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是一种最好的养生!

书画有养生的作用

这是不少学书画的人的共识

书者,抒也,散也

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

故书画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寿从笔端来”,练习书画本身就是体育运动

书画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画家名列榜首。

从汉代至清代,这个在人类平均寿命25岁~40岁的时代,著名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其后的杨维祯74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和85岁,何绍基74岁……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代、当代,著名书画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例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

所谓“洗笔调墨四体松”,是书画养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洗笔、调墨等预备动作,疏通全身气血经络。

“预想字形神思凝”,是书画养生的第二阶段。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进入形象思维,就会顿觉心旷神怡,气力强健。

王羲之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进入形象思维,就会顿觉心旷神怡,气力强健。

“神气贯注全息动”,是书画养生的第三阶段。把神、气贯注于书画运动的全过程,关键要做到神领笔毫、气运于手,以此带动全身的活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书画运动的最实质性阶段。

“赏心悦目乐无穷”,是书画养生的第四阶段。好的作品可以赏心悦目,令人乐在其中。学习书画,可以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满足感,心境也随之得到一种超然与净化,达到心绪舒畅。

具体来说,练习不同书画,还能起到不同的保健作用:

楷书:字体端正工整,结构紧密,笔法严谨,沉著稳重,适合于焦虑、紧张、恐惧症、冠心病、高血压、心率紊乱患者的心理调节。

周星莲《临池管见》说:“作书能养气,以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

行书:字体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对抒发灵性,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很有帮助,适合于忧郁症、有强烈自卑感、手足麻痹、脑血栓患者练习。

草书:体态放纵,笔势连绵回旋,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如风驰电掣,一气呵成。尤其适合精神压抑,忧郁者抒情达性之用,而不宜于焦躁者练习。

隶书:书体从容,风格变化多端,形象丰富,对于调节焦躁不安,固执偏激的情绪有帮助。

篆书:严正安稳、行笔缓慢,尤适合于焦虑、紧张和躁动者练习,有利于调节心理,适合于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瘦金体: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对被画界称为“五君子”的梅、兰、竹、菊、松,深谙养生之奥妙。用传统国画之法画“五君子”,相当于中国传统医学上的五剂处方,可收到养心、安神、明日、理气、宽中、调理脾胃、增进饮食,乐以忘忧、健康长寿的疗效。

张大千《梅花图》

画梅,特别是寒冬将尽,早春来临之际画梅花更加有益于身心。梅之方位属东,五行属木,五脏属肝。肝喜跳而苦急,故古人讲,春天宜解带松巾。

常画梅花可焕发生机,散去冬季心肝郁积之寒热,调理内脏机能,以解淤化闷。

张大千《兰花图》

画兰,兰属火,五脏属心,情志为喜,故人谓“喜气画兰”。画兰可令人心旷神怡,文雅风流,心平气和,精神振奋,至老弥坚。

柯九思 《墨竹图卷》局部

画竹,竹属木,方位属东,五脏中属肝,脏属胆,情志为怒,故传统画界称“怒气画竹”,偶遇烦心之事,可运笔挥洒竹之精神,排除胸中怒气,养肝护脏。经常画竹之人,邪气不易侵肝,脏腑和顺。

徐渭 《菊石图》

画菊,特别是对年高之人,可滋润肺腑。菊属西、属金,秋风霜降,惟黄菊繁花密蕊,东篱傲霜,能助人不畏艰难,以昂扬健康向上之气度和不屈不挠之精神向前。

翁方纲《墨松图》局部

画松,可得心灵之正气。松方位属中,五行属土,脏属脾,腑属胃,经常画松之人,可得“海纳百川”之胸襟,多福多寿。

不管是风光旖旎的秀丽山水,还是精心描绘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心情始终都非常愉悦,这样会使大脑受到良性刺激,分泌令人兴奋的激素,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有序循环,故书画家的身体在创作时总是处于良好平衡的运营状态。这就是许多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年届耄耋,以至期颐之年,仍然健康向上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说,书画的养生功效可以分为看不见的“静功”和看得见的“动功”两方面。

练习书画要求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平稳呼吸,意守丹田,将自身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刚劲有力的字写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

