤亡。这些都影响着美军士兵心理健康,造成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创伤,导致了较高自杀率和非战斗减员,严重制约着美军士兵的战斗力。执行任务归国的士兵无法摆脱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创伤,他们在军队和家庭中的表现让人堪忧。为了应对士兵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心理专家的建议,国防部制订了军人综合健康计划。

2、计划的理论依据

2008年,在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凯西将军的邀请之下,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指导美军制订了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积极心理学倡导开发人的心理潜能,增强人的心理力量,使人学会创伤后成长。心理弹性是主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心理弹性关系到士兵能否适应环境,并在走出环境后,正常地生活。培养心理弹性能帮助士兵自我调整心理,使心理状态随着环境变化而调整,在适应环境变化中使自己变得更强大。[1]

(二)美军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的内容

美军军人综合健康计划涉及五个维度,包括物理、社会、情感、精神和家庭,这些维度的有机组合构成了计划开展的各要素。适合士兵的各类学习风格,项目使用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服务的模式。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制订了一套个体适应性较强的测试与训练项目。

1、心理健康测试

心理健康测试采用名为“全球评估工具”的调查问卷,完成问卷大约需要二十分钟。问卷重点关注心理优点而不是心理问题,注重对个人优点的发掘与认识。测试结果用于评估受训者情绪、家庭、社会和精神四个方面的情况,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2、自我提高课程

课程仍然采用在线模式,内容包括了针对上述四个维度各设的一门选修课和针对创伤后成长特设的一门必修课。必修模块课程注重引导人受测对象感知生命意义、强化个人优点、追求新的可能、改善人际关系,升华精神境界。这一模块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模块致力于发展人们的心理力量,强化个体应对困境的能力。

3、工作骨干培训

为了使该计划能够在美军各部门普及,各级部队需要心理骨干的协助。心理骨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所在部队设计心理弹性培训计划,教会部队的领导者如何传播心理弹性知识、开展心理弹性训练。

4、开设训练课程

在军官培养学校开设必修的心理弹性训练课程,从基础上帮助后备军官培养心理弹性。这种强制性的措施保证了计划的效果。

美军110万将士均需要接受这一培训,而这一课程也得到了大多数美军士兵的好评。该计划有效地为一部分美军解决了心理问题,增强了他们的心理弹性。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士兵排斥这一计划,拒绝接受健康护理,这些主要缘于美军队内部的价值观。[2]

二、借鉴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的必要性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增多

伴随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我军使命任务的拓展,我军参与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多,在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军参与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抢险救援、维稳处突、国际维和、参与护航等关系国家建设、国际安全的任务。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虽然没有战争军事行动那样激烈的对抗,但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抢险救援行动中,军人身处高压环境,面对群众的伤亡、毁坏的家园、任务的紧迫,军人心理受到极大冲击,导致压力水平的骤增,影响任务完成质量和身心健康。维稳处突行动中,军人需要面对来自普通群众的不解,暴恐分子的攻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国际维和任务中,维和官兵远离家乡、身处动荡异国,高强度的维和任务,紧张的地区气氛,无不影响着军人的心理健康。护航任务中,官兵长期远航,远离亲人,同时要面对海盗的无休止的袭扰,各种因素的交织使官兵的压力水平显著增高。

(二)官兵心理弹性亟待增强

作为执行军事任务的主体,官兵时刻面对着各种压力和考验。官兵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弹性水平,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逆境和压力,保证官兵敢打必胜。目前,我军官兵的抗压力水平和心理弹性水平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时代原因,我军年轻官兵主体多为八零,九零后。这一时期的官兵,受社会、家庭环境影响,压力承受力普遍较弱。另一方面,军人的抗压力训练不足。抗压力训练只在少数部队开展,大多数军人很少参加此类训练,导致在任务中遇到的心理压力难以自我调适或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在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官兵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创伤、挫折和困境,这些是难以避免的。我军职能使命要求官兵及时从挫折和逆境之中走出,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任务重去,需要官兵具备良好的心理弹性。我军官兵心理弹性水平不高,这种不足直接影响着军人服役期间的表现和退伍后在社会上的表现。[3]主要表现为在经历创伤和挫折之后,一蹶不振,甘于现实,不思进取,处在困境之中无法自拔。我军官兵心理弹性水平的不高缘于心理弹性理论知识在军队内部较为缺乏,相关的心理行为训练更是很少。

