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枫叶:剪辑时光深处的故事

“中原红木杯”

文 :枫叶 / 图:堆糖

“光阴逝水流,不觉老了春秋。”

然而,记忆总像岁月梗上开出的一串花朵,一直鲜活在时光深处,温馨中又带着一丝涩涩的酸楚。因它熏染了太浓的烟火,承载了太多的流年况味。那年,那月,那旧时光像带着淡淡惆怅的旧日美人,一直让人无法忘怀。

儿时,每逢到跟庙会的日子,常常跟着妈妈到十里以外的外婆家到娘娘庙上逛庙会。姥姥的家座落在山清水秀的罗山脚下,是个古老、淳朴、人口众多的大村落。因为每次跟妈妈逛庙会,不仅能在庙会上买到好看的发卡、吃上五颜六色的豆豆糖,还能看上几场热热闹闹的大戏呢。

大人们所说的娘娘庙,其实就是一个四周围着很高很厚的土墙。每个墙角还筑起了高高的瞭望塔,像古堡一样的建筑。两扇朱色铜扣斑驳了的大门,面南而开。人们都称之为寨子。老旧的土墙上,长满了暗淡起伏的苍苔,如同一幅沉淀了月岁沧桑的璧画。

距离大门大约几百米,就是一个大殿。里面是观音菩萨、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的塑像,她们个个慈眉善目,端坐在香火燎绕的殿中,接受众人烧香、祈福、三叩九拜。我们小孩当然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只管等,等一切序程完毕,妈妈和外婆还要到另外一个大殿去化布施。我和姨姨们站在台阶上,好奇又兴奋地望着热闹的大院子和熙熙攘攘烧香拜佛的男女老少。然后,姥姥领着我们到专门的大厅堂里吃斋饭,听姥姥说吃了庙上斋饭,大慈大悲菩萨保佑这一年都不得病。小孩子是不会理那些的,反正饿了就吃,吃完了还想着看戏呢。此刻,心早就跟着那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去了。

记得那天,天公不作美,总是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正看得高兴,那淅淅沥沥的雨就下个不停,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一步一回头,不得不往回走。

晚饭后等到雨停,天黑再去时,戏开演了,台下已聚了很多人。瘦小的我根本看不见戏台子上唱戏的,妈妈只好把我背在背上。

那咚咚嚓嚓的锣鼓,五光十色的戏装,令人捧腹的丑角儿,尤其是青衣的水袖,在五彩灯光下舞得宛如天上仙子,美仑美奂。至于她唱的什么,我听不明白。只看见身边的姥姥一直饶有兴趣地看着,嘴里不停地称赞着:“这个王宝钏唱得好、唱得好……”

台上端端一个出场,一个亮相就让我痴了三分,迷了三七。每场戏,似乎只有开始,没有结尾。因为我枕着咿吚呀呀的唱腔,就着媚色的灯光,随着铿铿锵锵的舞步,爬在妈妈的背上,我已然妥贴在一帘幽梦里,早已飞身上台也做了一个唱戏的角儿。直到台下一阵雷鸣般掌声才惊醒了我的伶人梦。

村里有个花婶,不是因为她姓花,而是穿戴得与众不同。大约三十岁上下,个不大,人长得玲珑清秀,常常是一身花红柳绿,却驾驭得风生水起。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脑后的发髻上老别着一枚绿色的簪花。

听奶奶说,几年前,花婶五岁的孩子突然溺水夭折了,从此她就得了臆症。整天疯疯颠颠,时而大哭,时而痴笑,到处求医问药都未医好,无奈,她婆婆在百里外打听到一个神婆,慢慢地将她的病治好了。可那神婆要让花婶顶着“仙姑”的名号给人看病,否则她的病还会复发,说因为“仙姑”已附了她的魂魄。她婆婆无奈,只好自己到生产队里干活,让儿媳妇做了“仙姑”。从此以后,花婶就成了给方圆百姓“驱病消难”的仙姑。当时,或许村里人都迷信,对“仙姑”倍加的祟拜,加上花婶有一张能说会道的 ,所以四面八方来供奉她的“香火”一直源源不断。

