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荣:《窃者记》
文/杨雪荣 图/源自网络
窃者记
◎ 杨雪荣
窃着,偷也。偷者,贼也。就象孔已己言:窃书不为偷书也。所以性质就不是很严重的了。于是吾为窃而非偷也。于是待我娓娓道来窃者之乐趣以俟读者矣。
话说已是很久以前,不过时间久远不过孔老夫子了。就是我尚为小儿之时为窃者之经历。
正式开场了:
小时候我总是和村中的小伙伴们每天去地里割草,那时的农家几乎家家都养着牲畜以补贴家用的。于是割草就是孩子们义不容辞的任务,而那样的劳动里也就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干坏事的机会。
有一天我和一个小伙伴割草归来,边走边说笑着。忽然一片绿油油的翠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看着一个个黝黑发亮的翠瓜静静的躺着,整整齐齐的多寂寞啊。于是不约而同的走到了地边直看着眼睛放光——贼亮贼亮的光。
两双小手将它们一个个小心的摘下来小心翼翼的放在我们的草笼里,并且用草隐秘的将其掩好---正在沉醉在摘瓜的激情当中,忽然一声大喝将我们从梦中惊醒。原来那不是我们可以随意采摘的东西。它们的确可爱,但那不是属于我们的囊中之物。慌乱中赶紧慌忙跑开,一路疾走,那管后边的大喊大叫。心里象揣个小兔子“突突”直跳,已经顾不得考虑什么了。只想怎么摆脱那人的追赶,也是古人说的急中生智,我们顺路走了一会决定兵分两路,我一转眼上了路边的高一点的地里,伙伴继续朝前走去,而且最最聪明的是我们将赃物藏在了路边的麦秸杆的垛子里。虽然那时还不知道“捉贼捉赃”的道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就将我们老祖先的文化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我趴在高埝的地头看着那人追上了伙伴,翻看她的草笼里什么都没有,无奈何只有放行了。而我坚强的同盟者也没有供出我的踪迹,我就那样心急如焚的等待天黑下来,只有天黑我才敢悄悄的迂回到家的后门,回家啊。天哪,可算放下心来了!后来还想过如果家里没有后门我那天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了!
一回到家,母亲问我是不是偷了人家的瓜,然后说那人骂了好久。其实那人根本就知道是我和我的伙伴一起的,不过没抓住,气愤不过就只有骂街了。那是村人唯一可以发泄的途径,否则心疼自己种的庄稼就白疼了。过了一会我的伙伴来了,我们商量将藏起来的瓜得拿回来,那可是我们的胜利果实啊,不亚于白军占领地里为当年的老百姓夺回来的救命粮食。于是我们又趁着天黑来到藏瓜之地。结果是我的找到了,而伙伴的瓜没有了踪影,不知道是她慌乱中忘记了准确的地方,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就将我的胜利果实很公平的分给了她,毕竟我们是同壕战友,而她又是那样的决绝的掩护我脱身。
过了几天追赶我的农人的老公碰见我问我是不是经常和我的那个伙伴一起割草,那时的我自然很镇静的一口咬定“没有”了!
只是从那以后再也不去地里糟蹋庄稼了,事实是那次的瓜根本没熟。而在我的心里其实也并不是想真正的吃瓜,只是那瓜真的好可爱,好可爱!我太想据为己有了!且不说被人追赶时的慌乱和无处躲藏,就象后来母亲说的农人种庄稼是很不容易的,而在没有成熟的时候被糟蹋掉是多麽的心疼,那好似自己的孩子啊。我也好似长大了好多,自此再也不去偷任何的东西,哪怕是再小的一棵葱。
时间转了好久到了今天,当年的小姑娘路过了庄稼地旁,看见了路边枣树上熟透的红枣,呵呵。当年的贪欲之心又起,忍不住来到树下,怎奈何低枝处的枣都没有了,也许被主人也许被跟我一样的贪心之人给摘完了。掂起脚摘了几颗枣,赶紧走吧,过完了偷的瘾就赶紧撒手罢。今天没人象当年那样给我打掩护啊。将枣放进嘴里,嗯,挺甜的。就是有一股什么味?哦,知道了,就是我们老家人说的一股“贼味”。
再绕道回来远远看见枣树在摇摆,以为是主人在收枣了。及至到了跟前从枣树下走出来几个少年,就如我当年一般大小。兜里鼓鼓的,故作镇静相约走过我身旁。
所以吾曰:少年窃枣不为偷也,不过是儿时的童趣少年的轻狂和成年后回想起来的哑然失笑而已。
故而少时之“窃”不为“偷”也。诸如还有摘几颗石榴几颗玉米-----还有,还有就是几颗童心了。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杨雪荣简介
作者:杨雪荣,陕西蒲城基层卫生院工作,喜欢旅游,爱好文字的随意组合,闲暇是沉浸在文字中,忘掉身外的世界,文字间我是空灵飞翔的舞者。小兵一枚,乐趣些许,希望在这片土地得到更多老师的指导。
此公众号致力打造一个文学爱好者平台,让你的文章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现面向社会各层征稿:
《三秦文学》公众号投稿须知:
1、原创且首发:散文、随笔、文艺评论、短篇小说、微小说、连载小说、书法作品、摄影作品、诗歌(古体、现代)、美食分享。
2、要求500字以上,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3、投稿邮箱:406073222@qq.com
4、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全部归作者本人所有。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三秦文学
顾问:白忠德
组稿:鱼 鸿
编辑:鱼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