(三)心理服务需要优化提高

我军心理服务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与我军担负的使命任务有不相适应之处。一是部队心理服务工作发展不平衡,各部队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心理服务工作水平很不一致。有的发展较好,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有益的效果,有的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很好发挥作用。二是基层心理服务工作力量薄弱,我军的心理服务机构主要设置在师一级单位,但官兵主要集中在基层连队,心理服务工作与官兵有一定距离。基层恰恰是最需要心理服务的地方,应继续探讨如何将心理服务工作渗透到基层。三是官兵对于心理服务的态度令人担忧。在军队这个崇尚荣誉,崇尚英雄的地方,官兵潜意识里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弱者的表现,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些文化因素影响着心理服务工作的实效。借鉴美军的军人综合健康计划可以为有效解决上述不足提供必要参考。

三、计划对我军心理服务工作的启示

美军作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军队,其心理服务工作开展时间长、专业化水平高,我军借鉴美军开展心理工作的经验具有的可行性。美军军人健康计划体现了其着眼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该计划体现的理念,采用的方法,关注的焦点,对我军开展心理工作具有启示。

(一)促进军人综合健康

美军提出塑造心理和军事素质同样优秀的士兵的理念,对美军心理工作具有统领性意义。我军心理服务工作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还没有像美军那样把军人心理健康上升到与军事素质同等的高度,也没用提出军人综合健康这一概念。新形势下,为了贯彻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想,必须促进军人的全面健康,打造心理和身体同样健康的高素质革命军人。

1、把握提升心理健康的紧迫性

美军近年出现的高自杀率和非战斗减员率,凸显了军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警示我们心理健康对战斗力的影响已经不亚于军事素质,不能仅仅把心理健康放在次要的位置。当前我军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官兵的心理健康同样提出了挑战,军队对军人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要全面把握提升官兵心理健康的时代紧迫性,切实把心理健康放在提高打赢能力的关键位置,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军人都能以健康的心理投入军事斗争准备中。

2、加强心理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

提升军队心理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心理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发挥统领指导的作用。目前,我军在总部召开的会议和政工条例中强调了心理服务工作,但都呈现零散化,缺乏系统、全面、权威的文件精神指导。着眼形势任务需要,在2009年四总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心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颁发更具权威与效力的《军队心理服务工作条例》。条例应对我军心理服务工作的目标与宗旨、制度与原则、机构与人员等相关事宜作出统领性规定,为全军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此外,要制定《军队心理服务工作实施细则》,为军队各级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具体指导,规范和统一军队心理服务工作。

3、坚持促进官兵发展

心理服务工作不仅要帮助官兵解决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还要专注于促进官兵的成长发展。官兵的全面健康和发展需要健康心理的支持,心理服务工作要着眼培养高素质军人,不断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官兵的健康发展。我军心理服务工作要立足官兵的长远发展,着力开展发展性心理咨询。要围绕引导官兵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发挥潜在能力,更好地适应环境;如何提高官兵心理弹性,增强心理能量,有效应对挫折困境;如何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塑造坚固的心理防线来开展。

(二)培育心理健康文化

乔治-凯西认为,美军开展军人综合健康计划面临着文化的挑战。不愿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和逃避心理健康治疗,这是美军士兵中的普遍现象。在我军内部,这一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要促进军人综合健康,必须在部队官兵中大力培育心理健康文化,为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思想基础、舆论支持。

1、促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心理健康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官兵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要促进心理健康宣传。围绕提高官兵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并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既要体现上级的高度重视,又要吸引广大官兵积极参与,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使官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形成官兵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2、引导官兵正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文化的形成还有赖于官兵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一要引导官兵正确看待自身的心理问题。要破除心理问题是弱者表现、会被他人耻笑,影响自己发展等偏见和误区,树立心理问题并不可怕,也不可耻的意识。二要教育官兵正确对待他人的心理问题。教育官兵要关心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不能轻视或远离他们,要使他们感受到组织和战友的关心,这对于尽早消除心理问题是有帮助的。三要引导官兵正确解决心理问题。在官兵中树立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寻求帮助的意识,可以找人帮助或寻求心理咨询,尽可能将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增强官兵心理弹性

美军的军人综合健康计划以培养军人的心理弹性为重点,旨在引导官兵学会创伤后成长。培养良好的心理弹性能够帮助官兵有效抵抗各种外在因素对心理的不良影响。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增多和军事训练实战化的大背景下,增强官兵心理弹性,利用心理弹性激发官兵的心理力量,对提高我军军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1、普及心理弹性知识