可这位尊贵的仙姑也和凡人有一样的爱好,爱抽烟锅。有时她可能没有烟丝了,想来我家蹭奶奶的烟丝,但她又不好明说,总是先给奶奶说一段“新闻”。她说话的时候老是一付很诡秘的样子。比如说:闲暇的午后,她可能烟瘾犯了,一副花枝招展的模样,扭着小巧的身子袅袅婷婷就出现在我家院子里,“老人家在忙啥哩?”随着一个悦耳的声音,花婶已飘然进了我家的屋门了。奶奶笑着,热情地招呼着让她坐下,吩咐我赶忙端茶递水。她笑盈盈地说:“快别忙乎了,我刚吃罢,不喝茶的。这小丫头长得越来越可人爱了!”说着用她那纤纤玉手摸了摸我的头发。等她端坐在炕沿上,就开始给奶奶说一些最近发生的“奇闻怪事”。比如说:“前几天哪哪下冰雹了,下了多厚多厚的冰雹,粮食、蔬果被打得精光,一颗不留;哪有个不孝子,如何如何虐待老人……昨夜哪儿又下暴雨了,那电闪雷鸣的势头,打得那一个响啊!老人家你猜猜怎么着了?把一棵百年的老槐树雷击得只剩了一副黑秃秃的残骸,原来那老槐树里有一只蜘蛛要成精哩!”她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声音压得很低。而且说话的神情丰富,眉飞色舞,嘴巴一张一翕,那张擦了厚厚白粉的脸由于激动挤到一起,挤得脸上的白粉恨不得簌簌往下掉。奶奶惊愕地赶忙问她:“不得活了,竟有这等怪事哩!”花婶稍稍停顿了一下,又安慰奶奶道:“不过没啥的,老人家,老天爷长眼啊,总算把那害人精给除了,也是好事哩。”忽然,她把话锋一转,那双似乎能“洞察一切”的媚眼眨了几下,又继续说道:“你瞧瞧,二憨那媳妇,两个奶子鼓得恨不得把衣服撑破,那腚肥得像水蜜桃似的,一眼就看出是个妖祸人的狐狸精,还瞧不起老娘我,嘿嘿!二憨那王八羔子吃绿豆,早晚还不得让那妖精给克……克……”最后那个字她没说出来,“呸、呸”恶狠狠地冲地上吐了两下。奶奶赶紧打圆场说:“她花婶,咱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先抽烟锅,顺顺气。我今天正好还想请你给我瞧瞧,这几天老做恶梦,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老觉着头昏沉沉的,浑身没有一点劲儿……”“好,好,老人家等会就给你瞧,这还不是小事一桩哦!完了俺给你送送。”没等奶奶说完花婶连忙答应着。于是奶奶便给她呈上了最好的烟丝,和她悠悠然地抽着旱烟锅,吞云吐雾地聊了好大一会功夫。之后,奶奶又端来热腾腾的红糖茶和她最拿手的槐花糕让花婶品尝。花婶一边吃着,一边啧啧称赞着奶奶的手艺。

等花婶吃喝完毕,奶奶盛了一碗水,拿着三根筷子,还有菜刀,又备好了香、裱纸等。将一切都准备停当,大约已到了掌灯的时分。

花婶洗了一下手,把她随身带的一根红布条系在头上,然后双手合十燃着几柱香,把黄裱纸烧了,一番虔诚地叩拜后。她的样子一下变得十分冷漠而古怪,和之前判若两人。

她先让奶奶在炕头上躺好,然后把那一碗水放在地上。将菜刀和三根筷子都蘸上水,在奶奶头上方旋了几下,一直这样重复了好几次。不知道口中叨咕着什么,过一会儿,她蹲在地上,想要三根筷子倒立在水碗中,可筷子怎么都站不稳,不停地往碗中倒下。她站起身,突然对着昏暗的灯光,双眼微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妖魔鬼怪快显身,再不出来,仙姑我就……”说着她把头上的红布带解下,在墙上噼哩啪啦地一顿打,灯火鬼魅似地跳跃着,闪闪烁烁,她擦了很多白粉的脸也跟着明明灭灭。

被“仙姑”这样一闹,我们姊妹几个吓得赶忙蜷在墙角,好像“鬼”真的在那个黑幢幢的暗处,正盯着我们呢,几个小脑袋低低地挤到一起,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气也不敢出。

