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指的是什么
三从四德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也是'三从'与'四德'的合称。
三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三从四德也是古时候为妇女设立的封建道德标准、古代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的重要条件之一。
1、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2、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顺从、跟从'之意,而是'辅佐、辅助'的意思。(《仪礼·丧服·子夏传》)
4、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容、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其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最后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周礼·天官·九嫔》)随着时代的推移,父权对妇女的控制逐渐让位于夫权,夫家利益高于父家的利益,对妇女更强调缄默和牺牲,条规也更加具体繁细,妇女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更多。但也应该看到,'三从四德'在儒家整体文化框架下,强调'从父'时,也需要听从母亲;强调从夫,妻子也'与夫齐等'。
特别是'孝文化'的提倡,儿子对母亲特别对寡母的尊孝,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儒家的孝道,在'家里的事是女人的事'的观念下,很多男人对家事不管不问的,嘴上说爱妈其实啥都没为妈做过;加之'从夫居'的想法,结了婚就自动默认妻子是自己原生家庭的劳动力,于是就想着自己负责继续享受妈的劳动成果,媳妇负责为妈的辛劳作出补偿。
至于'四德',重视妇女品德仪表言辞修养,今天如能代之以时代新内容(如'德'重在文明礼貌修养,'言'、'功'重在才能和创造性的培养,'容'适当注重修饰而不刻意化装美容等),也颇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