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阳明心学,才能解决当前人的精神危机
思考的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不经常思考就会失去做人的尊严。当前盲目赶路的人多,抬头仰望星空的人少,当出现了很多问题后,只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岂知,我们最大的问题却源于我们精神上的危机。
中国封建社会时间太过漫长,当年孔夫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克己复仁,天下归仁”,但是那帮人杀红了眼,谁还听到那些“仁者无敌”的无稽之谈。于是乎,孔子沦为惶惶乎如丧家之犬,终于明了“道之不行,已知也”。
后来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于是乎打着儒家学说的幌子,所谓的“新儒学”应运而生,大都夹带着自己的“私货”,为的是得到皇帝的赏识,自己的前途与利益。
比如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等新的儒家学说,贻害无穷,延续了两千多年。换来的是自己受到尊崇。位极人臣,即使退休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死后还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再后来的程朱理学,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进一步禁锢人们的思想,人的本性负载的是理,也就是所谓的道心。这些学说,都没有人们现实的思想问题,百姓遇到不讲理的时代,尤其碰到了荒淫无道的正德皇帝,又能向谁去喊冤?儒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但大乱后才有大治。
也正是在程朱理学已经式微情况下,一代大儒王阳明应运而生。在王阳明看来,人的心负载的是良知,可以扬善去恶。他把人从学习外物的虚化转向内在的修行,这就是阳明心学的高明之处,阳明心学也成为儒学的源头活水。
在王阳明看来,每个人都有良知。那么,什么才是良知呢?王阳明《大学问》:“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这就是说,良知每个人都有,人生而知之,不需要考虑与后天的学习,与生俱来的。他在《咏良知四首示诸生》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意思是说,过去我们总把世间万般变化归结为外部因素,其实,每个人都有定盘神针,那就是我们的内心的良知。这也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内因决定外因。
这些年,我们却感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很多人唯利是图,利欲熏心,为了金钱可以泯灭良知,丧失做人的底线,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且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脑子却越来越空了,追寻的只是感官的快乐,没有发自内心的愉悦;没有钱不快乐,有了钱后还是不快乐。
物质越来越富有,但人的精神上越来越空虚,老是怀念那些年少时穷日子:天是碧蓝碧蓝的,河水是可以喝的,笑也是发自内心的,邻居间也是经常串门的,每家纳凉夜不闭户是经常有的。正如孔子说他弟子颜回那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物质上的富有,并不能带来简单的精神上的满足。
而如今,我们生活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下,邻居相见不相识,每天上班时戴着面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回来时疲惫不堪,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像阳明心学说得那样,凡事凭着自己的良知,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知行合一。
可以肯定的说,每个人都有良知,当今我们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人的良知如明镜需勤擦拭,要下克己功夫。古人讲究日三省吾身,修身养性,就是让我们体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昧着良心做事。正如阳明先生所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出了问题,先反求诸己,而不是一味去责怪别人。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这世上越是聪明的人却做出傻事,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就是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不自由,毋宁死。人要是没有了思想的自由,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一身臭皮囊,与动物何异,了无生趣。所以,当今社会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种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口号,催生了一个经济时代,却摧垮了一代人的精神支柱。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人也是一样,在这个喧哗骚动的时代,人失去了活着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柱,只是为金钱为名利为生存而活着,却不知道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很多人只是混吃等死,外在的喧哗浮躁、世俗功利,却源于内心道德底线和敬畏之心的丧失,人变得越来贪婪无耻,根本上与低等动物无异。要知道,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的社会性,至于贪婪好色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当前切迫切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时常来叩问自己的良知。只有阳明心学是救世的良药,他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迷信不盲从,而是遵从自己内心的良知,从良知出发,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去做。
也正如阳明先生说的那样“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有形的“贼”很容易被打败,但在每个人心中的无良之“贼”却难以被打败。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他的弟子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是啊,“君子坦坦荡荡,小人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