练习书画时思想高度集中,甚至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图形的意境当中,对眼前或身边发生的不愉快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入既轻松又舒适的状态,没有了妄念和烦恼,精神获得享受,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倘若能持之以恒,还能达到意念集中,襟怀坦荡,身心愉悦的境界。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手挥笔管,可摩动“足三里”这个强壮穴。我们常用的五指执笔法,非但可把字写得刚健有力,而且,通过手指活动能调和气血,活络关节,平衡阴阳,有益身体,促进生命活力。

同时,写字作画具有不可忽视的心理保健作用。唐太宗《笔法诀》说:“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去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不同的心理状态会使人受到不同的影响暗示,写出的字,绘画作品也各不相同。

斟酌挥毫,展纸推敲,常使书画家费却一番心机,带来轻度的疲劳。事实上当人的体力或脑力处于轻度疲劳时,机体恰好处于最积极的活动状态。

书画活动是一种动静过程,“端坐作书,四肢之力俱到,惟力愈大,而运笔盖轻灵。”这犹如打一套柔中有刚、松中有紧的太极拳,使人舒展肌体,通筋活血。

窗明几净,清雅安适,点缀三二盆花,入砚蘸墨,风神潇洒,真是“纸上春风笔上升”。何乔潘《心术篇》曰:“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0)

相关推荐

  • 【新时代书画代表人物·赵宏伟】作品展

    艺术家简介: 赵宏伟,字文晅.1965年出生于河南洛阳,任职专业监理工程师多年.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国粹诗词专刊副主席,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 ...

  • 气滞血瘀、寒湿体质等,这几种情况喝酒养生很不错

    说到酒,可能大家都会想到白的啤的黄的红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酒不过是应酬陪客之品,也或者是借以抒发情绪的.但是在上古时期,中草药还没有被发现之前,酒就是一味上品良药. 酒是最古老的中药,酒是百药之长,没 ...

  • 国医大师:“激活人体自愈,一种智慧的养生”

    王敏清,曾任中南海门诊部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保健局局长.长期从事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曾为新中国第一代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服务过. 医学重要的是帮助提高人的自我康复能力 ...

  • 现代书画是一种倒退

    现代书画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风尚.此种风尚以创新为理想,轻视传统技法,抛弃传统典型,颠覆传统审美,好事奇怪,力求独特,而不注重笔墨功夫,更不追求象理神韵,稍事临池便急于求成,略知门径即另起炉灶,往往 ...

  • “激活人体自愈,一种智慧的养生”

    "医学重要的是帮助提高人的自我康复能力,然而我们现在的诊疗式医学找到的都是病,当你努力根治疾病.铲除病症的时候,其实健康已经离你远去." 健康 不仅仅是不生病 健康是什么?健康仅仅 ...

  • 8种中药的养生妙用,速速收藏

    何首乌--滋补良药 青春奇效:何首乌最青春的功能是乌发,经炮制后,它可以补肝肾.益精血,而且不寒不燥,实为乌发良品.后来西医研究又发现了它降脂.降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体www.jzfsx.com ...

  • 一种黑豆的养生吃法,让你年过90,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

    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黑色入肾,黑色的食物通常可以补益肾精,所以,常食黑豆,可以补肾益精,乌发明目,久服延年益寿! 但黑豆最佳的吃法是什么呢? 不是黑豆浆,也不是醋泡黑豆,之前介绍过,醋泡黑豆治疗近视 ...

  • 老中医讲:在湿气重的天气里,不妨多吃这7种食物祛湿养生

    一大早就被隔壁家吵得不停,拿出手机看了眼才五点钟又开始吵了起来,这样的情况大概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了.实在忍不住了敲了敲隔壁家的门,想来他们看见我也是很不好意思的,一直跟我道歉,本来已经想好怎么发火的我 ...

  • 春天吃这6种食物最养生!附健康又美味的素食菜谱,太诱人了!

    养心素食说编辑 蕙质兰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类摆脱冬季疲软,通过饮食调理身心的关键时期.春天了,吃什么好呢?快来跟小编看看,有哪些时令蔬菜, 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调养身体~ ...

  • 炎炎夏日吃什么最养生?这3种食物是养生首选,多吃有益身体健康

    炎炎夏日吃什么最养生?这3种食物是养生首选,多吃有益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