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劝你做自己
昨晚,和我妈通了个电话,电话里她告诉我老家有个五十多岁的阿姨离婚了。
村里面七大姑八大姨都觉得荒唐:都有孙子的人了、要钱有钱,日子这么舒坦,想不明白。
追问原因,阿姨的回答是:她要追求自己。
起初也疑惑的我,听到这个答案都想直呼:太酷了吧!
做自己,真的很酷
我想到一句话:“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这张明信片第一次公布于众是在1960年,已经100岁高龄的摩西奶奶收到了一位叫做春水上行日本人的一封信。
信中想从事写作的他,向摩西奶奶请教自己应不应该放弃令自己讨厌却稳定的工作。
于是摩西奶奶就给他回了这张明信片,画了一座谷仓和她亲笔写的话,而更给这个年轻人鼓舞的是,摩西奶奶本身的故事。
摩西奶奶,从小出身在美国农村,在农场打工,业余的时候,喜欢刺绣来消遣时光。
76岁的时候,因为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就拿起了画笔,记录下她眼中的乡村风景。
年龄在她眼里从来都不是问题,她享受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说拿起画笔那一刻,她才真正的爱上自己。
就这样,76岁学画,80岁办个人画展,100岁纽约州更是将她生日那天命名为“Grand Moses Day”
那位受她鼓励的青年,就是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作家渡边淳一。
没有规定说50岁就不可以离婚,也没有规定说80岁就不能画画,更没人说拥有稳定但不开心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选择放弃。
真正的爱自己,不应该被年龄和工作羁绊,而是努力追求自己的喜欢,如果真的爱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就请大胆地去做。
做自己,一点都不荒唐;做自己,很酷。
做自己就好
记得我上大学的那个时候,特别流行范冰冰、angelababy那样的欧式大双眼皮和小V脸。
可是镜子里的我,肿泡细眼,下巴又短又平,和流行审美实在是搭不上边。
为了迎合大众审美,一开始我买来纤维条双眼皮贴,在眼皮上大大的拉了一条,结果眼睛都快要睁不开的样子被室友疯狂吐槽。
至此我才明白: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世界本来就是缤纷多彩的,正是因为不一样才精彩。
或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自己的五官不满意,羡慕别人冷白皮,尖下巴。
我很喜欢一位韩国演员,她叫孔孝真。
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皮肤不够白,也没有精致的妆容和五官。
即使是在医美手段发达的韩国, 她也没有选择整容。靠着出色的演技和自我风格在韩国娱乐圈保持着超高人气。
她说:“如果每个人都那么漂亮,那该多没意思。”
对啊,如果大家都一个样子,那有什么意思。
身高157,200斤,圆圆的脸蛋,先起来就没有眼睛…这听起来确实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美女。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用来形容渡边直美太适合不过了。
30+的她,可谓是日本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在大家都喜欢“白幼瘦”的年代,有多少胖胖的女生因为身材困扰而自卑,还有很多人,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用不健康的方式改变自己。
但是渡边直美不一样,她很喜欢自己胖胖的样子,不在意也不屈服于世俗的眼光。
她自带光环,当她登上舞台,气场全开的样子,隔着屏幕都会被她的自信感染。
对自己,渡边直美从来都是毫不吝啬的赞美。
和水原希子合照,也一点都不逊色。
生活忙碌,我们时常因为其他事情而忽略了自己。世界嘈杂,我们也时常因为大众的声音迷失怀疑自己。
渡边直美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美丽,有一千一万种姿态,选择做自己,就是最美的那种。
成长的意义是寻找自己
英国演员坦迪·牛顿,她出生在一个白人父亲和黑人母亲结合的家庭。
并且一个无神论信奉者,却就读于由修女运转的白人学校。
5岁的时候,坦迪·牛顿对自己的格格不入开始有了察觉。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另类,而她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她尝试着去融入,从而来找到归属感,来确认自我的感知和重要性。
如果找不到一个对自我的定义,仿佛无法爬上潮流和成功的阶梯。
碍于肤色不对,发色不对,来历不对。
她的自我,被别人所定义,定义为一个另类。
后来她开始接触到舞蹈和表演,沉迷其中的时候,她找到了另一个自我,对于自我纠缠不清的恐惧,在跳舞的时候并不存在。
她说:
“我难以找到言语来形容在表演中,我感受到的平静。残缺的自我,终于融入了。
不是我自己的另一个自我,这种感觉真好,那是我第一次存在于一个正常运作的自我,一个我可以控制的,可以操纵的,可以赋予生命的自我。”
但是当拍摄结束,坦迪又会再一次回到扭曲尴尬的自我中。
19岁,她仍在寻找自我的定义。
在大学里,她申请攻读人类学。
面试的时候,博士向她提出一个问题:“你如何定义种族?”
坦迪毫不犹豫回答:“肤色。”
但博士却告诉她:肤色并不准确,种族这一说法,并没有生物学或科学基础。
种族是一个不合法的概念,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这基于恐惧和无知。
在不断的挣扎与纠结中,坦迪终于明白:
我们能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我们能辨认出一个被忽视的人,是因为没有自我挡在“我”和别人中间。
我们能感受到别人这个事实,说明“我”感受不到我自己。
“我”是被我们忽视的那个人。而这,导致我们羞愧、自卑。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外界告诉“你不该怎样,你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但是这个“自我”是假的,不过是以他人为基础的投影。
我的自我,如果被别人定义,这意味着社会上我并不存在。
成长的意义,就在于找到自己。与自我和解,“找到自己”远比走上社会模板式的人生道路来得重要。
像卓别林说的: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韵律。
只有自己接受自己,自己欣赏自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自信。
要知道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在意的,从来都知有我们自己。
因为,做自己,才是真正的江湖;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作者简介:慢热的喜,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富小书的人,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努力自律,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