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组织高级干部练兵,独眼打靶后拿出成绩单,不少干部脸红了

一、领导要带头参加练兵

1946年春夏之际,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部署已接近完成,战争的危险已日益临近。

然而,有些人却对蒋介石的阴谋认识不清,存在着严重的和平麻痹思想。

刘伯承在李达陪同下检查了一些部队之后,对李达说:“和平,麻痹,松懈、刀枪入库,枪栓拉不开,这很危险!”

李达向刘伯承建议:“是否召开一个高级军政干部会议,专门就如何搞好练兵活动进行一番认真的研究。”

刘伯承很赞成李达的意见,他说:“这个练兵会很有必要,你来组织一下,要让与会者打打靶,投投弹。你的刺杀技术很标准,可以给大伙做个示范。”

李达按照刘伯承的指示,迅速完成了军区练兵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6月10日,会议正式开始。在会议进行期间,刘伯承把与会人员带到了靶场。李达根据刘伯承的指示,首先操练了刺杀的基本动作。李达操练完毕,刘伯承说:“身为高级干部,不能只动嘴,不动手,要像参谋长这样才行。”

说完刘伯承从李达的手中要过参加打靶干部的名单,发现名单里有的部队的个别高级指挥员没到,他皱起眉头,但没有马上批评,而是说:“今天,我来和你们比比武。我只有一只左眼,也许打不好,你们可要打好哟!”打靶结束后、刘伯承手里拿着成绩记录单,让大家一起查看成绩,几位干部看到自己的成绩不好,脸都红了。

刘伯承说:“有的旅长和纵队参谋长,3发子弹不过10环,还不如战士哩!依我看,成绩还不算小,因为我们用3发子弹打'和平麻痹’、'斗志松懈’,'居功骄傲’这二个思想敌人打掉了,打中了要害!”他表扬了一位成绩优异的参谋长,然后说:“我们练射击技术,就是要练得象用筷子吃饭。吃哪一块就能夹到哪一块。百发百中。”

刘伯承对个别没有参加打靶的部队高级指挥员。给予了严厉地批评,这件事情不仅说明我们有些同志有严重的和平麻痹思想。而且组织纪律观念也很淡薄,由和平转入战争,能否令行禁止,关系到胜败。他又向指挥员们提出了要求:整军练兵,各级军政首长要亲自动手,不能委之于训练参谋。

刘伯承和李达带头参加射击和刺杀,极大地鼓舞了各级指挥员和全军部队的练兵热潮,克服了和平麻痹思想。从而为粉碎蒋介石打内战的阴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既要抓大事也要抓小事

从1947年12月11日,刘伯承和邓小平分头带领部队转到外线作战和在大别山内线坚持斗争起,到1948年2月24日两部重新汇合止,历时75天,这分合之间的75天,是极为艰苦和紧张的75天,是谨慎、填密、坚定、远虑地指挥作战的75天,是高度发扬斗志、巧妙讲求斗法粉碎敌人围攻的75天。

为此,组织了前后方两个指挥所。刘伯承、张际春等为后方指挥所,率预定向淮西展开的一纵转出外线,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等为前方指挥所。领导其他部队留在大别山内线坚持游击战争。

临别之前,刘伯承对李达讲:“你随邓政委在前方指挥所,要注意照顾好政委,大事多请示报告,小事就多操劳一些,不要事无巨细都往政委哪儿捅。你既要抓好大事,也要管好小事。”

根据刘伯承的指示,李达随邓小平、李先念出发以后,除了在重大问题上积极主动出谋划策,当好助手以外,还认真负责地抓好安全警戒,生活保障等问题,以便让邓政委和李先念同志有更多的精力考虑大的问题。

一天傍晚,前指冒雨经过一昼夜的行军,到达新的宿营地,人困马乏,同志们就一个挨一个地往稻草上一躺。牲口不等下鞍架就在地上打滚。李达像往常一样,顾不得进屋休息,就召集各部门负责同志开会。

