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雍正行乐图,看看他如何玩转cosplay?

提到雍正皇帝,我们都会想到这是一位刚劲有力的改革者,给人以冷峻之感,让人望而生畏。但你可知,雍正帝也是一位萌声在外的皇帝呢?

雍正皇帝的萌,在于那句“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

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尧率部平定青海叛乱后,雍正帝给他下了这道谕旨。

是不是有内味儿了。大家忍住不要笑得太大声,还有更萌的呢。那就是,雍正皇帝非常直白地自称“朕就是这样汉子!”

雍正帝在给大臣田文镜的批复中写道:“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怎么样,感受到满屏的“萌萌哒”了吗?

今天我们就不细品雍正帝那些“雍言雍语”了,我们要一起品品的,是他着各种服装cosplay的那些“行乐图”。

所谓帝王的“行乐图”,以比较广泛的定义来说,应指描绘帝王日常生活中非仪式性的休闲活动方面的图画。

清初帝王的'行乐图”别具特色,尤其是在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行乐图”中,常见他们穿着不同民族的服饰岀现,装扮成不同的角色。

雍正这些千奇百怪的变装秀到底是为哪般呢?台湾大学陈葆真教授在《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答,那就是:我们雍正帝疯狂cosplay原来是为了早日上位

01

清朝皇室对传统衣冠制度的态度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谈一下清朝皇室对自己传统衣冠制度的态度。

清初从皇太极开始,便强调维护满洲“国语骑射”的文化传统,包括满洲语言文字、衣冠制度以及尚武精神等三方面。

皇太极不但如此明确主张,而且三令五申,训诫后代子孙必须严格遵守,皇太极之所以如此反复叮咛,主要是因为他从史籍中得知金代的衰亡,与汉化的弊端有关,由此而产生警惕之心。

皇太极十分严格地明示了后世子孙在何种场合应穿着何种服装的规定。他明确规定后世子孙,除了在战争“出师”和“田猎” 这两种情况下可以穿便服之外,其余场合必得遵照立国之初的法制,穿着满洲朝服。

由此可见,皇太极以满洲衣冠、语言、骑射三者,共为清朝立国的根本和本身文化传统的代表,不容任何改易。

入关以后的清初四帝,大致上都遵守皇太极的遗训,但在尺度上已有稍微放宽的现象。他们穿着满洲便服的时候,己不再限于皇太极所规定的“出师”和“田猎”两种场合,而是扩及平日家居的各种活动。

清人《康熙皇帝读书图》(局部)

到了雍正皇帝时,在他的画像中甚至开始岀现汉装打扮。

02

《胤禛行乐图册》

在目前己岀版的资料中,以两套《胤禛行乐图册》(以下简称A、B两册)较广为人知。

A册十六开,内容表现胤禛以汉人文士装扮,在一年四季中从事各种不同的休闲活动,包括:春天时的柳荫濯足、高山观云、花下听泉、水湄行吟;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A册)柳荫濯足

夏天时的蕉下乘凉、水榭观荷、竹下吟诗、苇间泊舟;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A册)水榭观荷

秋天时的乘槎浮海、折桂游园、东篱策杖、树下鸣琴;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A册)树下鸣琴

冬天时的倚松静思、据案作书、暖室展卷及雪中独钓等情景。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A册)暖室展卷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A册)雪中独钓

在每一幅画中,他的脸部和身材都呈现一致性的特征,具有写实性:脸呈长椭圆形,上宽下窄,眉眼细长,鼻形适中,口小唇薄,二侧蓄髭,身材高挑,表情轻松,略带微笑等。

B册十四开,内容表现胤禛身着各种民族的衣冠,显示不同的身份,从事不同的活动,包括:各种王公贵族,如:蒙古王公、射猎苗酋、刺虎洋人;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B册)射猎苗酋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B册)刺虎洋人

各种宗教人士,如:岩穴喇嘛……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B册)岩穴喇嘛

汉装行僧、降龙仙人和彩衣东方朔……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B册)彩衣东方朔

以及各种活动的汉人文士,如林间听泉、崖上观涛、苇间静憩、岸上观瀑、林间弹琴和松下题壁等。

清人《胤禛行乐图册》(B册)松下题壁

在B册的十四幅画中,胤禛的脸部特色与表情,都近似A册中各幅所见。在这两套册页中所见胤禛的脸部和身材特征都一致,也都近似于以下将要看到的《胤禛耕织图册》。

而后者(B册) 在每一幅的诗塘上,都有他的题诗,并钤有“雍亲王印”及“破尘居士”等二印,因此可知该图册应作成于他四十五岁(康熙六十一年,1722)登基之前。据同理,也可推断这两套《胤禛行乐图册》应作成于同一时期。

