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熊继柏:六君子汤治眩晕,加这几味药效果才好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证,而且经常是和其他多个症状同时出现。面对错综复杂的症状关系,怎么样抽丝剥茧、抓住疾病的“要害”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国医大师熊继柏,从一则医案入手,看看熊老是如何做到从繁复症状中把握一点,用一张主方解决问题——
病案
梁某,女,64岁,长沙市退休教师。1987年冬就诊。
患者诉两个月前患头晕,兼呕吐、下肢浮肿,经某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及肾病水肿,住院治疗月余,取效不显。患病两个月来卧床不起,现头晕愈益加重,不能站立行走,若勉强坐立则觉天旋地转,头晕眼黑而昏昏欲倒;且时时呕逆,不欲进食,进食则呕,呕甚则多出稀白痰涎。视患者消瘦,面色淡白无华,两足浮肿较甚,气短乏力,声低息短。询及腰腿部酸痛,腹中微胀,食量甚少,大便溏而不爽,小便少而色清。舌淡苔薄白腻,脉象沉细。
患者症状表现固然复杂,然其主症则为三个:头晕、呕吐、浮肿。
头晕、眼花,甚者如坐舟车,自觉天旋地转,以致目不能开,身不能动者,为眩晕病。
呕吐在眩晕病中乃常见症状之一。凡眩晕之甚者,多伴呕吐;而眩晕兼呕吐者,又多属痰饮之证。凡眩晕病出现呕吐痰涎,胸膈痞闷,苔白滑腻,则是痰饮眩晕证的表现特点。
浮肿,《金匮要略》称为“水气”,后世称“水肿”。《素问·平人气象论》曾指出:“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金匮要略》并指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可见下肢浮肿当属水气为患。
今此患者眩晕与呕吐、浮肿并见,所以首先要考虑为痰饮水湿之眩晕。
再观患者形瘦、不食、腹胀、便溏、气短、乏力、舌淡、脉细,是为一派脾虚而中阳不振,则运化失职,于是痰饮内生,为呕为肿。脾虚而清阳不升,则生化乏源,于是气血亏虚,发为眩晕。由此可知,本病患的病机在于脾虚与痰饮,故断其为脾虚痰饮之眩晕病证。拟健脾温中、祛痰化饮之法,用六君子汤加干姜、天麻、白蔻仁。
处方:党参15g,土炒白术12g,茯苓30g,陈皮10g,法半夏10g,干姜8g,白蔻仁8g,天麻10g,炙甘草6g。嘱服5剂,日进1剂。
次诊:服药后呕吐明显减轻,能进粥食。眩晕亦觉轻缓,能下床起坐。但感头重心悸、四肢乏力,两足仍然浮肿,舌脉如前。
乃依原法原方,再加茯苓皮15g,大腹皮10g,继进5剂。
三诊:眩晕大减,呕吐已止,能站立起坐,并能让人扶着在室内行走,且每餐能食一两米饭,大便不溏,两足浮肿亦明显消减。现感头重、心悸、两足沉重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
再依原法改拟归芍六君子汤加味:党参20g,土炒白术129,茯苓20g,陈皮10g,法半夏10g,当归10g,白芍10g,天麻10g,干姜4g,茯苓皮10g,大腹皮10g,甘草6g。
四诊:眩晕已平,已能独立行走,饮食增进,心悸气短减轻,两足浮肿基本消退。但觉两腿乏力,腰膝酸重。舌淡,脉细。
仍主健脾益气化痰之法,略加益肾之品,拟归芍六君子汤加天麻、杜仲、淮牛膝。又服10 剂,诸症悉平,其病痊愈。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脾虚痰饮眩晕证是一个本虚标实证,脾虚是本,痰饮为标。由于脾虚失运而聚饮生痰,故其治法当以补脾气为本,蠲痰饮为标。
本病治取“六君子汤加天麻、干姜”的选方用药原则:
用六君子汤正是取其补脾祛痰之功用。《慎斋遗书·头晕》说过:“中气虚则脾不运化,以致生痰上逆而头晕者,用四君子汤加半夏、天麻。”《医学心悟·眩晕》又说过:“有气虚夹痰者,书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重下轻也,六君子汤主之。”
天麻为息风治眩之要药,今患者眩晕不能坐立,甚则昏昏欲倒,必以息风定眩之天麻,方可抑其风眩之势。李东垣说:“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也。”
干姜为温运中阳之药,今患者呕吐稀涎,痰饮为患,而饮为阴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用温中振阳之干姜,以使制其阴霾之盛。
此外,方中加用白蔻仁,乃取其芳香化浊止呕之力。次诊时,方中又加茯苓皮、大腹皮,意在渗水湿以消足肿。俟呕止肿平之后,再用归芍六君子汤(即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以此方具有补脾益气、养血敛肝、祛痰化浊之功效,是治疗脾虚痰浊、气血亏虚之眩晕病证的有效方剂,故用之以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