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石
引言
一,经济学是一种理论学说,理论学说属于意识范畴,所以,经济学理论是一种意识观念;
二,一切理论学说都是意识的,而意识运行有其固有的一些规律,其中一个规律是:如果要建立一门学问,得有一个基本假设,这个基本假设是这门学问的起点,也是这门学问的基石。
这是说,如果没有基本假设,就建立不起来一门科学理论;而如果基本假设被推翻,整个理论大厦坍塌了。
三,基本假设是底层的,可以说是第一性原理,而且多半是简单的。基本假设未必是实情,不是实情的假设也有用。这值得深思。
譬如,假设有一个基本的数字1,可以表示某单位物品的最基础数量。实际上1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说那个圆滚滚的东西是苹果,是一个苹果。我把它切成两半呢?我从原子层面观察,苹果的边界在哪里?——哪里算是这个苹果,哪里不算?说不清楚,但我们都假设是真。
高中时我和数学老师争论一个问题,我说:凡平面必定有高度,定是三维的。我们老师说我不可理喻,于是我找别的老师理论。别的老师也觉得我不可理喻,但我不认为我错。
我当时是这样想的:任何一点,一线,一面,都必然是立体的。所谓一维二维只是人的假设,在三维世界里根本不存在一维二维事物。我进而推论,如果一维二维不存在,其实三维也是一种假象。
我把数学书打开,翻开一页,问老师:这页书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老师说当然是二维的。我问,这页书有厚度吗?老师说有,但很薄。我问,你能想象一张没有厚度但真实存在的书页吗?老师说我强词夺理。
慢慢的我明白,这不是对错的问题。倘若没有点线面的基本假设,立体几何这门学科就坍塌了。而发展起来的立体几何是有价值的,当然,我们可以拿来应用,屡试不爽,但假设确实是草率的。
四,人类的认知体系,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之上的。这些基本假设几乎都经不起推敲。但人类基于这些基本假设发展出来的学问——包括科学——却很有用。我由此怀疑,世界是被心智模型扭曲的。就是说人拿什么心智模型去看世界,就会看到怎样的世界。但这模型是粗糙的,一旦模型改了,世界也就跟着变了。
因此我说,人是活在理念世界里的,万物也运行在理念世界里。这里说的万物,是人认识的万物。
五,总之,任何学科的建立都需要一个基石。基石一定会被推翻,这是科学的进步。但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这基石不会被推翻。不会推翻不是因为它如实,而是因为它好用。好用是说,尽管它存在着被推翻的可能,但目前它的解释威力是很强的,拿出去用,屡试不爽。
每一次基本假设的变革,都意味着整个社会认知的极大跃迁。
六,经济学不例外,当然也有自己的基石。
一,经济学的基石
经济学的基石是什么?
一说是理性人假设。一说是人是自私的。一说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
我认同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这个基本假设。在我看来,这个假设,就是经济学的基石。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或者反过来,人是因为有目的才行动的。目的即动机。米塞斯的《人的行动》一书,对这个基本假设有专门的描述。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这个基本假设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吃饭是为了饱腹,或者为了美味,或者为了健康,或者为了生存。不吃饭是为了减肥,为了节约粮食。呼吸是为了生存。走路是为了去某个地方。人的行动总有目的。有些目的是下意识的。走在林间,一根树枝弹过来,你马上闭眼保护眼睛,这是电光石火的事,但闭眼这动作仍有目的。感觉不适,晕倒,晕倒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任何一个正常人的行动都是有目的的。
整个经济学就是从这句话展开的。
二,基本假设的简单推论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意味着什么?
(一)人的行动,首先是个人的行动。谈目的,只能谈个人。集体没有目的,因为集体不会思考。集体的目的是个体目的的反映、综合。公司目标,实际上是公司团队成员尤其是公司领导权人个人的目标。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动的。
(二)有目的意味着有选择,有选择意味着有约束。或者反过来,因为有约束,所以必须选择,因为有选择,才有目标。
倘若干啥都行,不加选择,那就无所谓目标了。目的是选择的结果。
倘若没有约束,啥都能干,并且同时就能干,那也不用选择了。事实是,这不可能。能这样干的,不是人。人没这能力。且我怀疑世间不存在有此能耐的存在。
人是一定有约束的。基本约束就三项:自然约束,社会约束,个人约束。
(三)有目的必有选择,有选择必有代价。选中的,是偏好;放弃的,是歧视。万千目标中,选择了这个,那是因为觉得这个划算,其他的不值得。不值得不见得是不喜欢,而是代价过高,不划算。
凡有选择必有代价。这是一个定理。换言之:有所得,必有所失。
(四)行动有目的,有目的就意味着有价值观。合乎目的的,是好;不合目的的,是坏。到目前为止,我没说人的目的是什么,只说人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的目的太复杂,每个人每种情况下都不同。因此,判断标准也不同。
但可以肯定,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是人喜欢的;不利于目标达成的,是人厌恶的。因为有目标,故而可以推论:人必然是趋利避害的。所谓利者,利于目标,吉也;所谓害者,不利于目标,凶也。人皆趋吉避凶。
(五)人目标的达成需要行动。行动就是代价。人要的是目标,而不是代价,故人天然有降低代价的追求。
也可以这样说:代价=目标。这是因就是果的逻辑。当人付出了足质足量的代价,这代价就转换成了收益——目标的达成。倘若没有这代价,就等于说人可以不用行动就达成目标,这不现实。
举例,我要去一公里外的某处。这是目标。为实现这目标,我必付代价,这是说我必须行动。骑自行车几分钟可以到达,走路十分左右可以到达。两者都是代价。但两者的代价都等于目标,因为都到了目的地。
目标相同,但不同方案付出的代价不同。选择更低的代价,意味着更多的收益。
假设到达目标的收益是10,走路付出是8,剩余收益是2,骑自行车付出是4,剩余收益是6,6比2大,故我选择骑自行车。
(六)人的目标受行动的约束。
是目标约束行动还是行动约束目标?相互约束。但我们常看到目标对行动的约束,却不常看到行动对目标的约束。
行动如何约束目标呢?假设人有无限能力,人不会定目标,因为什么目标都能直接达成。假若能力有限,人通常会基于能力来定目标。会有人定超出能力的目标,但目标仍受能力引力的影响。这是说,他是要觉得这事不管怎么扯淡,总有实现的可能的。人穷志短,这是能力对目标的限制。
行动力越强,目标也可以定得越大。如果行动力无限,人的欲望无穷。所以,人不是没有需求,是因为没法满足需求,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七)代价越小,收益越大。这是需求定律。
(八)人要降低代价,必要突破约束。人要突破约束,必要合作。这是合作理论,也说契约理论、制度理论。
(九)基于合作定理,人要自利,得要利他。成人达己:这是市场逻辑,交易定理。
三,结语
一个基本假设,可以建立一套理论学说。展开来看,需求定律,代价(成本)概念,合作规则,交易逻辑,都有不浅的内容。仅仅研究合作规则,就出了好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诺思,科斯,威廉姆森。
复杂的理论可以建立在简单的基础之上。唯有简单的基石,才能修筑宏伟的理论大厦。
万剑归宗。经济学概念眼花缭乱。本质上,都是在阐释人的行动,都是讲行动与目标的函数关系。
知识与知识之间有联系。经济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可以包容的事物很多——可以容纳所有社会科学的学问。但要看到知识内在的联系,不容易。需要下大功夫。
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经济学这块基石,就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李悦源
| 20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