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朱德满:愉悦的味道
愉悦的味道
作者:朱德满
编辑:董祖芹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有的人总想把一些事情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儿地加以研究,企图分清什么,探究出个结果来,但到头来总是一场空。比如,想起愉悦这两个字,就想起了蜜糖的味道,就想起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想起了闲适和自得。是呀,愉悦是莞尔的一笑,总让人身心舒畅,如痴如醉;愉悦是会心的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愉悦是一场不期而遇的喜雨,一阵和顺怡人的清风,一段曼妙沁心的歌曲,一声温润酣甜的问候!愉悦的神奇之处在于一下子就让你坠入其中,难以自拔。而此时,愉悦的味道总是无来由地袭遍你的全身,就象饥渴难耐时及时送上的一滴甘露一份面包,有着说不清的清香氤氲缠绵。
蒙娜丽莎是愉悦的,那神密的微笑一直令世界为之着迷,却让你始终无法揭开其面纱;婴儿的言动声笑是那样的醉人,曾让成人叹为观止,但谁也没有办法留得住它渐行渐远的脚步。
愉悦是闲适时的一滴蜜。汲汲于富贵,终日劳碌的人是感受不到愉悦的。我想严监生们可能会赚到大把银子,而且数起钱来可能也是快乐的。但是严监生们还是直到临死时对家里费钱点两只灯芯的事情耿耿于怀而不肯闭眼,他怎么可能有愉悦感呢?清代的李渔是闲适的,所以他就是愉悦的。翻开《闲情偶寄》,单凭这个书名就知道李渔是一个怎样的人,词曲歌舞,居室器玩,饮食颐养,一一都被写得煞有介事。书中所述诸般见地、诀窍、机巧、心思,其理多浅显,并且最可贵的是在肯言人所未尝言,又说得清楚明晰,今日读之,于笠翁精巧言论之外,却又如观一幅清初市井风情画,使人不时抚卷莞尔。捧读《闲情偶寄》,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读出李渔的闲情逸致,读出那份静心,而且还可以读出作者率性天然的真心,安然享受生活所赐的惠心。当然,这样的人在有些人看来,是不入流的,是不积极向上的,甚至可能还是妨碍社会进步的。但愉悦只与态度有关,而与政治无干。读李渔就是享受,正是李渔淡泊之心,成就了《闲情偶寄》传世佳作的令名。
愉悦是开不败的一朵花。愉悦的基础是会心,是心有灵犀的一点通。因此,愉悦就象一朵花儿一样,清晨的露珠在花蕊上滚动,欲滴未滴之时让你动心;一抹朝阳辉洒,把花蕊浅红的气息蒸腾了出来,不忍之心油然而生!愉悦就是这样的一朵花,开在合适的时候,展示在恰当的氛围。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把活在主人公记忆里的茶花女写得真实而美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激发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人士的创作激情,读着《茶花女》,你的眼前便不由自主地会浮现出一位娇美的小妇人!
年轻时候读过一本关于美女机器服务员的小说。大致的故事是一位日本男青年由于成天上酒吧饮酒,便对陪酒的女服务员产生了好感而难以自拔,因为那位美女侍应生只是微笑陪饮,却从不说一句话,根本不搭理小青年的示爱。这让小青年不能理解,终于想与女侍应共赴黄泉。一天,这个小青年从外面买来一瓶毒酒,要与女侍应同醉。女侍应果然微笑着陪饮。男青年因为喝了毒酒不治身亡。但女侍应仍然微笑着卖她的酒。故事结束方才揭示了女侍应机器人的身份。好象出版人还专门就此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本质一下。之所以想起这个故事也就是想说,一朵正在开放的花儿是多么美丽,以至于引起了死亡!小青年的死亡虽然是残酷了点,但却充满了天然的美感,我认为这种能够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也是动人的。
愉悦是成熟枝头的一颗果。年轻人只顾得上相互欣赏,而不懂得愉悦。步入中年以后,所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因此中年往往也会与愉悦擦肩而过。唯独老年,进入老年时代,经验和阅历积累渐臻佳境,人往往才会有一种愉悦感。你看骑青牛过函谷关的老子,用简短的五千言就把天地阴阳说得那样透彻,老年的李渔因此创作出那样的传世作品,让人不忍释卷,都说明老境恬淡,愉悦便会如影随形。你看那些挂在深秋枝头的果实,那些临寒不凋、经霜渲染的红叶;你看潺潺流动于霜天的溪流,洁净地能够一眼看到底,你不会不动心于那只高天单飞的孤雁,因为生命就在其中律动!
人是个非常难以说清的动物。我们读《病梅馆记》了解到,前人也对“病梅”感兴趣。断臂的维纳斯是人为造成的,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也是人为造成了,那没有办法纠正。但有的人却在创造着残缺美。比如残荷,秋冬时节,荷叶枯萎了,许多人就把这种颓败情况入画、入诗、入文章,以衬托彼时心境,表达彼时情怀。显然可以带来震撼,却不足以引起愉悦。
愉悦是神密莫测的一刹那。愉悦通常也是睿智的。我很惊诧于禅宗的顿悟。这是一种悟性极高的修炼办法。提倡的是一种直觉悟性体验,需要借助形象而又超越形象,从形象中领悟某种情致意味,只凭借感悟以“亲证”绝对真实。而愉悦就有这样的特性。在你不知不觉中,在不经意间的莞尔一笑,就象如来佛拈花微笑,佛的其他门徒均不明白,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会意而传。虽然愉悦只是一刹那的情怀,但却也不是就没有办法去实现这个目标。魏晋时期,一些名士偏偏在中年时期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成就。“何所为而来,何所为而去”、“为所为而来,为所为而去”的智慧问答就这样不期然地在嵇康与钟会之间被传神地描摹了出来,直让我辈后来人嘘唏不已。
身处现代社会,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忙碌的人生不会愉悦。但真正想达到愉悦的境界也并非难事。想过去我工作在淮河岸边的太平乡,每逢闲暇时,一个人来到淮堤上,凉风习习,野蝉肆鸣,不一会儿你就会把所有的烦恼全忘记,涌上心头的是不尽长天,缓缓流波,愉悦便会浸润你的全身。而身处城市,如果我们也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煮上一壶茶,一个人慵懒地坐在下午的暖阳里一边品茗,一边惬意地翻看着一本旧书,愉悦就会漫无边际地包围着你,直到瞌睡虫一时找上你的大门。或者,一边煮上一壶茶,一边沉浸在《阳关三叠》,或者类似《醉渔唱晚》等古曲里的时候,愉悦便会随时登门。
文化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