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这几种迹象,说明你的生活在慢慢变好!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然有些孤寂,但孤寂中却含有一种充实。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独处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北方以袁绍势力最为强大,很多豪杰俊才都投入到了袁绍麾下。
颍川奇才郭嘉也慕名投入到袁氏,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袁绍并不是一个能谋大事的人,而袁绍重用的大多都是一些世家豪门子弟,都是一些虚有其表、浪得虚名之人,并且眼高手低,还看不起像郭嘉这样寒门出生的子弟。郭嘉明确地知道,即使他能得到袁绍的赏识,也融入不了这样浮夸的圈子,于是选择回到颍川隐居,继续修身养性,等待再次出山的机会。
不过这一等,便足足等了六年。六年间郭嘉不间断地读书学习,继续提升着自己的学识谋略,而且也会通过和颍川好友的联络掌握着时局信息,做到不出门而尽知天下事,只为抓住一个更好的时机。终于,这个时期到来了。
建安元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让荀彧寻找一位能够接替的谋士,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随后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两人相见甚欢,一拍即合。从此郭嘉跟随曹操征战四方,郭嘉屡出奇谋,帮助曹操出奇制胜,帮助曹操在统一北方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倘若郭嘉为了眼前的利益强迫自己融入袁绍的圈子,或许最终就和田丰、沮授一样,君臣离心,凄惨而终;倘若郭嘉又不是耐得住寂寞之人,或许早早就会投入到他人麾下,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放异彩,青史留名。
同样是汉末三国时期,另一位天纵奇才也是会独处的典型,他就是诸葛亮。与郭嘉不同的是,诸葛亮生活在南方荆州,以当时的时局来说,刘表治下的荆州还是比较稳定的,荆州之内的人才基本都会选择为刘表效力。诸葛亮比郭嘉更聪明一点,郭嘉最开始是随大流投靠了袁绍,而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是在隆中隐居。
诸葛亮已经从掌握的信息推断,他选择为刘表效力并不是一个好选择,所以压根就没去见刘表。和郭嘉一样,诸葛亮也是隐居好几年,并且隐居期间依然掌握着天下大势,并没有因为独处就真的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没事的时候也会和几个好友小酌一杯,谈谈人生,聊聊理想。
终于,在建安六年,诸葛亮等到了他值得为之施展才华的人。在恩师司马徽和好友徐庶的推荐下,诸葛亮之名进入刘备之耳,刘备三顾茅庐用真心打动诸葛亮,诸葛亮献出《隆中对》帮助刘备三分天下。
倘若诸葛亮是耐不住寂寞的人,就会随波逐流跟随地为刘表效力,以诸葛亮的才智很可能依然大放光彩,但绝对达不到在刘备麾下的成就。正因为诸葛亮懂得独处知道,懂得反复思索,所以在最准确的时机做出了最准确的选择,不仅帮助刘备谋取帝业,也让自己成为千年传颂的名臣。
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会独处的人,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保持着一份清醒,不盲目从众,听取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内心的选择。
但是独处不是性格孤僻,只是灵魂上的独立。人终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所以,郭嘉独处六年,依然会和荀彧信件往来,诸葛亮隐居南阳,也会和崔州平、徐庶等人时常小聚。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