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中,收录一首歌谣,这首歌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过一首歌谣,歌谣的内容简单明了,连三四岁的孩童都能背诵,但究其深层涵义,却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汉武帝天汉二年,汉朝将军李陵奉命征讨匈奴,却不幸遭遇埋伏被俘。汉武帝听到消息后龙颜大怒,对李陵投敌一事十分恼怒,之后要灭杀李陵全家。满朝文武大臣如履薄冰,朝堂无一人敢仗义执言为李陵辩护,唯独司马迁站出来为其开脱。不料,汉武帝却将怒火迁到司马迁头上,命人对其施加腐刑,令其蒙受巨大的冤屈与侮辱。然而,作为太史公的司马迁并未消沉,反而承接父亲著书的遗愿,写下《史记》名著流传后世,为后世史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宝贵资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曾多次用名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纵观史记全书,其内容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前后用时14年,在我国史学著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西汉文学家刘向等人曾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近代文学大家鲁迅先生则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为一本具有鲜明标志性的纪传体史书,《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主要记录了历代帝王政绩诸侯国,世家则记录汉代诸侯、勋贵兴亡,而列传着重描写的是社会中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包括人臣及侠客。至于书后的十表及八书,则分别为大事年表和记各种典章制度记录,大体涵盖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世史学家都着重关注帝王将相家族的兴衰时,《史记》中的一首蕴意深刻的童谣。在《史记·帝王本纪》篇中,记录一首名为《击壤歌》的童谣,它所反映出的主旨,充满了深刻的道理。据说在尧舜时代,尧帝爱民如子,将国家治理得非常繁荣。国家繁荣昌盛,百姓自然安居乐业,于是,百姓们为了感谢尧帝的恩德,特意推举年长者编就了一首《击壤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歌谣大意很简单,就是农民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出门劳作,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回家休息,村里可以凿井解决饮水问题,可以耕种庄稼填饱肚子。如此美好的生活,即使是给个皇帝做也不换。我们能够相信,百姓能击鼓而歌的歌谣,都是有感而发的精粹,也是反映百姓心态的歌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中国传统农民千百年来固有的形象,从文明进程来看,农民随着天时节气进行生产,本身就反映出农耕文明成型的过程,在千百年与土地的交流中,华夏民族已经将农耕的基因刻在骨子里、烙在心头上,同时也促成了我国农民朴实、成熟、内敛的性格,更展现了华夏文明的内涵,而非依靠抢掠和殖民为发展资本的残暴殖民者。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内涵更加深刻,从历史角度来看,皇帝的权力虽然至高无上,但却拥有高高在上的特性,相反,在社会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大多数古人仍保持着不慕名利的态度,而是远离权贵,亲近自然,寻找 “不为五斗米折腰”、得本心。

一首近4000年前的童谣,看似并不引人注意,但它却将本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华夏的百姓含蓄内敛,他们不慕名利,安于现状,正是靠着如此强劲的自我调节,自我生长和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能力,华夏才能傲然立于民族之林,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参考资料:《史记》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