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早恋?离家出走?鬼知道他们的“心理”经受了什么!
“
2018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各位家长朋友,长假结束,熊孩子返校,终于松了一口气啊,有木有想高歌一曲的冲动?
但是,辅导功课这事儿,你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逃掉的!
家长说:被孩子的叛逆、厌学、考前焦虑折磨怕了……
呵呵,孩子的“心理”经受了什么,作为家长,你可知道?
健康是什么?
相信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吧!
确实,身体健康是健康的首位,但是健康可不只是说的身体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给人类的健康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你以为的“心理问题只能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不存在的!
青少年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
青少年时期是指人类7~18岁年龄段的发展时期。
急剧而又呈弥散性的身体快速变化容易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重要冲击!
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家庭教育
家有“虎爸豹妈”,对子女经常训斥或施以暴力。子女遇到困难求助无门,取得成绩得不到鼓励,长此以往,委屈、压抑、彷徨等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日常争吵不断甚至感情破裂导致离异,这些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严重的摧残。
“问题家庭”当道,家长本身行为不端、作风不正或品德败坏,上梁不正下梁怎能不歪,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可想而知!
学校教育
学校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当的方法,如体罚、使用不当言语等,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社会影响
社会的某些不良风气、现象及部分网络、影视剧等所带来的精神污染,对正处于”过渡时期“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青少年心理健康异常主要表现:
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心理健康呢?
智力正常;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人际关系和谐;
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主要内容是: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