又过了好一会,听不见任何声音了,我怯怯地抬头朝地上觑了一眼,看见那三根筷子已稳稳当当地立在一碗水中央,花婶一手提着菜刀,一手在奶奶头上,和胸前比划着什么。我心里暗自想,仙姑果然厉害,能让筷子服服帖帖地立在碗中。正在思忖着,“啪”地一下,花婶将筷子用刀打翻在地,她把水碗端到奶奶面前,奶奶轻轻吐了两口,花婶朝碗里扔了几粒米,又用食指蘸上水在奶奶头上,胸前划上“十字”后,就把碗里的水端到大门上倒了。回来捡起地上的筷子,叮嘱我们晚上再不要出去,让奶奶好好的歇着,说罢自己就要回家去了。奶奶拉过花婶的手,不知往她手里塞什么东西,花婶先推辞着不要,但看见奶奶很执意的样子,她最后还是拿着了。

昏黄的灯光下,她迈着猫一样轻盈的步子,蝴蝶般美丽的身影,飘飘然地出了屋门。

我们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儿时。似乎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事后,觉得有趣,也照花婶的样子做:让筷子立在水碗中,经过几次反复,果然也成功了,便暗自得意,窃喜了好一阵子。

小时候,我因为体弱多病,很受奶奶的宠爱,所以一直和奶奶睡在一起。奶奶的屋子只有一个很小的窗,即使在白天光线也不好,感到人影幢幢,犄角旮旯里的坛坛罐罐闪着清冷幽光,屋子里老旧的柜子和箱子,似乎都染上了太浓的烟火味,而烙上了光阴的印迹,显得古老而拙朴,泛着深沉和幽静的光泽,感觉屋子到处都是影子。而我却极喜欢,常常在这里看小人书,缝丑陋的布娃娃,还可逗猫儿玩耍,唯有这样可心如意的时刻,妈妈往往是找不到我的。

而对我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奶奶的心爱之物一一烟锅。它长约一尺多,黄铜的烟锅,紫红的烟杆,红玛瑙的烟嘴,被奶奶平时擦得一尘不染。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老物件,但在我眼里它是一件精美艺术品。闲暇时总喜欢拿起左右仔细端详,更喜欢闻留在烟锅里那独特的醇香味儿。

平日里,奶奶吸烟的样子很优雅的。她双腿盘着端坐在炕头,正好两只小脚蜷在腿下面。到了冬天便围着火盆,火盆是奶奶用红胶泥自己做的,紫红中透着喜意的光亮。这样,我们手冻了,尤其到了冬天玩雪,堆雪人时,可以随意把手捂在火盆上,那可是恰到好处的温度。

奶奶的眼神不好,时常用手婆娑着从小笸箩里拿出烟锅和烟袋,将烟锅放入烟袋里装烟丝,用手轻轻一摁,以防在油灯上点燃的时候烟丝撒落。再凑到灯上连着吸几下燃着,然后,就叭嗒、叭嗒不疾不徐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随着她均匀吮吸着烟嘴,烟锅里的烟丝在如豆灯光下忽明忽灭地闪烁着。

这时,奶奶的神情十分宁静。乳白色的烟雾从她嘴里不停地吐出,在她头顶形成一个个好看的小圆圈,又在空中袅袅地散去。每到晚上,我爬在奶奶身旁,全神贯注地看着她,发现奶奶苍老而浑浊的眼眸沉浸在一片安乐祥和之中。待烟丝慢慢地燃尽,她熟稔的将烟锅在火盆上轻轻一磕,把灰烬倒进火盆。又细心擦拭一番,重新装进了姑姑绣的烟袋,搁置在火盆旁的小笸箩里。从小就受奶奶的“熏陶”,对她那醇醇的旱烟味早已习以为常,故,嗅着也就安然地入梦了。

浮生若梦,眨眼已到中年,岁月里这些珍珠般闪光的记忆,不仅斑斓了少年的梦,也温暖了我人生的整个时光。

相关链接:

“中原红木杯” 第二届浣花文学奖征文启事

·END·

作者简介:

王慧琴,女,笔名:枫叶,70后。作品散见《塞上散文诗》《中国魂·散文诗》《南国散文诗》《宁夏日报》、《吴忠文学》、《吴忠日报》等报刊和公众平台,并在征文中获奖。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总监:徐和生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尾子

主编:烟花    清欢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朱晓燕

美编:无兮    ETA    张婷儿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 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