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店小二破衣烂衫,中国最早一批高尔夫球童

今天,为大家展示一组拍摄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的老照片。这些珍贵的影像记录了100多年前的生活实况,难得一见。

高尔夫球场的球童。

在清末多个城市的租界里,西方商人建立了高尔夫球场,招聘了相关服务人员。照片里的几个年轻人很可能是中国本土最早的一批球童了。

剃头匠为顾客刮胡子。

清朝的剃头匠只服务男性,包括洗头、剃头、编辫子、刮脸等项目。由于男性的头发特别长,很多人在剃头时才洗一次头,所以大量记载都说男人长长的发辫又臭又脏。

破衣烂衫的店铺伙计。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店小二」,其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即如图所示。这类人大多出身于穷苦之家,在铺子里打工挣一点养家糊口的铜板。心灵手巧的能学一点技能,成为匠人;能说会道的,可能成长为店铺掌柜,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

手持书籍的年轻女子。

这两位女子梳着「满天星」发型,衣着光鲜,装扮时尚。袄裤也不是以往的宽袍大袖,而是变得紧身,能凸显出女性的身材特征。

街头店铺。

这家店铺出售各种各样的秤杆,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彩票广告。我们现在买彩票司空见惯,其实在慈禧太后统治时期,人们买彩票的热情就已经很高涨了。1899年开始,清廷允许各省发行彩票,百姓称之为「发财票」,纷纷抱着发财梦购买。

农田里正在劳作的农民。

这是一张很有趣的照片,农民虽然卑微,但摄影师拍出了他很有气势的一面。

女子学校的学生在打羽毛球。

女校、羽毛球,在清末时期都属于新鲜事物。传统教育中没有女性的地位,人们普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让女性接受教育。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打开,一些外国人在沿海城市办起了女校,并设置了体育课,引入了欧美的运动方式。此举开风气之先。

路边的小吃摊子。

这种小吃摊子是流动性的,整套工具类似改装的扁担,摊贩扛在肩上可以走街串巷。一头是火炉和小吃,一头是碗筷、食材。看上去很简陋,其实都是地道的风味小吃,也是我们现在苦苦追寻的老底子。

买糖果的孩子。

清朝末年的社会是落后的,不过落后之中也存在一些进步因素,这在本文所选取的照片中有所体现。「因循守旧,新旧杂陈」,两个词语可以概括清末的社会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