要把普及心理弹性知识作为心理工作的一项任务,围绕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弹性理论,以讲授、读书的方式开展。使官兵认识到心理弹性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培养方法,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点。引导官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进行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在挫折和困境中顽强应对,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

2、开展抗压力训练

抗压力训练是增强官兵心理弹性的重要路径。应该在军队中普及抗压力训练,使每名官兵具备一定的抗压力能力。在军事训练实战化背景下,使官兵持续暴露在压力环境下,心理上不断受到挑战,引导和激发官兵抗击压力的能力。压力环境的设置要体现实战化,着眼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军事斗争准备,呈现官兵随时可能遇到的情境。通过训练使官兵掌握应对压力的策略,获得内心体验和实践经验。注重激发官兵在压力环境中的心理力量,提升抗压力水平。

3、开展心理弹性选拔

把心理弹性作为衡量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并写入军事训练计划中,在心理测试中加强对心理弹性的考察,以此引导官兵重视并增强自身心理弹性。在选拔特殊岗位人才(特种兵、潜艇兵、飞行员)和选派执行重大任务的人员时,要通过考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心理弹性水平,来确定参加任务的人选。通过这些看得见的指标,促使官兵在工作生活中把心理弹性放在突出位置,有意地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水平。

(四)促进官兵家人心理健康

军人综合健康计划涉及多项与家人有关的内容,体现了家人与军人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我军主要关注军人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军人家人的心理健康关心不足,美军的做法值得我军借鉴。 [5]

1、军人与家人心理的影响

军人与家人的心理健康是相互作用的。家人的心理健康制约着官兵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生活水平,军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家人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度。和谐、温暖、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官兵保持良好心情,化解官兵心中的不快和压力,对官兵的心理健康有利。家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则会加剧官兵的压力,让处于困境之中的官兵艰难挣扎。家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军人的心理健康。

2、积极维护家人心理健康

一是部队的心理服务设施和人员要面向官兵的家人,为他们提供心理服务。鼓励官兵家属遇到心理问题时,到军队心理服务中心或寻求心理服务工作者的帮助。二是要畅通家人获得心理服务的渠道,确保家人有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帮助。部队心理服务机构可以为家属开通热线,设立专门接待家属的咨询室。三是部队要定期对官兵家属开展心理知识教育,使官兵家属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在外执行任务官兵的家属,要及时开展相关工作,使家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及时消除心理健康隐患,为在外执行任务的官兵做好坚实的后方工作。

(五)建立网络化的心理服务平台

在美军的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的内容中,前两项都是基于网络平台完成的。在网络时代,开展网络心理服务具有广阔前景。

1、我军开展网络平台的优势

目前,我军军事综合信息网取得了较好的覆盖率,基层连队基本开通了军网。利用军网开展网络心理服务工作平台,省去了重新建网的麻烦,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我军小、远、散、直单位众多,利用军网可以有效解决了这些单位开展心理服务难的问题,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官兵不必到心理咨询室,不必面对心理咨询师,在较为保密的条件下获得心理服务,解决了“面对面”的难题,消除官兵对隐私问题的担忧。[6]

2、网络心理服务平台的功能

心理健康知识模块。该模块主要为官兵提供相关心理健康和咨询知识,知识模块要体现差异性,既有适合专业人员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板块,也有适合一般士兵学习的基础板块。使官兵不出营门就能掌握所需的心理知识。

心理健康测试模块。该模块应包含常用的心理测试量表,供官兵针对自身选择合适的量表进行测试。时间不宜过长,题目不宜过多。针对官兵的测试结果,系统给出分数和评估报告,并根据这一测试的结果,由系统制定学习提高模块的计划、内容。

自我学习提高模块。学习计划和内容由前一模块决定,官兵登录系统,便能继续上次未完成的学习提高任务,直至完成学习任务,并有系统给出最后的评价结果。官兵能凭借这一结果,认识自己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2]George W. Casey Jr. ComprehensiveSoldier Fitness——A Vision for PsychologicalResilience in the U.S. Army [J].American Psychologist,2011,1:1-3.

[3]闵波.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心理服务工作[J].政工学刊,2011,12:61

[4]陈林,韩立敏,徐英雪.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及其启示[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5:6-8.

[5]王芙蓉,陈林.美国陆军心理韧性培育——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3:568-570.

[6]宋建樵.政工网心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1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