至于胤禛为何要以这种种不同的造形来呈现自己,原因可能是他除了以此自娱之外,更借此宣示他了解并接受不同族群,包括汉、蒙、藏、苗甚至西洋人,以及不同宗教,包括汉传和藏传佛教等各界人士的生活和文化。

简言之,他应是期望借由这些图像,来表现他具有广大的文化包容力,这是当时治理清帝国辖下多民族的统治者所必须具有的气度与能力。而他应也期望能经由各种渠道,使康熙皇帝看到这些画,并借由这种婉转而轻松的自我宣示,使他父皇在择立嗣君时,加重考虑到他的长处。

他不止一次地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心志,如见于以下《胤禛耕织图册》和《胤禛道装图》等作品中。

03

《胤禛耕织图册》与《胤禛道装图》

在《胤禛耕织图册》中,胤禛将自己和他的福晋打扮成农民造形,成为男耕女织的村夫农妇,在田间从事各种农事活动。

清人《胤禛耕织图册》

而在《胤禛道装图》中,他和他的福晋则作道装打扮。这反映了他对道教的兴趣,同时也显示了他与世无争的心态。

清人《胤禛道装图》

在以上所见的“耕织图”和“道装像”中,胤禛望似四十多岁之人,除脸部写实之外,其余的服饰和活动应该都是虚构的

简言之,以上所见胤禛的这些“异装行乐图”,大约都作成于他四十多岁之时,也就是登基之前。而在这些不同的“异装行乐图”中,虽然他的服饰不同、身份有别,但他脸上的表情始终一致,一直保持着惯有的庄严肃穆和浅浅的微笑。他的身体动作显得僵硬而不自然。

也就是说,以上这些“异装行乐图”中所见的他的活动,都是虚构的

皇子时期的胤禛所过的现实生活极为奢华。最具体的例子是:他在圆明园的深柳读书堂屏风上,曾命人画了十二位穿着汉装的美人图(《圆明园十二美人图》,原称《胤禛十二妃子》)。

图中那些女子衣饰之精美,与居室内所陈设物件之精致华贵,正足以反映此时胤禛在现实生活中享受醇酒美人、物质奢华的一面。

胤禛那种种的“行乐图”,并非只是为了好玩和趣味性而作,实际上,可能具有更深沉的政治目的在内。

他之所以如此表现,目的之一是试图借那种种异装的“行乐图”和“道装图”,表现他喜爱休闲玩赏的生活态度,显示他无心参与当时诸皇子勾心斗角、想被立为储君的政治纷争。 

原来,由于皇太子允礽(1674—1724)犯下了种种过失,致使康熙皇帝分别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和康熙五十一年(1712),两度将他的皇储身份予以废除;在此之后,其他诸皇子为了争取皇位继承权而各结党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活动。

当时胤禛年纪刚过四十。而前述两套表现他的《胤禛行乐图册》,以及《胤禛耕织图册》和《胤禛道装图》中所见他的相貌,看起来也正像是这个年龄的样子,因此可以推断这些作品应是他命人在这个时期制成的。也因此,这些图像应具有特殊的意涵。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他似乎特别喜欢使用他的别号“破尘居士”,时常用来签署(或钤印)书画作品。他似乎有意借“破尘居士”四字,来强调他看破尘世间一切名利与权位的人生观。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似乎企图借着那两套“异装行乐图”,来暗示他具有广大的政治、文化和宗教的包容力。同时,他也利用《胤禛耕织图册》这类作品,来显现他时常设身处地体会农民生活的心怀,以此呼应康熙皇帝因关心农民生活而命焦秉贞作《耕织图》的心意。

简言之,当时身为雍亲王的胤禛,似乎有意借由这种种轻松而非正式的图画,含蓄地表达他的心志。他借由那些图像所宣示的,至少有三个信息:他本身并不热衷名利和权力,但是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化素养与统治能力,而且他更切身时常关心所有农民的生活。

他十分巧妙而婉转地借这些图画为自己宣传,目的是期望康熙皇帝有机会看到(或知道)这些画,或经由各种媒介体会到他的心意,而立他为嗣君。

-End-

编辑:林芮  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

《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