他说:“我们已经进入敌人的清剿地区了,这里的群众由于长时间受着反动派的宣传,对我们还不十分了解,加上反动头子张旭东的恐吓,暂时还不敢接近我们。各单位就在附近小湾子找房子住下做饭吃,稍微休息一下继续出发。”

各单位都提出没有锅,也找不到老乡,怎么办?李达和蔼地解释说:“同志们,大家应该多想办法,司令员和政委在长征的时候,没锅就用脸盆、茶缸子做饭,也解决了问题,你们也可以采取这个办法。”会议开完了,各部门负责同志刚要走,李达又嘱咐再三:“你们千万要注意群众纪律。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并且给些代价。”

时值寒冬腊月,青年人都冻得够受,首长们穿着同样单薄的粗布棉衣,自然也很冷。于是,有人提出叫警卫人员拿点稻草给首长烧堆火烤烤。邓小平说:“不用烤,大家都过得去,我们怕什么?群众的一根草也是来之不易呀!另外,参谋长已经讲了,要严格执行纪律,我们就更不应带头违反啰。”邓小平的一席话,使大家听了心里热乎乎的。

在前后指分开的75天时间里,李达按照刘伯承的指示,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对此,邓小平感到非常满意,称他是个优秀的参谋长。

三、要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

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是:

“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如何隐蔽我军作战意图,拖住武汉方面的白崇禧集团的尾巴,保障华东野战军顺利投入围歼黄伯韬兵团作战,是战役初期我中原野战军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刘、陈、邓等首长经全面分析敌我情况,决定在西面加强作战活动,给敌人造成错觉,尽力拖住白祟禧集团,不让其全力向东增援。

为了执行这个任务,由刘伯承率中原野战军主力一部加紧对自崇禧集团的作战活动,以牵制、抑留该集团于豫西地区,由陈毅和邓小平率中原野战军主力对郑州发起攻击,求得吸引孙元良兵团的全部回援,甚至可能吸引邱清泉兵团一部向西,以协助华东野战军在东面作战。

然而,部队当时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进入大别山,经过长期无后方作战以后,部队缺员,物资匮乏,武器装备受到很大削弱。在那段时间,正逢阴雨连绵,江河陡涨,道路阴塞,不但部队行动不便,后勤补给工作也受到影响。本来准备从华北地区运来一批弹药补充部队,由于上述原因,大部尚未运到。

中原野战军存在的上述困难,给部队一些干部战士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的认为,“别人吃肉,我们啃干骨头”有的认为,“别人在平原地,鱼米之乡作战,我们却成天钻深沟,爬大山。”等等。

刘伯承认为上述思想问题不解决,将会极大地妨碍战略全局计划的实现。因此,他常对李达参谋长说,一定要加强对指挥机关和部队进行全局观念的教育,特别是指挥机关的每一个人员都必须有高度的全局观念。他说:“我们的部队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处处以大局为重,为了全局不惜牺牲局部,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勇于挑重担不怕啃骨头,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这种胸怀全局的高贵品德,正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们能够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的重要原因。这同国民党军队那种保存自己的实力,见死不救,在行动上你来我不来,腰来腿不来的搞法,恰成鲜明的对比。邓政委不是也常跟你们说战略是全局性的,打仗从来有进攻方向,有牵制方向,一头担轻的,一头担重的。因此,无论我们担着哪一头,千万不要忘记整体,随时随地都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刘伯承的这番话,又令李达回想起襄樊战役后,刘伯承的讲话。当时他说:“中原战场好比一个篮球场。我们在襄樊打了一个歼灭战,好比投篮得分,这是应该庆贺的。但要知道,我们有机会投篮,是由于其他对手在豫东和平汉线方面被我方的其他队员卡住了,所以这两分的胜利是我方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刘伯承的谆谆教诲,话虽不多,但给李达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同时也使中原野战军全体官兵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全军上下提出了:“配合友邻兵团,歼灭大量敌人,全部解放中原”的口号,下定决心,坚决拖住黄维兵团的尾巴,好让华野主力放手围歼黄伯韬兵团。

刘伯承与李达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建国以后,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亲密的战友。仅从以上的几个小事例中,人们不难看出,刘伯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给李达留下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长久。

(0)

相关推荐