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的两大盲区日渐凸显~
从【无知】到【自知无知】。
在国谈、集采大政策密集落地的背景下,BP的随势修订都在紧锣密鼓进行着,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沟通,无外乎从上到下或从下至上的反复碰撞。
而在这“舌战群儒、纵横捭阖”的辩论场,经常会出现以下场景:
地区经理与产品经理精心策划了经典中不失创新的病例营销项目:
外在以病例为载体,开展各类覆盖不同类别客户的学术交流活动;内在以病例分析为载体,研究客户处方习惯,产品使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采取措施,影响客户处方,从而产生销量变化。
第二批带量采购,公司其中一个新上市0基础产品已入围,凭借集采的国家力量,两千多家终端迅速开发,硬生生抢下15%市场份额。
其中一个地区经理敏感察觉到这股强大国家力量带来的机会,于是提出借助集采,增补政府公关与渠道客户工作的不足,并将基层开发的红利充分释放。
总监接到建议后,由于没有集采后营销的经验,并没有重视,他认为集采的红利也只局限于抢占份额而已。
上述上下沟通管理错位,日常工作中司空见惯。这些都是外在表象,内里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从心理学上“认知图式”理论来一窥其究。
“认知图式”指人脑对信息客体的选择,整合和理解的方式。图式其实就是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脑海中原有的一个解释框架。
例1中,下级销售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病例重要性的相关内容,因此他无法理解,没有理解,后续执行是无从谈起的。
例2中,上级老板的认知图式中没有集采后渠道客户公关的相关内容,因此他也无法理解这其中的机会。没有理解,便无从谈起后续的工作支持。
知其因,探讨应对方法才是真谛。
●例1中,下级错位的问题,如何解决?
最一劳永逸的办法,选拔下属时,选择与公司,与团队的基本核心认知图式相似的人。
比如药企招聘销售人员,必须选择有基础医药知识相关背景的人,才不至于在讲质子泵抑制剂时,还要普及细胞结构相关内容。
第二种办法,通过培训下属,使其弥合认知图式的差距。
培训最忌不区分被培训者背景、现状,培训目的不明确,流水线批量填鸭,只重视覆盖率的数字展示,不深挖培训效果。
培训是慢弥合,无法立即生效,在暂时无法弥合的情况下,只能行政命令下级先执行,在执行中慢慢理解,弥合其认知图式的缺陷。
●例2中,上级错位的问题,如何解决?
韩愈《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放到此处,便是“下级不必不如上级,上级不必贤于下级”。下级更贴近真实市场,上级更关注宏观布局,如是而已。
因此,作为上级,应该微服出巡,多去调研真实市场,如果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被修饰过的,甚至演戏给你看的,那不过是浪费时间。
作为下级,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鸡同鸭讲”、“壮志难酬”的悲凉愤懑,考虑上级的“认知图式”的干扰作用,讲究方式方法,弥合上级的图式缺陷;无法弥合时,可以先选择妥协,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尝试,再寻找机会进行沟通。
《孙子兵法》曰:“上下同欲者胜”。希望契合顺畅的沟通,多一点,再多一点。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